摔跤吧爸爸电影完整版普通话版: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电影完整版普通话版:摔跤吧爸爸2.回归电影评:家族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而要脱离家族,则需要勇气。他是个固执,并专注于自己的选择,会为自己的选择努力奋斗的人。下面是我整理出来的相关资料及一点感觉,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1.从超级童星到网球冠军阿米尔·汗全名阿米尔·侯赛因·汗,1965年3月14日出生于印度一个电影世家。父亲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度知名电影制片人塔希尔·侯赛因,叔叔也是演员、制片和导演。阿米尔·汗8岁即参演叔叔执导的电影《Yaadon Ki Baaraat》,首次亮相大荧幕,一举成名。正当大家都在为这名超级童星的出现而疯狂之时,小阿米尔却坚决不愿从影,一掉头去打起了网球,而且打得还不错,曾经获得过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冠军头衔。
在介绍这部影片前,想问一下,有没有去电影院看过这部影片的?为什么会选择看这部影片?
说实话,我是冲着阿米尔·汗去的。之前,我看了他的《我的个神啊》,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一个宗教特别多而且宗教问题特别严重的国家,作为一个印度人,要对宗教发起质疑,极有可能让自己成为全民公敌。
出于好奇,上网查了他的相关资料,从此就成了“阿米尔·汗效应”中忠实的一员。(真心希望中国也有这样一位真正国民级的巨星!)
下面是我整理出来的相关资料及一点感觉,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1.从超级童星到网球冠军
阿米尔·汗全名阿米尔·侯赛因·汗,1965年3月14日出生于印度一个电影世家。父亲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度知名电影制片人塔希尔·侯赛因,叔叔也是演员、制片和导演。阿米尔·汗8岁即参演叔叔执导的电影《Yaadon Ki Baaraat》,首次亮相大荧幕,一举成名。正当大家都在为这名超级童星的出现而疯狂之时,小阿米尔却坚决不愿从影,一掉头去打起了网球,而且打得还不错,曾经获得过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冠军头衔。
评:家族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而要脱离家族,则需要勇气。他是个固执,并专注于自己的选择,会为自己的选择努力奋斗的人。
2.回归电影
从网球回归电影,对阿米尔来说就像源于血液的自然召唤。在大学期间,阿米尔·汗对影视发生兴趣。阿米尔一开始对电影的兴趣并不在表演上,如果不是堂兄曼苏尔·汗的极力游说,宝莱坞或许已经错失这名“印度阿汤哥”。曼苏尔是阿米尔事业上的好拍档,阿米尔号称“信任曼苏尔胜于信任自己”。1988年,同是电影导演的曼苏尔开拍商业大片并游说阿米尔担任男主角。阿米尔在这部自己主演的首部商业大片中一炮而红,成为“印度甜心”。阿米尔·汗大学没毕业,就退学,不顾家里的反对,专心当起了演员。
之后,几乎是每年一部电影,从演员到导演、制片人,可谓“全能”。单以演员论,阿米尔也不辱“全能”之誉,在当前称雄印度影坛的“三汗”中(其他两汗是沙鲁克·汗和萨尔曼·汗),阿米尔的戏路最广:喜剧、爱情故事、动作片、讽刺剧他全都拍过,演过普通村民、复仇肌肉男、老师……甚至以44岁“高龄”在《三傻闹宝莱坞》里扮演一名20岁的大学生并演绎得活灵活现。
