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552课(说文解字第637课隐瞒的)
说文解字第552课(说文解字第637课隐瞒的)后多引申为密致。《广韵·仙韵》:“矏,密致貌。”《尔雅·释言》:“矏,密也。”郭璞注:“谓致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目好者,必目旁肉好,乃益见目好。”也指单眼皮,眼皮紧实。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今人云眼睑单也。”(眼睛上边眼睑折叠,密致绵绵)瞦的小篆写法如图:(瞦的小篆写法)2、矏。读miá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矏,目旁薄緻宀宀也。从目,臱(mián)声。”形声字。本义是眼睛上边眼睑折叠,密致绵绵。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目”部的七个汉字:“瞦、矏、[上非下目]、䁂、晘、䁔、瞞。”这七个字中,只有“瞞”在现代汉语简化为“瞒”,是现代汉语常用字 ,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瞒”,关注标题中问题的,可以直接跳到最后一个字。七个字的详情如下:
1、 瞦。读xī。《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瞦,目童子精也。从目,喜声。读若禧。”形声字。本义是眼睛发光有神。
(眼睛发光有神)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精谓精光也,俗作睛。”王筠《说文句读》:“《说文》无睛,则精即是睛,与童子为一物。乃云‘童子精’者,谓‘童子’中之精神也。”前面课程说过,“童子”,就是瞳仁。瞳仁中的精光,就是眼睛发光有神。
瞦的小篆写法如图:
(瞦的小篆写法)
2、矏。读miá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矏,目旁薄緻宀宀也。从目,臱(mián)声。”形声字。本义是眼睛上边眼睑折叠,密致绵绵。
(眼睛上边眼睑折叠,密致绵绵)
后多引申为密致。《广韵·仙韵》:“矏,密致貌。”《尔雅·释言》:“矏,密也。”郭璞注:“谓致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目好者,必目旁肉好,乃益见目好。”也指单眼皮,眼皮紧实。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今人云眼睑单也。”
(紧致的单眼皮)
又用同“免”。《字汇·目部》:“矏,音免,义同。”
矏的小篆写法如图:
(矏的小篆写法)
3、[上非下目](GB字库无此字,只能描述字形)。读fēi。《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上非下目],大目也。从目,非声。”形声字。本义是大眼睛。
(大眼睛女孩)
《广韵·真韵》:“[上非下目],大目貌。”
[上非下目]的小篆写法如图:
([上非下目]的小篆写法)
4、䁂。读xià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䁂,大目也。从目,臤声。”形声字。本义是大眼睛。
(大眼睛男孩)
䁂的小篆写法如图:
(䁂的小篆写法)
5、睅。读hà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睅,大目也。从目,旱声。睆,睅或从完。”形声字。本义是大眼睛。
结合《广韵·潸韵》:“睅,目出貌。”“睅”又指眼睛鼓出的样子。《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杜预注:“睅,出目。”孔颖达疏:“目大则出见,故云出目也。”杨伯峻注:“盖目大则多出,今谓之鼓,两义可以相通。”《左传》这两句话大意是:鼓着眼,挺着肚,丢了皮甲往回走;连鬓胡,长满腮,丢盔卸甲逃回来。
(鼓起眼睛的男子)
睅的小篆写法如图:
(睅的小篆写法)
6、䁔。读音有两个:
(一)xuā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䁔,大目也。从目,爰声。”形声字。本义是大眼睛。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齿牙嚼啮舌腭反,电光[石韱]磹赪目䁔。”又指大目眥,即大眼眶。《集韵·缓韵》:“䁔,大目眥也。”
(二)hàn。读音出自《集韵》。同“睅”。《集韵·旱韵》:“睅,大目。或作䁔。”
䁔的小篆写法如图:
(䁔的小篆写法)
7、瞞(瞒)。读音有三个:
(一)má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瞒,平目也。从目,㒼(mǎn)声。”形声这 。本义是眼睑底平;闭目的样子。
(闭目的样子)
徐锴《说文系传》:“瞒,目睑低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字林》:瞒,目眥平貌。”《荀子·非十二子》:“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杨倞注:“瞒瞒,闭目之貌。”沉溺吃喝玩乐到闭目昏沉。又指目不明。《广韵·桓韵》:“瞒,目不明也。”李梴《医学入门·外因风热湿痰》:“暴寒则目瞒不明,皆热所致也。”
瞒在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
(1)欺骗;隐瞒。《正字通·目部》:“瞒,俗以匿情相欺为瞒。”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目部》:“瞒,今俗借为欺谩字。”正是因为“瞒”的本义是闭着眼睛的样子,所以才有了“隐瞒”之意,即目视而故作不见貌,所以,带有“目”字边的瞒,才有了隐瞒的用法。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百零七:“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晴雯)冷笑几声道:‘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隐瞒行程)
(2)明清小说戏曲用语。越,翻越。《西游记》第三十八回:“那见做贼的从门里走么?瞒墙跳过便罢。”又铺。明代冯惟敏《僧尼共犯》第四折:“新偏衫瞒成鞋底,旧袈裟改做中衣。”
(3)“[木㒼]”的讹字。
此外,瞒还是姓氏。《广韵·桓韵》:“瞒,姓。《风俗通》云:瞒氏,荆蛮之后,本姓蛮,其枝裔随音变改为瞒氏。”
(二)mén。读音出自《集韵》。用法有二:
(1)惭愧。《集韵·魂韵》:“瞒,瞒然,惭貌。”《庄子·天地》:“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成玄英疏:“瞒,羞怍之貌也。”子贡满面羞愧,低下头去不能作答。
(惭愧)
(2)宋元俗语,相当于“辈”、“们”。宋刘焘《花心动》:“问桃杏贤瞒,怎生向前争得。”宋沈瀛《醉乡曲》:“说与贤瞒,这躯壳,安能久仗凭。”
(三)mèn。读音出自《集韵》。暗。《集韵·混韵》:“瞒,暗也。”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瞒的小篆写法如图:
(瞒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37,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