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的:带着偏见看世界
十三邀的:带着偏见看世界自由对许知远而言很重要,它包含旅行的意味和概念,是思想的历险。表现方式是选取具有代表性、标本化、独特的个人,呈现的是他们思想性的回应,是剧烈变化的中国人情、趣味的切片。《十三邀》这个节目是“许知远专栏文字的视频化处理”,它是一个依托许知远的个人风格、审美、情趣、知识储备和讲述节奏的节目。实际上,许知远想和郭德纲聊聊相声,谈谈失败主义文化,甚至想和已经去世的梁启超谈谈。《十三邀》在嘉宾的选择上非常多样,涵盖的人非常奇妙,有创业者、企业家、流量和非流量明星……这些都是许知远想采访的对象,庞杂广泛,受众不垂直。库尔特·冯内古特在《没有国家的人》里面说:“我们是一种需要蹦蹦跳跳的动物”。还有一句话是:“我们都是在这个世界上游荡的,别让任何人告诉你‘不是’”,这似乎与《十三邀》的步调相似。许知远则选择用不期而遇四个字形容《十三邀》,他希望每次采访都是跟另外一个人的不期而遇。因此,对于嘉宾的选择他有两
十三邀谐音麻将中的十三幺,以访谈的形式与嘉宾探讨生活与人性,不同的嘉宾组成一副“好牌”,既有理性的思考也有人间烟火味。2017年11月7日,《十三邀》制片人朱凌卿来到在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创新与创业》课堂,分享《十三邀》节目的理念与原则。
节目逻辑:不期而遇2017年9月2日,许知远与《十三邀》的团队老板以及总导演在望京的一个小饭店吃饭,第一杯啤酒还没喝完,许知远就被人认出三次,对一名作家而言这样高的辨识度非常难得,而当日他的微信指数上升了27.59%。9月6日,许知远的微信指数最高将近7万,整个《十三邀》的微博指数和百度指数也有大幅度的提升,这些数据代表着这个节目越来越受大众关注。
这些关注中,有肯定的声音也有怀疑的声音,有人会讨论为什么出现俞飞鸿那一集;有人会讨论选择嘉宾的标准和目的;有人会讨论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节目。
《十三邀》的理念是通过不同的嘉宾组合方式,围绕不同的话题去思考,就像麻将中的十三幺,1筒(饼)、9筒(饼)、1条(索)、9条(索)、1万、9万、东、南、西、北、中、发、白,十三张完全不同的牌凑在一块就是一副好牌。
实际上,许知远想和郭德纲聊聊相声,谈谈失败主义文化,甚至想和已经去世的梁启超谈谈。《十三邀》在嘉宾的选择上非常多样,涵盖的人非常奇妙,有创业者、企业家、流量和非流量明星……这些都是许知远想采访的对象,庞杂广泛,受众不垂直。
库尔特·冯内古特在《没有国家的人》里面说:“我们是一种需要蹦蹦跳跳的动物”。还有一句话是:“我们都是在这个世界上游荡的,别让任何人告诉你‘不是’”,这似乎与《十三邀》的步调相似。
许知远则选择用不期而遇四个字形容《十三邀》,他希望每次采访都是跟另外一个人的不期而遇。因此,对于嘉宾的选择他有两点要求,第一过他没有尝试过的生活,第二满足他作为一个个体对他人经验的兴趣。
节目特质:游历、观察、思辨、非专业《十三邀》这个节目是“许知远专栏文字的视频化处理”,它是一个依托许知远的个人风格、审美、情趣、知识储备和讲述节奏的节目。
自由对许知远而言很重要,它包含旅行的意味和概念,是思想的历险。表现方式是选取具有代表性、标本化、独特的个人,呈现的是他们思想性的回应,是剧烈变化的中国人情、趣味的切片。
在许知远身上有几个特质,这些特质也能代表《十三邀》。
第一是游历,《十三邀》在世间游荡,探索世界的真。2007年,31岁的许知远以漠河为起点,沿着漠河—腾冲的胡焕庸线,一站一站的对整个中国进行探访。
第二是观察力,《十三邀》与嘉宾不期而遇,发生思想的碰撞与精神的交流,有赖于观察力,或是说许知远的对于事物的洞察力。
第三是思辨性,许知远年轻的时候,处于“真的”问题的时代,会讨论一些大问题,这些培养了他的思辨性。
第四是非专业性,许知远没有专业主持人的一些“经验化”行为,经验有时候是一种负累,他没有经验带来的模式化,更多了一种自在,让节目有了“新”的可能。
节目目标:求真如今,是应该听信于大数据的结论还是内心的探求和思考呢?《十三邀》认为,应该倾向于后者。正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中国有很多热闹的电视节目,例如《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这些节目缺少更富有阅读性和思辨性的内容,这种观点是反当时的常规和认知的。
在一个创新即正义的风气下,创造力的表现、模样、力量,这些都不是《十三邀》追寻的目标,《十三邀》的目标是求真。追问创造力真正的来源与每个个体真正的价值,这些只存在于个体生命经验中的答案,是需要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粗鄙和精致的关系进行思考。因此《十三邀》是个真正寻求个体经验的求真节目,是以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寻求真问题的答案。
