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通天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西游记通天河这个故事
西游记通天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西游记通天河这个故事也许有人会辩解说:唐僧一行来到陈家庄也是佛教的安排。如果不是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陈家庄,这一秤金还是得作为祭品,而且是送到观音养的金鱼精嘴里——你倾力供奉的,却是要取你孩子性命的,这样的宗教还有何慈悲、道义可言?我今年六十三岁,他今年五十八岁,儿女上都艰难。我五十岁上还没儿子,亲友们劝我纳了一妾,没奈何寻下一房,生得一女,今年才交八岁,取名唤做一秤金。”八戒道:“好贵名!怎么叫做一秤金?”老者道:“我因儿女艰难,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有一本帐目,那里使三两,那里使五两,到生女之年,却好用过有三十斤黄金。三十斤为一秤,所以唤做一秤金。”通天河属于西牛贺洲,是佛教的地盘。一秤金的父亲为了儿女,“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也就是主要捐献给了佛教,一共花掉了三十斤黄金,连猪八戒都说:“好贵(名)”。可这三十斤黄金送出去,佛教保住了他女儿的性命没?
第四十八回 童男童女何无辜
《西游记》通天河这个故事,表面看起来是西行路上一段降妖除怪的经历,实际上却是全书中最没有人性的社会现实反映。
为什么这么说?
且看原文:
我今年六十三岁,他今年五十八岁,儿女上都艰难。我五十岁上还没儿子,亲友们劝我纳了一妾,没奈何寻下一房,生得一女,今年才交八岁,取名唤做一秤金。”八戒道:“好贵名!怎么叫做一秤金?”老者道:“我因儿女艰难,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有一本帐目,那里使三两,那里使五两,到生女之年,却好用过有三十斤黄金。三十斤为一秤,所以唤做一秤金。”
通天河属于西牛贺洲,是佛教的地盘。一秤金的父亲为了儿女,“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也就是主要捐献给了佛教,一共花掉了三十斤黄金,连猪八戒都说:“好贵(名)”。
可这三十斤黄金送出去,佛教保住了他女儿的性命没?
如果不是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陈家庄,这一秤金还是得作为祭品,而且是送到观音养的金鱼精嘴里——你倾力供奉的,却是要取你孩子性命的,这样的宗教还有何慈悲、道义可言?
也许有人会辩解说:唐僧一行来到陈家庄也是佛教的安排。
那么在此之前被金鱼精吃掉的那些孩子呢?
金鱼精来到通天河已经有了九年,每年都要一对童男童女,十八个孩子,就因为金鱼精能保陈家庄风调雨顺,不从则降祸生灾——这就是黑社会收保护费啊!但黑社会只收钱不吃人啊!
你觉得金鱼精吃孩子这件事情佛教大佬们知不知道?
不知道的话,为什么孙悟空还没到南海,观音梳妆都来不及就急着去砍竹子编鱼篮?为什么观音来到通天河要连念七遍“死的去,活的住”,使得“水怪鱼精,尽皆死烂”?为什么观音收了金鱼精没有立即正法示众?
这些隐情已经有人剖析了,一笑就不再赘述了。但接着看下去,又令人细思极恐:
行者道:“既有这家私,怎么舍得亲生儿女祭赛?拚了五十两银子,可买一个童男;拚了一百两银子,可买一个童女,连绞缠不过二百两之数,可就留下自己儿女后代,却不是好?”
孙悟空这时候是个出家人,他给陈家出的主意是买两个童男童女顶替。唐僧当时也在场,对孙悟空的这番话没有发表评论,显然是默认了这是个可行的法子。
咦,佛教不是说“众生平等”吗?
先不说动物和人平不平等,但这里取经的几位佛教弟子似乎都觉得了别人家的孩子和陈家的孩子是不平等的,买来的孩子就是牺牲品。
但为什么孙悟空还是会提出这么个法子呢?
除了孙悟空本身是妖王出身,对人命不是很重视以外,还跟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
这里一笑给大家普及一下中国古代人口交易的知识:
依照古代法律,民众有良民、贱民之分。允许被当成商品进行买卖的是贱民,也就是奴婢、仆役的主要来源。但对于良民,历朝历代都是受法律保护的。
汉朝法律规定:贩卖人口是死罪。唐宋时期对人贩子最严厉的处置也是死刑,宋朝还开始打击对拐卖有关的官员渎职罪。元朝对人贩子的惩治基本沿袭唐宋律令。
当然,以上所说的处罚,都是针对良民的人口贩卖。虽然按照我们现在的观念,良民贱民都是人,但我们不能把现代的人权观念带到封建社会,刻舟求剑式地进行道德评判。
尤其是到了明朝,对人贩子的处罚减轻了,只有人贩子杀伤受害人时,才执行最严厉的死刑,其他就只有杖刑和流刑,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人口拐卖。
再加上明朝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都大量买卖、占有人口,也没有对他们进行惩处,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所以明朝的人口贩卖非常猖獗。
而且,当时拐卖儿童不仅仅是为了买卖挣钱,更多的是被当作祭祀品。
所以,明朝的吴承恩能让孙悟空说出“买儿童代替”这个法子,也是作者不能脱离时代局限使然。
到了清朝,贩卖人口的情况愈演愈烈。清人吴炽昌在《客窗闲话》中记载:
乾隆初年,浙江乌程县人富子文和他的妻子富沈氏、儿子富大,纠结了陈大、俞九龄、鲍二、谢世荣、富大金等几个人,组成一个拐卖儿童的犯罪团伙,每年的五月五日,一起驾驶着船只,到较远的地方去拐骗儿童,然后带到太湖“杀之,以祭邪神”。祭祀的仪式结束后,他们再把孩子的肉吃掉,将骸骨锻炼为丹丸,认为这种丹丸吃了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可以“刀枪不入”,在被官府抓住时熬住大刑的折磨。
另外,还有抓铺儿童进行“采生折割”的,其残忍惨烈,一笑不忍细述,各位可以自行搜索此词条。
总之,由于封建社会把人分了等级,给人口交易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使得贩卖人口这件事情得不到根治。
但再怎么说,作为佛教弟子,提出“买儿童代替”也实属不该,至少有违佛门宗旨。
不过,想想《西游记》里佛教的种种做法,这些违背教义、毫无人性的说法也就是小CAS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