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电池和硅晶电池转换率:AM--揭示准二维钙钛矿电池中取向的起源
钙钛矿电池和硅晶电池转换率:AM--揭示准二维钙钛矿电池中取向的起源【摘要截图】【精选一图】
(理解和翻译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前辈、同行批评指正)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获得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adma.202208061
结合大阳离子形成二维(2D)和混合二维/3D结构显著增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然而,由于它们的电子迁移率低,精确控制有机薄片以确保电荷传输不受阻碍是与纯3D体系竞争的关键。虽然甲胺氯(MACl)这样的添加剂可以使这种择优取向成为可能,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整的描述来解释它们是如何影响成核过程以生长出高度排列的晶体的。在这里,通过研究结晶的初始阶段,以及使用MACl生长的部分和完全形成的钙钛矿,推断出这种有利排列的起源。通过在准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使用3-氟苄铵,研究了这一机理。在MACl辅助结晶后,薄膜的择优取向度为94%,能够在97% RH的湿度水平下持续10 h,而晶体结构没有显著变化。最后,结合宏观、微观和光谱研究,阐明了形成高取向钙钛矿膜的成核过程。理解这一机理将有助于未来添加剂的合理设计,以实现更大的缺陷容忍度和更稳定的钙钛矿光电子。
【摘要截图】
【精选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