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城投的发展前景,城投转型的重任到底靠谁

城投的发展前景,城投转型的重任到底靠谁其混迹城投行业多年,也服务了上百家城投公司,凭经验而论,城投面临的问题不能说千篇一律,起码是百篇一律,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城投大军,因时而生,因城而兴,也因势而转,不转不行。为啥要转型?因为问题存在,你看不看,它都在那,得解决了,且责(无)无(法)旁(甩)贷(锅)。 02、多疾缠身,困兽之斗 笔者理解城投人的不容易,若非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弄得一身才华?但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容易脱发和容易胖,哪有容易两个字?天下大势,波诡云谲,万般都在变。对于城投来说,面临的唯一不变就是不断改变。项目计划变、投资概算变、领导脸色变、政策环境变……

各位城投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来了来了,我又来和大家聊城投了。

最近有一篇网红文《干城投的,都不容易》得到了诸多城投小伙伴们的共鸣和应援,有人私信说他看哭了,哭没哭不知道,但感情这东西假不了。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流年不易终究敌不过那份信仰!笔者感同身受。

城投的发展前景,城投转型的重任到底靠谁(1)

前段时间受邀外访,一位不愿具名的领导跟笔者语重心长地说:“你把我们工资说多了,活儿说少了。”当地在搞文明城市建设,除了跑银行、下工地、搞扶贫、忙救灾外,还要捡烟头。领导说,城市想要体面,烟头得捡,领导得身先士卒。城投人在地方政府的带领下亲历着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城建运动,就像是沙漠中的骆驼,又像是绿洲中的莽夫,不为别的,就为心中那抹绿。

稍微摘录部分城投人士的回复,来共同感受一下:

城投的发展前景,城投转型的重任到底靠谁(2)

02、多疾缠身,困兽之斗

笔者理解城投人的不容易,若非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弄得一身才华?但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容易脱发和容易胖,哪有容易两个字?天下大势,波诡云谲,万般都在变。对于城投来说,面临的唯一不变就是不断改变。项目计划变、投资概算变、领导脸色变、政策环境变……

城投大军,因时而生,因城而兴,也因势而转,不转不行。为啥要转型?因为问题存在,你看不看,它都在那,得解决了,且责(无)无(法)旁(甩)贷(锅)。

其混迹城投行业多年,也服务了上百家城投公司,凭经验而论,城投面临的问题不能说千篇一律,起码是百篇一律,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定位,我是谁?我在干啥?

如果是企业,就是应考虑股东价值最大化;如果是政府机构,则应考虑其民生作用。要问城投如何体现政府的意志,更要问政府如何给出稳定的制度预期。

债务,重,重于泰山。

中央三令五申“谁家的孩子谁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也打消了中央兜底的“幻觉”,但债务连本带息地滚着,着实令人窒息。

融资,难,难于上青天。

政策形势从单方面收紧“堵后门”,到己亥年为了防金融风险“开前门”,相对好转,但融资是城投的立命之本,如何体面地开展市场化融资?这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叩问。

资产,虚胖,且胖且虚。

优质资产利用不足,无效资产用不起来,继续走吧,是剥是留?进退维谷。

业务,单一,造血功能严重不足。

报表收入花容月貌,都是打了玻尿酸,终究抵不过岁月的洗礼。话说回来,(曾经)干城投的谁正儿八经想过去赚钱?信仰毕竟不能当饭吃,经营性业务不能靠信仰开展。

人员,技能多样、身份复杂。

做城投的,来历复杂,大多有十八班武艺,但也不乏浑水摸鱼的,人多但力量并不大。

薪水,少且呆。

城投的“二八法则”说的是80%的工作都由那20%的人来做,能者多劳但不多得,甚至抖腿看抖音、翘腿打王者、盯屏炒股票的工资照发。

管理,低效且凌乱。

完美的组织架构图让资深的咨询顾问也挑不出毛病,但关键制度大多闲置,形同虚设。

政企关系,不分,如胶也似漆。

国企“贵族”的身份让城投与政府关系靠太近,政企不分让城投得不到授权,也就无法成为相对独立运营的企业。

当然了,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城投公司,问题会有所差异。根据笔者的老板丁博士的城投转型升级理论,从1.0版本往上走,越靠近5.0版本的城投公司境遇相对越好。即便如此,从1.0版本到5.0版本都有各自的问题,就好比富人、穷人都有各自的困惑一般,只是侧重点不同。

