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优秀轻型坦克炮,苏联K型无后坐力反坦克炮
二战苏联优秀轻型坦克炮,苏联K型无后坐力反坦克炮“K”经过实弹测试并且少量生产过,具体产量不明,但认为不超过220门。它在测试中达到了525米/秒的炮口初速度,用实弹在100米距离上打过T-26轻型坦克,穿甲效果很不好,在100米距离上穿透15毫米装甲都很吃力。此外该炮还存在发射药残渣堵塞炮管,尾焰伤害距离太远等问题(尾焰伤害距离25米)。库尔切夫斯基专门设计了一款2倍放大的光学瞄准镜,刻度划分有200、300、500米,据称“K”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000米。该炮发射弹头重600克的穿甲弹,整个炮弹重900克,弹头后方有金属裙摆状结构,发射的时候在压力的作用下膨胀密封弹药与炮管之间的空隙,提高发射压力增加炮口初速度。弹头后方是用硝化布包裹的190克发射药,后方还有一个易碎的平底锅式弹尾。当发射药被点燃后开始膨胀,向前推动弹头前进,向后推动易碎的“平底锅”,直至弹药飞出炮口、“平底锅”在炮尾破碎喷出。弹药点火需要通过另外的点火装置,在炮
库尔切夫斯基是苏联二战前一位颇为传奇的武器设计师,他对无后坐力炮有独特的看法,研制了大、中、小多个口径级别的无后坐力炮,这些火炮又囊括了海、陆、空三军装备,可能军迷们比较熟悉的就是苏联安装305毫米巨型无后坐力炮的“伊贾斯拉夫”级驱逐舰,不过今天我们要介绍库尔切夫斯基系列火炮中的小不点:“K”型37毫米无后坐力反坦克炮。
“K”被设计成一种类似于反坦克步枪一样的便携式单兵武器,在上世纪30年代前半期研制,旨在大量装备到步兵单位,提升他们的反装甲作战能力。
“K”的本质是一门具备一定穿甲能力的无后坐力炮,它采用37毫米口径,实际上炮管内径略大于37毫米,这是为了方便装填弹药。炮管的基本结构与无后坐力炮相似,它采用带膛线的炮管,后方通过螺纹结构连接一个喇叭状的尾喷口,炮管部分身段有散热环,既能加快散热又能强化炮管结构。
火炮可以采用肩扛式的姿势射击,不过重量太大并不是很适合,主要安装在专门的小型三脚架上射击,此时它还需要用到炮管后部左侧安装的一个支腿,这个支腿可以通过螺纹结构调整高低,从而改变炮管的俯仰角度,支腿下方的小轮则放在另一个铺设在地上的小轨道,火炮可以在上面左右摆动炮尾,从而调整炮口水平方向角,这套设备可以用来辅助射手进行精确瞄准打击。
该炮发射弹头重600克的穿甲弹,整个炮弹重900克,弹头后方有金属裙摆状结构,发射的时候在压力的作用下膨胀密封弹药与炮管之间的空隙,提高发射压力增加炮口初速度。弹头后方是用硝化布包裹的190克发射药,后方还有一个易碎的平底锅式弹尾。当发射药被点燃后开始膨胀,向前推动弹头前进,向后推动易碎的“平底锅”,直至弹药飞出炮口、“平底锅”在炮尾破碎喷出。
弹药点火需要通过另外的点火装置,在炮管下方有另外一根小的管式弹仓,里面存放了10发类似于空包弹的火帽,射手需要手动上膛并击发,火焰通过炮管下的孔洞引燃发射药。
“K”的装填方式不走寻常路,它采用少见的炮口装填,在炮管上方有一个管式的弹舱,里面可以容纳3发炮弹。弹舱内有一根推杆,射手推动它就能从前方推出一发弹药并且落下到炮口前方一个金属篮结构里,这个推杆还往前延伸到弹头位置并弯折,运行的时候相当于把炮弹卡在中间推动,当炮弹落到金属篮后射手向后拉回推杆回到原位,这个过程中顶端的弯折结构顶住弹头将它往后推动送入炮口完成装填。
库尔切夫斯基专门设计了一款2倍放大的光学瞄准镜,刻度划分有200、300、500米,据称“K”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000米。
“K”经过实弹测试并且少量生产过,具体产量不明,但认为不超过220门。它在测试中达到了525米/秒的炮口初速度,用实弹在100米距离上打过T-26轻型坦克,穿甲效果很不好,在100米距离上穿透15毫米装甲都很吃力。此外该炮还存在发射药残渣堵塞炮管,尾焰伤害距离太远等问题(尾焰伤害距离25米)。
作为一款反坦克武器,“K”无疑是失败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又有一定的进步性,因为它开始向后来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筒靠近了,如果融入超口径弹药、空心装药战斗部等技术,“K”没准能发展成一款成熟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