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切糕好吃吗?不是讽刺这块大唐盛世
真正的切糕好吃吗?不是讽刺这块大唐盛世陈凯歌的《妖猫传》顶多也就及格上下。不能吧。其实道理特别简单。就是我们去亲戚家做客,亲戚刚花光积蓄把房子重新装修过,我们良心上觉得丑,但情面上不好直说。《妖猫传》特效好,演员演技好,大唐盛世好。那你愿意在花钱去电影院看一遍吗?
这是一部很奇幻的电影。
不是讽刺。
它的故事情节确实是超出现实很多,观影过程中有各种异想天开的桥段,匪夷所思。
另一方面奇幻在于,你去问问大部分看完电影的人,你去搜搜那些写电影的自媒体,好看吗?值得去看吗?没有一个明白的答案。
其实道理特别简单。
就是我们去亲戚家做客,亲戚刚花光积蓄把房子重新装修过,我们良心上觉得丑,但情面上不好直说。
《妖猫传》特效好,演员演技好,大唐盛世好。那你愿意在花钱去电影院看一遍吗?
不能吧。
陈凯歌的《妖猫传》顶多也就及格上下。
影片最根本的问题,出在剧情逻辑上。
人们很乐意看到现代人将这类历史故事解构揉碎了,然后回炉重造,我也一样。对于史实和原著小说的情节,没有一丝执念。
把《妖猫传》当一个全新的故事来看,它依然立不住。
-----------------------------------------------------实力吐槽,涉及剧透------------------------------------------------------
无法无天白居易
男主角白乐天,也就是白居易,人设是性格热烈,无法无天的。
于是在皇帝死后,身为一介文人,立刻潜入机密之地偷取李隆基的遗物。途中没有遇到任何障碍。
这样的政府机关是不是太儿戏?
凯哥导演想必也意识到了这点,于是在白乐天拿到杨贵妃的头发之后,安排了一个射出暗箭的机关。
问题又来了。
如果不是贼,而是有人名正言顺去取这件东西,又来不及躲避,那不是冤死?如果是贼,得逞之后触发机关,那机关的意义是什么。
仅仅是展示尊严吗?
蜜汁微笑空海
另一位男主角,日本来的和尚空海,我很怀疑是不是走错片场了,他拿到的剧本难道不是《聪明的一休 之 微微一笑很倾城》?全程一直睁着大眼睛,保持迷之微笑。
在妓院,妖猫就在他眼前进行无差别攻击,他居然还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动于色。
正常的反应是,保命,或者去拼命。而空海的反应是,反正都到片场来了,不如就看你们演完好了,呵呵哒。
皇帝驾崩,他笑,中幻术了,他笑,春琴死在他面前,他笑。
古人云:伸手不打笑脸人。像这种笑到欠揍也算是前所未见。
陈凯歌向来是狂傲的,我推测他是借由空海这个角色,向观众传达一个讯息:我就是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被爱杀死杨贵妃
剧中的杨贵妃,倾国倾城。
各种镜头,特写,远景,各种铺垫,伏笔。
陈凯歌觉得还不够。
于是让电影里面所有见过杨女士的人,全部会爱上她。
爱这个事情,被搞得非常简单粗暴。
陈凯歌大喊一句:“全体都有,听口令!不管你成没成家,成没成年,开没开情窦,都统统必须义无反顾的爱上杨玉环。”
在各种神魂颠倒,午夜梦回之后,剧情的指向杨贵妃必死之时,除了个刘昊然(白龙),没人帮她的。
说好的真爱无敌呢?
贵妃的死法也很啰嗦。电影先告诉我们:杨贵妃不死,则唐玄宗死,唐玄宗若杀死贵妃,则民心倒戈,唐玄宗还是死。
好,然后制造出杨贵妃假死的现场,让高力士背黑锅。
然后反转,其实根本没有假死,杨贵妃就是要死。
我???????????
为什么不让高力士直接勒死杨贵妃!
原来,堂堂唐玄宗在生死攸关之际,还要拉着一帮戏精,演出苦情戏给杨贵妃看。
仇报上瘾妖猫白龙
电影里最大的主角妖猫,其实是刘昊然饰演的白龙附身。
为了替杨贵妃报仇,才引发出一宗宗命案。
有一句台词是:“仇报三代,我还没杀够!”
也就是说,害死杨贵妃的人,我要从你们开始,一直杀到你们孙子。
我们不追究这句话本身的逻辑性。
首先请为妖猫的耐心点赞!为了报三代的仇,必须等到仇人结婚生子,然后再等仇人的孩子结婚生子。
可以想象,为了确保仇人的孩子健康成长,妖猫真的操碎了心。小时候怕孩子夭折,长大了怕孩子找不到对象,成家了还要怕孩子不孕不育。
作为一只有原则的妖猫,却在第三代,也就是电影正序的时间线上,大开杀戒,大批无辜的人也枉死他的喵爪之下。
只能解释为,怨气憋太久了?
它不但杀人,还吃眼珠子。
电影始终没有交代,这个嗜好的缘由,可能只是为了渲染恐怖而恐怖吧。
这也是整部电影的缩影,接着我们就会讲到。
超鸡贼三流幻术
提出“幻术”设定之后,我对场景的合理性已经完全放弃了。
幻术的鸡贼在于,导演想怎么美就怎么来,没穿帮就相安无事,穿帮了就说这是幻术。
这种手段像极了三流国产鬼片,怎么吓人怎么来,反正都是假的,都是人物的幻觉。为了恐怖而恐怖,吓到一个算一个。
《妖猫传》呢?
为了美而美,美到一个算一个。
毕竟美是个褒义词,“吓死了”和“美死了”,听起来也是后者更悦耳。
剧情死不死?无所谓了。
对于讲究含蓄的中华民族来说,“美”向来都是旁敲侧击的,羞于将“美”直接表达出来。
即便是在民风开放的唐朝,不羁如李白,说的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无法无天如白居易,写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为现代人所津津乐道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落闭羞”这四个字明显能体会到往内收的感觉。
对“美”侃侃而谈,从来不是我们擅长。
而从《妖猫传》中分明能看出陈凯歌的野心和自信,他觉得自己是有能力颠覆传统的。
一个过了花甲之年的老人,仍然在电影中追求创新,这种精神是宝贵的。
他竭力冒险,抛弃了所谓的含蓄,不留给观众一丝遐想的空间,将心中“大唐盛世”的五彩绚丽,特别具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人人心中都有对大唐万象的想象,陈导在具象化的同时,必定毁灭了一部分人的幻想。
另一方面,想把褒义的东西填充全部到万象中去不是不可以,就像切糕里面也塞了许许多多有营养的东西。
可是有多少人吃得下,我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