2001年,阿米尔担任制片并主演的《印度往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这是当时宝莱坞影史上受到奥斯卡礼遇最高的影片。影片用五台摄影机同时拍摄,有上万名群众演员参演,以民间舞蹈和宗教吟唱为主,歌舞场面及其宏大,成功在欧美引发了一阵印度歌舞电影热潮。
2009年,阿米尔担任制片人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斩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在内的8个奖项,令阿米尔在电影事业上取得又一个突破。
评:脱离后要再回归,更需要承受嘲讽的勇气与证明自己的实力。选择了,就全身心投入!挑战极限,人生才能不断被拓宽。像阿米尔·汗这种什么都能坚持下来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
3.对名利的态度
从不接受印度国内颁发的奖项,拒绝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的邀请。
在宝莱坞,阿米尔就像一个格格不入的完美主义者,他深深厌恶演员同时接拍几部电影,剧组边开工边写剧本等蔓延整个宝莱坞的随意的工作作风,他从不在电影剧本没有完成之前开拍电影,从不同时接演两部电影。
从影20多年,阿米尔获得过无数印度电影奖项提名,但他从不参加国内的颁奖仪式,因为他认为“印度的电影奖项缺乏可信度”。2007年,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邀请阿米尔前往伦敦制作蜡像,遭到阿米尔的拒绝。
“这(杜莎夫人蜡像馆的蜡像展示)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如果人们想看我的电影,他们自然会来看。而且,我也没有时间管那么多事,我的‘带宽’只有那么宽。”阿米尔说。
评:很多人在面对成功往往会迷失了自己,而要成就真正的自己,则要定好自己的位子,不被名利冲晕头脑。我是演员导演,我只负责做好我的电影。获奖只是一种附带。在浮躁的时代,需要这样一种实干的精神;在竞争的时代,需要这样一种自信的态度。
4.关注现实与公益
阿米尔·汗成名后开始关注公益事业。他说:“你会对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感到焦躁不安,你会很多次地对非正义的行为深感烦躁,你会说‘为什么事情就不能再好一些呢?’如果我享有特权,那我又该如何去改变这些从来没有人去改变过的问题?”
他的首次尝试是拍摄一部关于道路安全的公益纪录片,但终因缺乏经验未能实现,这在他心里留下遗憾。
2006年4月,阿米尔·汗参加一次反对地方政府占地修水坝的示威活动,导致他出演的一部电影随后在印度部分地区遭禁。
阿米尔·汗还逐渐在电影中融入对社会的感悟和理解,试图通过电影语言鼓励观众多关注社会、承担责任。从《地球上的星星》(获得宝莱坞人民选择奖最佳导演奖)中循循善诱的良师、《抗暴英雄》中令人敬仰的民族英雄,到《三傻闹宝莱屋》中勇于挑战教育弊端的天才,《我的个神啊》中向宗教发问的外星来客,在他的电影里,从来都没有回避过那些尖锐的社会问题。用电影拷问社会,成了他的标志。“一个演员,能改变一个国家吗?”这是2012年美国《时代》杂志对他的评论。
插句话,不知道大家注意了影片开始阿米尔·汗影片公司的广告没有。
屏幕拉开,红蓝绿的UTV过后,阿米尔·汗影片公司的标志在一片黑暗混沌中登台亮相,带来了光。
整个画面以白黑灰构成,只有阿米尔·汗下面的一条线是红的。看过很多影片公司的开篇广告,感觉这个广告拍得特好,简洁明了而又鲜明突出,传达出了阿米尔·汗电影拍摄的理念:用电影照亮灰暗世界的角落,虽然范围小,但红色再少,哪怕只是一条线,在灰色的世界也能无比耀眼,而我阿米尔·汗就立志做印度现实社会中的那道亮光,那条红线。
相比之下,中国很多影片公司的开篇广告绚烂无比但内蕴不足。(抱歉,谁让我是阿米尔·汗的忠实粉丝呢!)
