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moma博物馆设计(说到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美国moma博物馆设计(说到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梵高 《星夜》我曾经像许多人一样,为梵高那幅著名的《星夜》而去。在毕加索《亚维农少女》前长久站立,从塞尚、莫奈看到卢梭、马蒂斯、安迪沃霍尔……很多人在博物馆彻夜排队,只为能有机会能坐到她的面前,过程中,有人哽咽哭泣,有人泪流满面,Marina却始终保持同一个表情。三个月中,只有一次例外,就是她见到了她的前男友乌雷,一位来自德国的行为艺术家。在分手22年之后,两人在眼泪中宣告和解。这场行为艺术展的主题为“ The Artist Is Present”,在MOMA白色空间的包围之下,在纽约这个多元、独特、包容、现代的都市中,“让艺术家在场”,是这家博物馆精神内核的外化,也让无数位现场参观者为之触动。
你试过和一位陌生人面对面的凝视吗?
凝视一双平静而深邃的双眼,你会怎样?
几年前,有人尝试以这样一种方式,在3个月的时间,花掉716个小时,和1500位观众相互凝望。
她叫Marina Abramovic,来自前南斯拉夫。2010年,这场特别的行为艺术,将举办地选在了位于纽约曼哈顿53街的MOMA(Museum of Modern Art),现代艺术博物馆。
很多人在博物馆彻夜排队,只为能有机会能坐到她的面前,过程中,有人哽咽哭泣,有人泪流满面,Marina却始终保持同一个表情。三个月中,只有一次例外,就是她见到了她的前男友乌雷,一位来自德国的行为艺术家。
在分手22年之后,两人在眼泪中宣告和解。
这场行为艺术展的主题为“ The Artist Is Present”,在MOMA白色空间的包围之下,在纽约这个多元、独特、包容、现代的都市中,“让艺术家在场”,是这家博物馆精神内核的外化,也让无数位现场参观者为之触动。
我曾经像许多人一样,为梵高那幅著名的《星夜》而去。在毕加索《亚维农少女》前长久站立,从塞尚、莫奈看到卢梭、马蒂斯、安迪沃霍尔……
梵高 《星夜》
毕加索 《亚维农少女》
亨利卢梭 《梦境》
相比起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的与众不同,我其实更喜欢这里的简约和通透,MOMA是日本建筑师谷口吉生(Yoshio Taniguchi)首次主持日本本土之外的建筑作品,超大面积的玻璃窗,挑空的格局,没有一些馆里人头攒动的压抑,相反,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分流观者,合适的空间感与距离感,反而令人更加舒适。
逛累了,就去中厅的花园坐坐。那日纽约阳光明媚,置身花园的慵懒与闲暇,会让你忘记曼哈顿中城扑面而来的摩天大楼逼仄感。
MOMA于1929年正式开放,至今已经90周年,走过了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它的出现,要感谢小洛克菲勒的太太,Abby Aldrich Rockefeller,以及她的两个好闺蜜。不要小看三个女人的力量,她们不仅有钱,更重要的是有艺术品味和追求。
MOMA是纽约第一家展示欧洲现代艺术的博物馆,但在一开始,你无法想象,博物馆只有8件印刷品和一件画作,在几位知名策展人的努力下,藏品数量迅速增加,这里举办的第一场展览,就是印象派画展,将塞尚、高更、修拉这些人的作品搬到纽约,以飨公众。
小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唯一的儿子,他和自己有品味的太太酷爱收藏,但奇怪的是,他并不支持太太建博物馆,并且明确表示不会为博物馆提供资金支持,导致十年内博物馆几次更换地址,最终,这位小洛克菲勒还是将现在的地址,捐赠给博物馆永久使用。
在小洛克菲勒的子女心中,MOMA投入了妈妈太多的心血,他们又把这里叫做“妈妈博物馆“,中庭的花园,也是她其中一个儿子特地请人来做了改造,并以Abby的名字命名。
MOMA之于纽约,大约相当于奥赛 蓬皮杜之于巴黎,成为西方现当代艺术作品的汇聚之地。
如果你曾经去过那里,应该会记得五楼9号展厅里,莫奈的巨幅《睡莲》,它由三幅长2米,宽4.248米的画布组成,现场足够震撼。多年以前,莫奈的作品曾经历过一次意外劫难。1958年的一天,工人在修理博物馆空调时无意间扔下了的烟头引发火灾,导致莫奈一幅长达18英尺的《睡莲》被焚毁,你现在看到的,是火灾之后再次收藏的作品。
我在许多个不同的地方,看到过许多幅不同的《睡莲》,层层叠叠的油彩背后,是一位老人不眠不休的奋笔创作。
MOMA的第一任馆长阿弗烈德·巴尔(Alfred H. Barr)认为,一座博物馆、美术馆,应该履行两个职责:一是对于永久收藏的现代艺术作品,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收藏体系;二是为当代重要的艺术家提供展览机会,去建立艺术对话,引领艺术进步。
这样的定义,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显得格局深远。
所以,这里不仅会举办印象派大师的特展,也会举办那场“无声的凝望“,为前卫行为艺术代言。这里包容各种形式,绘画、摄影、电影、时尚,你并不知道未来,什么会转瞬即逝,什么会成为经典,但 “保存”与“呈现”是一家博物馆的使命。
上次去MOMA已经是六年前,我期待着,未来某天,可以再一次走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