03、四面楚歌人人弃,红消香断有谁怜?

上述种种问题不妨可以看成是城投转型中的内因。哲学常识告诉我们,内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则排在第二位。对于城投而言,或许笔者要重新审视这一哲学常识了。因为影响城投的一大外因——政策,往往是决定性的,甚至是致命性的。

43号文那几年的政策各位城投同仁已经烂熟于心,就不再赘述。这两年,国家又陆续甩出50号文、87号文、23号文等重磅文件,这是明面上的。此外,还有很多没有公之于众的“秘密武器”,懂的人自然懂。总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不断加强,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彻底剥离,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这些重磅文件就像“催泪弹”昭示着权威,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感受到了来自中央的决心,特别是随着审计署和财政部专员办的陆续莅临,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的领导们才知道缓过神来,发现时代真的变了,就像青春——固然美好,但芳华难在,甚至成为时代的弃儿。

城投的发展前景,城投转型的重任到底靠谁(3)

去年,网上就曾有一篇唱衰城投的文章,大体意思是城投在上世纪90年代诞生,2018年将逐步消亡。笔者看完此文后,嘴角蜜汁微笑,因为在笔者看来,城投不仅不会消亡,更将迎来以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升级为代表的发展机遇,并通过发挥国有企业领头羊的先锋作用实现凤凰涅槃。毕竟,除了城投从业者自身感受到转型发展的迫切性外,国家也在慢慢释放了一些政策利好,比如国企改革领域的诸多文件,比如不能对平台公司断贷、抽贷的诸多文件,比如稳增长、补短板的相关文件,比如前段时间热议的经开区平台上市文件。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在政策的号召下,近年来,各位城投的同仁们除了应付领导下达的一筐子任务外,转型发展的工作也不敢怠慢。因为他们深知,动辄15个点的非标无异于饮鸩止渴,冰凉的现实和暧昧的抽象在每个黎明交替,但海市蜃楼终会散去。更何况,关于平台公司转型发展也是得到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明文要求和支持的。

04、转型路漫漫,谁与终相伴?

“城投转型”的概念天天提,到底啥意思?笔者又翻了翻辞海,没有解释。“城投转型”尽管看不见也摸不着,就跟“城投信仰”一样,无法解释这种存在,但仍配拥有姓名。通俗地说,笔者认为城投转型就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希望做个好人”。从原来的空壳公司,纯粹的投融资平台职能转变为带有特殊目的的一般性国有企业,核心主语是从“平台”转型为“企业”。

回归到企业的层面,咱就好理解了,企业有三个基本属性——经济性、营利性、独立性。所谓经济性,是企业的首要特征,通过这个特征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所谓营利性,是企业的根本性标志,也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要求。所谓独立性,则需要企业能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成为真正的一个独立法人组织。现实情况是,这三个基本属性很多城投一个都不沾边。

笔者有位不愿具名的李姓同事说过,城投转型本没有路,走的多了,也便成了路。大概的意思是,既然城投公司自身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各级政府也认识到城投转型的重要性,转型就是可行的。

那么问题来了,城投转型的重任到底靠谁?