2011年,阿米尔·汗制作真人访谈节目《真相访谈》,数次谈到印度社会长期存在的问题——性别歧视、女性堕胎,儿童性骚扰,男方索取高额嫁妆……每一个,都直戳相关部门命门,甚至有可能让阿米尔·汗大难临头。但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脱离困境,他依然无所畏惧。
在“虐童”一单元播出后,节目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阿米尔·汗因此受邀到国会作证,并成功说服印度国会通过《保护儿童法案》。同年,他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印度电影导演山亚姆·班尼戈尔说:“阿米尔·汗做到了许多人都做不到的事,利用宝莱坞手法讨论这些重大议题,打进印度主流观众。”
评:演好戏,或许是个好演员,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巨星,首先要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担当、良心会发光的人,要做一个有着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人。看着阿米尔的事迹,想起孔子的那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回到《摔跤吧,爸爸》
剧情简介(来自360)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阿米尔·汗饰)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让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赢得世界级金牌。结果生了四个女儿本以为梦想就此破碎的辛格却意外发现女儿身上的惊人天赋,看到冠军希望的他决定不能让女儿的天赋浪费,像其他女孩一样只能洗衣做饭过一生,再三考虑之后,与妻子约定一年时间按照摔跤手的标准训练两个女儿:换掉裙子、剪掉了长发,让她们练习摔跤,并赢得一个又一个冠军,最终赢来了成为榜样激励千千万万女性的机会……
《摔跤吧,爸爸》故事很简单,但故事讲得不一般!对电影这门艺术,我是门外汉,也就只能从门外汉的角度,借由片头,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部卖座又叫好的电影是如何讲故事拍电影的。
一、故事的来源
交代取材的真实性很重要,因为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更容易打动观众。而强调某些事件的虚构性,也是为了增加观众对影片真实性的信赖。
补充原型
顺便提一下,影片中有一幕女孩们的妈妈担心地问马哈维亚,女孩子练摔跤以后谁还会娶呢?马哈维亚坚定地回答:我会把我们的女儿培养得足够优秀,让她们自己选择中意的伴侣。
银幕之外的大姐Geeta果然在运动场中找到了真爱。2016年,她和比自己小5岁的摔跤手pawan kumer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影片的主演兼制片人阿米尔·汗受邀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在婚礼现场他动情地说:《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是送给Geeta的新婚礼物。
说点题外话,中国也有很多感人励志的真人真事,但到目前为止,我几乎没有看到一部拍得像《摔跤吧,爸爸!》这样又叫座又叫好的真人真事改编影片。在这点上,真心期待中国的影视人员能学一学别国的优秀电影人用电影讲故事的方式。
看了无数中外电影,最大的感慨是中国电影不是没有好题材,中国上下五千年,感人的励志的真人真事数都数不过来,中国电影这些年拍摄技术特技进步很大,甚至不比别人差,但用电影讲故事的能力,较之引进中国的优秀外国影片,相差得真的不只是一点点,而是很多很多,多到一个好的故事都能被讲砸锅,例如《七十七天》。一个人77天的野外探险,多好的题材啊,却硬是被导演给讲成了莫名其妙的玄幻片加洒狗血的爱情片,最后,我只能把它当成风景大片来看。《摔跤吧,爸爸!》对观众的情绪掌控得特别好。这从片头的几分钟就可见一斑。
二、人物的塑造
大家有没有感觉主人公的出场很像《红楼梦》里面王熙凤和贾宝玉出场的叠加啊?光是人物出场的2分钟,就一波三折。
一延:变幻的黑白雪花点配以嘈杂的原声,5秒钟,在考验观众的忍耐极限的同时,勾起观众迫不及待的心情。
一亮: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有信号了吗?——没有。(大声)”“现在呢?——没有。(无力)”(镜头拉远,出现整个电视的画面)
二延:重复单调的对话配合画面的变化。这会该出现电视机前的人物了吧!偏不,镜头一转,往上拉到楼顶,出现天线。继续对话:“现在呢?——还是没有。(没好气地回)”(镜头拉远,出现调整天线的人)“现在呢?——把那破玩艺转一下。(气极而怒)”(镜头聚集特写调整天线的人被惊吓的表情和听话迅速转动天线的动作)
二亮:电视信息(人物迫不及待想看的节目是奥运会摔跤项目的比赛)
三延:终于出现电视机前的人,却是个背影从电视前面走过了。
三亮:玻璃窗外破颜一笑的脸:“有信号了!”
