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高端家电深度分析:百年外资家电品牌终究水土不服

高端家电深度分析:百年外资家电品牌终究水土不服而在我国,家电已实现强制召回。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家用电器被纳入其中。这是惠而浦在今年第二次宣布召回。据此前报道,今年7月份惠而浦召回80万台可能有火灾隐患的滚筒式甩干机。报道称,近年来,惠而浦滚筒式甩干机发生了54起火灾,惠而浦承认其中有3起是已经更换过的机器。2019年1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受英国监管部门要求,惠而浦将召回超过50万台在当地销售的洗衣机,这些洗衣机可能存在起火隐患。英国产品安全与标准办公室称,惠而浦将在下个月开始进行洗衣机召回计划。据报道,这批洗衣机的型号为hotpoint和indisit,是在2014年10月至2018年2月生产的,由于门锁存在故障,容易导致机器过热并引发起火,因此被紧急召回。

据韩媒报道,1月13日,全球市场调查企业GFK表示,对70个国家今年家电产品销售额前景进行调查显示,今年全球家电市场规模将达1340万亿韩元(约合11574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5%。

报道称,随着5G的普及,通讯家电市场规模大幅增加,将占家电市场销售总额的43%(约合5010亿美元);大型家电以超大型电视等高端产品为中心,继续保持良好销售势头,销售额达239万亿韩元(约合2064亿美元);小型家电销售额为123万亿韩元(约合1062亿美元)。

不过,尽管行业预计家电市场或有增长,但与此同时,家电行业质量问题仍层出不穷:多企业登洗衣机、热水器质量黑榜;惠而浦在英国遭遇洗衣机“召回”事件、苏泊尔召回大批量电水壶产品。

高端家电深度分析:百年外资家电品牌终究水土不服(1)

惠而浦召回50万台洗衣机:百年品牌遭遇质量“拷问”

2019年1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受英国监管部门要求,惠而浦将召回超过50万台在当地销售的洗衣机,这些洗衣机可能存在起火隐患。

英国产品安全与标准办公室称,惠而浦将在下个月开始进行洗衣机召回计划。

据报道,这批洗衣机的型号为hotpoint和indisit,是在2014年10月至2018年2月生产的,由于门锁存在故障,容易导致机器过热并引发起火,因此被紧急召回。

这是惠而浦在今年第二次宣布召回。据此前报道,今年7月份惠而浦召回80万台可能有火灾隐患的滚筒式甩干机。报道称,近年来,惠而浦滚筒式甩干机发生了54起火灾,惠而浦承认其中有3起是已经更换过的机器。

而在我国,家电已实现强制召回。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家用电器被纳入其中。

这一事件,对一个百年品牌来说,频发的质量问题可能正是品牌走下坡路的征兆。起码从中国洗衣机市场的竞争格局看,中国高端品牌卡萨帝、方太等品牌的崛起,让惠而浦早已褪去“洋品牌”高端光环。如何应对下一个百年,惠而浦中国正面临大考。

高端家电深度分析:百年外资家电品牌终究水土不服(2)

惠而浦“三洋”商标合同到期,日方7年内不卖相关产品

相比产品的质量不合格,惠而浦可以召回改进完善,但有的东西,可是说没有就没有了。

惠而浦是一家百年家电品牌,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奔腾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公司旗下拥有Whirlpool、Maytag等众多知名国际品牌,在世界各地拥有总计70家生产基地、研发中心以及设计中心。

惠而浦公司与中国的故事始于1994年。公开资料显示,惠而浦中国前身是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肥三洋”),成立于1994年11月,是由原合肥荣事达集团公司、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等共同投资并由中方(合肥市国资委)控股的中日合资企业。

2014年,美国惠而浦收购合肥三洋,成功变身“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惠而浦以原合肥三洋为平台,整合了惠而浦原先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品质制造和销售团队。

但在2019年10月23日,惠而浦公告称,“SANYO”三洋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到期日为2019年10月23日,到期后过渡期为6个月。