节目原则:诚实的操控、对熟悉不满、站在悬崖边。诚实的操控
《十三邀》的产品形式设计有精简版与完整版,朱凌卿认为所有的节目和节目中不同的段落都是可操控的。精简版是经过编导、导演、摄像反复商讨最终呈现一个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这场对话是否有价值?这个价值是否被观众接受,这里面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除了精简版还有完整版,给观众独立思考的空间。
《十三邀》里面会出现尬聊,朱凌卿说这是一种刻意为之,而且不会回避这种尬聊。引用许知远说的话:“一场对话两个人见面之后凭什么让人对另外一个人掏心掏肺讲一些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我们只能期待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景中对话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一定包含他们接触的方式,一定包含对话当中的游移、逃走或者是不正面回答。”
对话的价值不仅藏在在对话者的语言表达中,还藏在对话外的细节中,《十三邀》将这些东西真实的呈现出来,就是节目最诚实的操控。
对熟悉的不满
冯小刚在《十三邀》中以五个字形容自己“革自己的命”,转到《十三邀》中,则是对熟悉的不满,这体现在前期嘉宾的选择和后期的处理上。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积累,在嘉宾选择上,许知远对一些嘉宾并不熟悉。然而《十三邀》会逼着许知远走出自己的经验范畴,熟悉的区域,去接触嘉宾做这一期节目,才有新的表达方式。
许知远与李诞的对话,两人第一天喝着酒吃着烤串聊了很长时间的天,第二天坐下来继续聊,场景并不是那么和谐,许知远真诚的指出李诞说话方式不舒服,随后,他们二人却对这种吐槽式的说话方式产生了另一种新的语言描述。
在后期的处理上,《十三邀》绞尽脑汁地让每一集讲述的故事不同,这次讲的成功经验与上一次不一样,不一定每一次都做好,但从未停止尝试。
站在悬崖边
广义上讲,站在悬崖边是《十三邀》最重要的理念,朱凌卿认为他们并不怕现在的节目呈现方式处于被曲解、污蔑化的状态,他们唯一在意的,是为了迎合“风潮”,为了“游刃有余”,而生出表演性或者封闭的对话,使许知远和嘉宾的对话互相消解。
朱凌卿以“行之于途而应于心,活个明白。”形容《十三邀》想做的事与正在做的事。在这个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用许知远惯常的结束词“你焦虑吗?”反问自己,与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一场交流。
本文资料来源2017年2017年11月07日《十三邀》制作人朱凌卿先生于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创业与创新》所讲课程实录,后根据现场速记内容及课件编辑而成。
《时间战场》《时间战场》取自于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新媒体创业与创新》。该课程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何海明教授于2017年发起,由广告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公共关系学系共同开设。每年邀请来自互联网与新媒体前沿领域的近20位创业精英和互联网高管,围绕课程设计的内容创业、媒体创新、营销创新、创业思维与实战等内容模块进行授课。课程内容覆盖了互联网、新媒体最为重要的知识领域和创业领域,并注重创业思维的培养。
2017年《新媒体创业与创新》课程内容《时间现场》已出版,可点击链接购买。
https://h5.youzan.com/wscshop/goods/367sxktmxbg1x?reft=1541462814845_1541462823921&spm=fake19026677_fakeundefined&sl=21xKf1&sf=wx_sm&is_share=1&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direct_cou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