经过这样的一波三折的出场,人物对摔跤的热爱不用明说,就已在观众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紧接着下来的那句
为了保证自己能够顺利地看完摔跤比赛,反映了人物的固执、强势及对摔跤节目的热爱。
注意人物始终盯着电视的眼睛和从室外走向电视的疾步
旁边摇头的人:小细节的处理,引人思考,为什么摇头?人物对摔跤不是一般的热爱,而是痴迷不悟到让熟知他的人都忍不住摇头。这是一般人对处于落魄中却不肯完全放弃梦想的人的常有的反应。这是一个因为梦想而内心强大的人物。为了摔跤,他是丝毫不在意他人对他的看法的,这样的人物才可能突破印度对女性的偏见训练女儿参加摔跤比赛。
这里和后来村民对女儿的闲话相互呼应。
注意看他背后的场景:大家都在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没有人关注比赛。再注意看他的坚定自信的眼神与肌肉强健的交叉的手臂。
对比中再加突显出人物对摔跤的热衷非同一般,再加上他的话,他对摔跤的爱是与爱国连在一起的,反映出他在摔跤这一项目上必胜的坚定信念。这一点在之后的影片中反复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国是与大地一连在一起的。
接下来就是他与新来的人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他们之间的摔跤动作的精彩和电视中解说的相互呼应,让人热血沸腾,暂且放在一边,我们来关注一下人物的几句话。
为什么一定要有摔跤场?
没有场地,照样摔跤。这和后来自己为两个女儿准备的田间沙地摔跤场所和屋顶上被子垫子模拟的摔跤场地相互呼应。对摔跤的爱让他拥有了打破常规的思维。
回到片头
刚刚赢你的可是全国冠军
注意人物自豪的表情,对摔跤的热衷不是一般的喜欢,在摔跤上的绝对自信来自曾经的荣耀,这也是他训练两个女儿夺取世界冠军的底气。被迫止步于全国冠军,虽让他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
但全国冠军的起点也给予了他更高的梦想(走出印度,获得国际大奖,为国争光);赋予了他以强大的自信(这种自信由自身沿续到对女儿的信心)
对妻子:她们是天生的摔跤手。难道你认为我们的女儿不如男孩?
对卖鸡的小贩:想一下,有一天她们会成为全国冠军,你还担心自己的鸡买不出去吗?
对侄子:她们打败你了,不是吗?
对嘲笑女儿的人:至少她已经克服了恐惧。
对体育局:
……
以及实现梦想的行动力(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梦想:赢得国际大奖,为国争光。
作为一个摔跤手,最大问题是钱
解决:小贩、奖金赛、体育局
女性摔跤手,最大问题是传统对女性有偏见与女性自身的自卑思想
电影中,女儿们第一次穿着短裤亮相,使劲儿把衣服下拉遮住腿部。因为印度是个宗教国家,虽然如今开明了很多,年轻女性不用把自己像粽子一样一层层裹起来(电影中,她们的母亲依然是这种打扮),可以穿短袖,但不能露大腿。
两位女儿,穿着短裤短袖,晨跑的时候,看看周围那些村民的眼光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这样的行为,直接违反了两个宗教的教义。其中包括印度教中女性地位的卑微,以及伊斯兰教对女性着装的要求。
在这样传统习俗思想蔓延的农村,连对着装都有严格的要求,就更不要说有着肢体接触的摔跤了。
在电影中,女儿们第一次在公众视野中摔跤时,吃瓜群众的表现就是证明,他们并没有说“男孩不能跟女孩有这样身体接触啊、男孩不能欺负女孩啊”之类的话语,而是“她们穿成这样的比赛吗?要是裤子掉下来就好了”。完全是一幅很享受的样子,不仅仅是在看热闹,更是一直从骨子里面对女性的毫不尊重。
解决:争取一年的时间
无视众人的闲话
免除女儿的家务
扔开束手束脚的裙子、剪掉长发
想办法补充营养,
手把手入循序渐进的训练,
让侄子陪练打破女儿对男子的畏惧树立自信,寻找更强大的对手,创造更好的条件……
看了这里,大家有没有感觉影片中的爸爸和现实中的阿米尔·汗有很多相似点?