过渡期内公司可继续生产和消化标识有“SANYO”商标的成品和半成品库存,即在2020年4月22日以前,惠而浦中国依然可以对外销售标有“SANYO”商标的产品。

另外惠而浦中国经销商从惠而浦中国或其上级经销商合法购买的标有“SANYO”商标的产品,不受此商标许可合同到期影响,仍将可以合法销售和流通。惠而浦中国仍会对相关服务维修和备品备件供应负责。

根据许可合同的约定,合同终止后,商标所有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及其关联方自合同终止之日起7年内不在中国大陆区域(商标许可区域)生产和销售许可产品(洗衣机、微波炉),也不得许可任何第三方生产和销售。

高端家电深度分析:百年外资家电品牌终究水土不服(3)

丧失“利润奶牛”,惠而浦继2018年扭亏为盈后,2019年再度陷入亏损

此前,惠而浦方面已在公开场合表示不再续签三洋商标,三洋品牌也正式宣告脱离惠而浦四大品牌矩阵。

值得一提是,三洋品牌洗衣机对惠而浦的营收贡献较高。历年年报显示,洗衣机业务在惠而浦整体营收中占比超过五成,其中,三洋品牌在洗衣机销售收入中占比较高。

以前,旗下拥有“惠而浦”、“三洋”、“帝度”、“荣事达”四大品牌,曾被惠而浦认为是其征战中国市场的一张王牌,如今,在退去三洋的光环后,惠而浦担心,在三洋品牌切换过程中,三洋洗衣机销量下滑将直接影响公司收入和利润水平。

当然,这种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在2019年的各季度财报上,已有重大业绩隐忧显现。

惠而浦2019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9亿元,同比下降11.9%,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实现归母净利润-6920.9万元,上年同期为3.5亿元,同比下降119.53%。

惠而浦201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2亿元,同比下降13.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93.91万元,同比下滑120.73%。

这是2018年净利润扭亏后,惠而浦迎来的再度亏损。

数据显示,2017年,惠而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97.57万元,2018年最终靠非流动资产的处置,将净利润拉至2.62亿元。

有分析师认为,在三洋品牌租约到期后,惠而浦的洗衣机销售或面临断崖式下跌,惠而浦中国也将再次面临巨大考验。

还有产业观察家认为,吴胜波、艾小明团队上任之后,虽然给公司带来一股新的期待,却未能演变成为一股新希望和新动能,最终导致公司一直没有走出乱局和泥潭。

高端家电深度分析:百年外资家电品牌终究水土不服(4)

​百年外资品牌缘何水土不服,缺乏品牌所有权是其致命弱点

看上去,没有了三洋品牌,惠而浦中国仍手握惠而浦、帝度、荣事达三个品牌,且产品线覆盖空冰洗、厨卫小家电等多个领域,似乎形成互补协同格局问题不大。

但事实却复杂的多,对惠而浦中国而言,不但品牌主次不清、管理混乱、资源投放分散,甚至连最基本的品牌所有权都未掌握在自己手中:

1.惠而浦小家电、热水器、空调的品牌经营权在苏宁手中,很多产品都是苏宁贴牌生产;

2.帝度为中日合资公司的产物,当前更有多个经销商反映,当前帝度品牌已不再单独展示,只是作为惠而浦冰箱一个系列;

3.荣事达所有权则在合肥市国资委手中,如三洋一样是租赁使用,除了不菲的商标许可使用费,在采取交由各个省级代理商租赁合作经营后,更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未来极有可能步三洋的后尘。

除了上面提到的品牌管理混乱难以形成整合效用外,惠而浦现有三大品牌各有困境:

主打低端性价比的荣事达品牌,因产品质量问题屡屡被点名,还要应对市场层出不穷的"山寨"问题;帝都品牌本身在市场的知名度极低,难以形成用户群体;惠而浦运作多年,早已从"高端洋品牌"的神坛跌落,只能算是二线品牌。

“惠而浦中国的衰落是外资品牌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某分析师表示。

作者:上舆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