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老武汉:来看看98年的武汉吧
20年前的老武汉:来看看98年的武汉吧▲ 1931年 人们只能在齐腰深的水中买菜 Photo via 华辰影像1998年,连续三个月的雨造成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而在武汉的近百年洪水记忆中,不能忘却的莫过于1931年、1954年和1998年的三次超大洪水侵袭了。1931年,大水在丹水池破堤而入,汉口在洪水下浸泡数月之久;1954年,5月到7月集中降雨了1634.7毫米,水位高达30.17米,是20世纪长江最大的洪水,京汉铁路也因此中断了100多天。如今江滩见到的“武汉防汛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这年的抗洪胜利;
昨天的暴雨,发生的一幕幕,仿佛都还在眼前,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了武汉,这座和长江如此“相爱相杀”的城。
▲ 2016.07.06 暴雨中的长江 Photo by Adam
没错,之所以说“相爱相杀”,是因为从来没有一座城市与长江的对抗争斗如此不休不止。在《武汉地方志》的记载中,“大水”几乎每三年就来拜访一次。
▲ 2016.07.06 令人动容的生死牌 Photo by Adam
而在武汉的近百年洪水记忆中,不能忘却的莫过于1931年、1954年和1998年的三次超大洪水侵袭了。
1931年,大水在丹水池破堤而入,汉口在洪水下浸泡数月之久;
1954年,5月到7月集中降雨了1634.7毫米,水位高达30.17米,是20世纪长江最大的洪水,京汉铁路也因此中断了100多天。如今江滩见到的“武汉防汛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这年的抗洪胜利;
1998年,连续三个月的雨造成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
▲ 1931年 人们只能在齐腰深的水中买菜 Photo via 华辰影像
▲ 1954年 武汉关
可谓是见惯了洪水的武汉人,每年夏天,如果要断定江水的涨落,只用去江边数台阶,比专业预报还直观。
▲ 1998生死牌 Photo by 长江日报记者田飞
而昨天的暴雨倾盆,不少武汉伢将它与98年挂起了钩。
说实话,小编不太记得那年洪水,因为那时候还太小,只听家里长辈形容,“那年江水涨得很高,住在较低楼层的人会看到江面上行驶的船只比自己家高”。
▲ 1998年 武汉江面 Photo by Adam
那么,关于1998年,
武汉伢的回忆是什么样的呢?
▲ 98年汉口望黄鹤楼 Photo by 长江日报记者田飞
@无聊就逛八组:还记得,当时6岁,老爸当时用盆载着我妈出门。
▲ 98年新洲 Photo by 长江日报记者田飞
@吃土的大喵:才一年级,我妈妈早上骑自行车去给我买早餐,回来后我问她洪水来了没,我妈骗我说洪水一直跟着她赶,她骑好快好快洪水才没赶到她,我当时觉得好险好险......
▲ 武昌汉阳门 Photo by 长江日报记者田飞
@Fifi:当时武汉这边,一楼的房子差不多被淹了三分之一的样子,我跟弟弟不知道是放假还是发洪水不上课在家,天天坐在阳台上,丢跟线去楼下,企图钓鱼...
▲ 98年龙王庙沿江大道转弯处 Photo by长江日报记者田飞
@阿村:记得那时候晚上常常打雷下大暴雨,奶奶告诉我发大洪水了,我家在武汉我说没洪水啊,后来才知道是解放军警察拼了生命在保护我们。当时爸爸常常加班不回来,现在才知道爸爸那时候也去大堤上抗洪抢险了,出发之前连生死状都写好了。
@Deer:那时上小学 穿凉鞋站在快到膝盖的水里 看水深的地方还有人在游泳 看到鱼跳出水面 记得那条鱼是白白的
▲ 建设大道与新华路交会口一带的人们 Photo by 长江日报记者田飞
@往昔那伤:记得最深刻的就是,我们那里全是水,我奶奶就划个小船 在门前撒网,网鱼吃,家里没吃的。
▲ 指挥的交警 Photo by 长江日报记者田飞
@匿名网友:98年初升高的那个暑假真是难忘,武汉连续几十天高水位,站在长江大桥往下望,可以清楚的看的到江水高出防洪堤背后的沿江大道好几米。
▲ 天兴洲,划舟给被困居民送食物 Photo by 长江日报记者田飞
@周鹏飞:家里牵一根绳子…绑在轮胎上,轮胎里放个脚盆,我就坐在脚盆上…然后就这么飘着…我妈就这么牵着…
▲ 协和医院去打针的病人 Photo by 长江日报记者田飞
@匿名网友:那时候我还小,每天问爸妈:“要是大堤守不住了怎么办啊?” 每天都好害怕。电视上每天都是兵哥哥往堤上放沙袋的画面。
1998年,确实,对不少武汉伢来说,那时候还太小,少年不识愁滋味,当时根本无法意识到洪水的严重。
但经历了昨天后,再回忆起来,一切又变得不一样。
@小熊猫:98那年,我才5岁,只记得那时候家里在三眼桥有个门面,我和弟弟还有妈妈都在哪里,脚上的拖鞋都飘了起来,在水上吃完了中饭后,妈妈叫了一辆人力黄包车,我们一家就一起坐着人力黄包车来到了现在的三阳路这边的房子里,那时候不懂事,只觉得水好玩,然而现在才知道是多么的严重,让我们为战斗在一线的战士们加油,为武汉祈祷。
▲ 1998年日夜不分的抢险 Photo by 长江日报记者梁超
@Have fun:那时我七岁,住在江汉北路,家在三楼,窗户望下去根本就没有路都是水,当时还没有气垫船这些,大人们用脚盆划着出行,我还觉得挺好玩。现在想想当时那场洪水多少人扛在一线保证我们的安全。
@Rena:98年发洪水的时候我还住在江滩客运港那块,并没什么真真切切的印象,但是18年后我终于感受到了。大家都行走在水里,好不容易淌着水艰难地走到公司结果还停电了,身上深色牛仔裤愣是穿出了渐变的效果。暴雨洪涝,简直灾难,向全国站在抗洪救灾一线的战士们以及凌晨还在暴风雨中奋战的民警们致敬。
▲ 1998抗洪宣誓Photo by 长江日报记者田飞
@H.媛大王:只记得那年刚上小学,学校通知停课,爸爸开车接我回家休息,当时不懂事还挺兴奋。如今知道了灾难的严重性。同事都在一线抗洪。希望大家在灾难面前,不调侃,不传谣,不添乱。希望雨赶快停吧,天佑我武汉,保佑每一位抗洪义士以及战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您们辛苦了!
▲ 1998居民为战士送绿豆汤 Photo by 长江日报记者田飞
@Huang:对于98年,我只记得我坐在脚盆里玩,超开心的,从窗户望下去就是水,但一点都不觉得危险,直到昨天自己淌水出门,突然想起当时电视里看到的解放军叔叔站在江里做人肉堤防的画面。还好今天雨已经停了,只想说,在抗洪一线的所有人,都辛苦了!
时隔8年,相似的画面再次出现,好在我们已经长大,能够明白所谓岁月静好背后的负重前行。
武汉,这座和长江对抗争斗了多年的城,请对它少一点指责,陪它一起捱过所有灾难。
▲ 2016.07.06 武汉 Photo by Adam
- End -
出品:武汉十点半文化传播
编辑:Sap 主管:Yume17
图片、信息整合自人民日报、长江商报等
评论摘自douban、zhihu、鲜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号外武汉社原创整理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