自身有较高的起点,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却依然保持自己的梦想,坚定的信念,强大的行动力,对国家的爱。这些内在的东西让他们能够不受传统的限制,因为和实现与爱国联系在一起的梦想一比,其他东西,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不值一提的阻碍。
三、叙事人的选择
回到片头
这是我的叔叔,马哈维亚·辛格·珀尕。
大家注意到影片叙事的第一人称是人物的侄子奥姆卡尔了吗?影片的标题是《摔跤吧,爸爸》,为什么不选择女儿作为影片叙事者?
其一,由女儿叙述,必然要加入女儿的主观因素,而侄子作为旁观者,由他来叙述,比女儿更客观,讲故事节奏更符合作为旁观者观众的情绪。
其二,他伴随着女儿们一起成长,从孩童到青年
不仅是全程故事的见证者,也是父亲从渴望生儿子到放弃,从发现女儿的才能到训练培养女儿的参与者。从他的角度叙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趣味性及感染力,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更重要的是侄子奥姆卡尔是男性,是印度广大男性的缩影,由他来叙述,不仅更容易被重男轻女的印度人接收信任。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了解一下印度女性在社会中极端弱势的地位。
下面是我从网上搜索到的一些反映印度女性地位的资料。
由于宗教、历史和传统文化等种种因素,印度女性在社会中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
政府在官方计划生育政策中说:“女孩是甘蔗的渣滓,我们鼓励多生男孩”。医院提供“b超验男女,女孩月份小流产、月份大出生后扔到河里”的一条龙服务。
在印度,无论教育水平高低,男尊女卑都是根深蒂固的想法。身为高中副校长的婆婆会因为不想要女孩而把自己尚在襁褓的小孙女踢下楼梯;政府高官也会违抗法律,偷偷埋掉自己刚出生的女儿。
“裙子穿那么短,被强奸活该”这种论调在印度12年轰动一时的公交车轮奸案中,施暴者乃至不少律师、高官都认为:被强奸是女孩的错(纪录片《印度的女儿》)。
在印度的婚姻制度中,女性不过是附庸品,虽然印度女性跟中国一样是嫁人,但基本上印度的女性在“嫁出去”后永远不能独立,不被赞成去找工作,也不认为应该去接受教育,她们往往只能在锅碗瓢盆中消磨青春。而更为落后的是,她们的婚姻往往是父母包办,甚至曾有追求自由恋爱的男女而被杀。更有甚者,直到2006年印度农村都曾盛行风俗去强迫寡妇跳火坑自焚为亡夫殉葬,而对于这种风俗,村民们甚至去赞颂、鼓励……
这一点在影片中是通过婚礼上始终板着脸的新娘反映了出来。
对于婚姻,母亲也曾提出质疑:女儿练摔跤,有谁会娶我们家女儿呢?
父亲的回应:我们女儿很优秀,他们没资格挑选我们,而是我们挑选他们。
在这种国情下,男子说的一句话比女子说的无数句话都更能取信于人。
其四,作为印度广大男性的缩影,侄子的存在衬托出了父亲的伟大,女儿打破桎梏的不凡之处。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在印度女性不平等的环境下,父亲的角色再严厉,再魔鬼,但他一次也没有打过女儿,反而打得都是侄子,前半段他一直在挨揍(替女儿们挨揍)。街坊打架二话不说就被打
在婚礼上明明是女儿犯错,但打得也是他
摔跤训练中侄子是陪练一直被摔
甚至母亲迁怒打的也是他
在父亲和母亲的眼中,女儿是用来爱的,责任是男性要扛的。
在父亲眼中,无论男女,摔跤的天分最重要。
侄子和女儿,男性与女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如果说父亲的所为给女性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的话,那么经历了这一切的侄子,作为普通印度男性的一员,还会不会看不起女性?是不是会在某种程度上,尊重女性?这是不是印度女性获取权利的一种希望?