结合金先森多年来浅耕城投行业的经验,城投转型的重任靠的不是某位地方领导的拍板,也不是城投人的通宵达旦,更不是第三方机构的一厢情愿,而是靠两个字——Teamwork。结合笔者对城投行业的理解,抛砖引玉四条,供各位城投转型的决策者、推动者、执行者及参与者参考:

首先,需要中央政府的政策保障和有效支撑。这里面涉及到城投背负的大量公益性项目债务,城投承接政府性项目的明确合规方式,城投在涉足经营性业务过程中万一存在投资亏损怎么办等等,都需要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予以规范甚至立法,给出一个明确的预期。虽然,当前相关政策或多或少都零星提到上述内容,但是笔者感觉对城投来说不太解渴,这也可能是精英的决策者们为了避免政策出台再次带来“政府债务”的大规模高发吧。凡事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国资国企改革已经在深水区挺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实施也在试点推进,城投行业也在逐渐步入正轨,得让子弹飞一会儿。

其次,需要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极力推动。城投是地方政府天才般的创造,可以说是政府的“亲儿子”,城投“成长”遇到的问题政府必须要管。且为了避免债务危机通过城投的外部性传导加剧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地方政府需要不遗余力地支持城投转型。从笔者服务城投转型的经验来看,第一步就得重组,通俗点理解就是“洗心革面”,外部资源整合与内部资产配置协调推动。但细心的网友肯定会说,外部资源那么容易整合吗?是的,城投很难做到,但每一方水土总有一个当家的人,当家人集中力量推动城投转型,方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当然了,后面还有一系列的转型动作,都需要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笔者就曾遇到某北方地区平台公司,领导不作为,平台公司一潭死水,地方发展也十分落后。但是过于激进也是致命的,举债修形象工程、大拆大建修鬼城,这两年被点名甚至双规的领导不计其数。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但道行难修,中庸难守。

再次,需要城投公司的主动作为和积极谋划。政府给的关爱再好也要主动作为,资源条件再优越也要积极谋划。成功,要靠个人的努力,烂泥是扶不上墙的。之前说过城投的小伙伴们确实不容易,在新一轮的转型浪潮里,更需要城投的领导们顿悟时势,把握机遇,力挽狂澜当然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阳光之下,人各有分,但人无贵贱。就像那些生活在泥淀里的少年,他只是因为生活在泥淀里而已。那些深陷债务沼泽的城投们,照样可以破茧成蝶、华丽转型。这就需要城投一线操盘手们敢干、敢闯、敢拼。毕竟,“指望地方领导们关心城投的死活,靠不住啊”,某地方平台公司领导跟笔者无奈地说到,只能自己干,引人引智,慧眼识珠,珠联璧合。此处贴上我喜欢的一副对联,与君共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最后,需要多方机构的通力合作和献智献策。马爷爷说过,人的本质就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深谙咨询之道但不愿具名的李姓同事说,企业也一样,城投的发展除了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还需要金融机构“真枪实弹”的支持,需要财所、律所的专业技术指导,需要智库机构的决策帮助……(比如咱专耕城投行业20年的现代咨询~)

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转型的趋势是在的,转型的想法是对的,转型的路子是有的,但转型的初衷咱不能忘了。推动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为市场化的国有企业,是需要充分发挥其市场化融资职能,支持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嘛!

05、温情常在,一起笑着活下去!

以上,就是本期关于城投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那么,关于城投转型的重任到底靠谁的问题,阁下怎么看呢?世态纵炎凉,我们总要笑着讲出来;温情仍常在,我们更要笑着活下去!

其一直觉得,只要春天不死,就会有迎春的花朵年年岁岁、姹紫嫣红,就算是只身前行,也可以像是带着一万精兵。加油!

最后,再喝碗鸡汤:转型路上,你注定不会孤单。

城投的发展前景,城投转型的重任到底靠谁(4)

来源:金先森

最后,阅读更多及时讯息,可以搜索关注 daguanjia018com

投资理财,我们着重关注信托/海外资产/政府定融项目;若有疑问,可添加微信号13918484109 随时联系“大管家理财”,欢迎咨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