我们有一句老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部影片的开头该是对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另外,关于网络上的女权或男权的争论,说两句。
男权是针对不尊重女性而言的,在印度这样女性完全没有权利的社会里,要改变女性的地位,从男性做起远要比女性自己争取机会大得多。越来越多的男人运用自身的权利去发掘女性的天赋,帮助女性强大。当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自信、尊严与权利,男权也就不存在了。影片中的父亲也许并没有考虑这些问题,但我们不能否认,他帮女儿赢得了地位。以爱国梦想超越男女偏见。
再膜拜一下阿米尔·汗,补充他拍摄《摔跤吧爸爸》的敬业行为
拒绝特效!51岁阿米尔汗5个月减50斤变"小鲜肉"
主演阿米尔·汗为《摔跤吧爸爸》的敬业付出,值得中国很多演员汗颜。52岁的他在片中要饰演19岁、29岁和55岁三个人生阶段,拍摄中他先完成19岁的戏份,然后疯狂增重到194斤,体脂高达37%,甚至穿袜子都很难完成,然后再拍29岁的戏份,为此他又花了5个月,疯狂瘦身50斤,体脂回到9.6%。
有人问过他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自己,直接拍完29岁再拍55岁不就好了。阿米尔说:那样我就没有动力瘦回去了。
有人曾建议他用特效改变自己的体形,这样看起来会简单很多。但他认为,体形的变化会相应地带来身体机能和体质的变化,这些并不是特效能弥补的。
阿米尔·汗拒绝了这种假把式,为了还原最真实的角色,他选择用最“笨”的方法和真实的体型来塑造角色。他对于特殊化妆术表示“没感觉”:“不是不行,但我自己感受不到肥胖,作为演员,我觉得那样不好。”即便过程现在看来很难受,不过阿尔米·汗还是强调,为了要演到有感觉,通过科技变胖是不够的。
最后用阿米尔汗在《真相访谈》的开篇寄语中的说话结束今天的讨论。
“我演电影时,在不同的角色中,体验过不同的人生。还有另一种人生,就是我自己的人生:卸去演员的身份,作为一个人,以我的方式存在。生活中,思绪如风般吹拂着我的脑海。我读报纸、看新闻、与朋友闲聊、和陌生人交谈,总有一些事触动我的心弦。
一方面,印度在崛起,蒸蒸日上,作为一个印度人,我感到高兴和自豪。但是,在社会中还有很多令人心酸的事实,我们却对此熟视无睹。这些苦难,却让我深感不安,感到哀伤。有时我会想,干嘛要去思考这些与我无关的事情呢?我的生活幸福美满,别人的苦难与我何干呢?但是它确有干系。因为我也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份子。一连串的事情把你我和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联系在一起,一呼一吸中,体会心中的共鸣。
如果甘地、提拉克、鲍斯、尼赫鲁、智者阿扎德仍然在世,我们有何颜面去面对他们。我们的先人怀抱梦想,为自由而奋斗,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像现在这样的印度吗?所以,我在这里,希望听到、学到些什么,希望和你们有所交流,发现问题的根源,看到事情的真相。
我想讨论一些关系印度民生的话题,不责难任何人,不中伤任何人,也不制约任何人。人人都说,伤害我们的人近在咫尺,或许我们都有责任。现在,与我一起踏上这段旅程吧。一起去寻找、去发现、去学习、去分享,一起去揭开这些难题的谜底。
我无心激化矛盾,只为能改变这个时代。无论是谁的心中,只要有星星之火,必将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