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未来5年规划(回眸十三五)
会宁县未来5年规划(回眸十三五)游客 刘永仁:梅花鹿本是稀罕物,在草滩镇展馆,有只小梅花鹿迅速成了“新晋网红”,跟在主人刘怀飞的后面到处转悠,时不时发出呦呦鹿鸣,吸引游客纷纷驻足拍照留影。据了解,甘肃玲辉养殖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梅花鹿养殖、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特种动物养殖企业,公司以养殖-加工-销售的模式进入市场,从农场到餐桌的梅花鹿系列野味产品,将成为引领饮食消费的新时尚。柴家门镇副镇长 吴亚娟:他们养殖、加工鹿产品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对于会宁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新兴产业,所以我们也是借助这次展销会的契机,大力宣传梅花鹿养殖产业,自开馆以来,受到了老百姓的青睐。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产业是治本之策。为打通当地产品与市场的痛点和堵点,会宁县以红色为媒,通过整合甘宁两地6市11个县区间商文、商旅、商农、商商资源,促进消费扶贫,拉动经济增长,推动11个县区农特产品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金秋会师·消费扶贫”展示交流活动期间,记者来到草滩镇和柴家门镇展馆,解锁他们如何与梅花鹿结缘,走出“因鹿致富”的幸福之路。
在人们眼中,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多数人以为只有在密林深处才会见到,然而在柴家门镇的玲辉养殖有限公司的养殖场里,就圈养着一群活蹦乱跳的梅花鹿,带动着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甘肃会宁玲辉养殖有限公司法人 徐军辉:
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了梅花鹿养殖产业,提高对梅花鹿养殖的认识,我们打算以后发展壮大养殖规模 ,从而解决周边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增加他们的收入。
据了解,甘肃玲辉养殖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梅花鹿养殖、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特种动物养殖企业,公司以养殖-加工-销售的模式进入市场,从农场到餐桌的梅花鹿系列野味产品,将成为引领饮食消费的新时尚。
柴家门镇副镇长 吴亚娟:
他们养殖、加工鹿产品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对于会宁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新兴产业,所以我们也是借助这次展销会的契机,大力宣传梅花鹿养殖产业,自开馆以来,受到了老百姓的青睐。
梅花鹿本是稀罕物,在草滩镇展馆,有只小梅花鹿迅速成了“新晋网红”,跟在主人刘怀飞的后面到处转悠,时不时发出呦呦鹿鸣,吸引游客纷纷驻足拍照留影。
游客 刘永仁:
今天来到草滩镇展馆,看见这里还有新鲜鹿茸,以前从药书上了解到鹿茸有保健作用,因为是新鲜的,所以我想自己采购一些,泡个酒,腿疼时喝一点。
走进会宁县草滩镇鹿旺养殖专业合作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干净的鹿舍和跳脱可爱的梅花鹿。草滩镇断岘村村民刘怀飞告诉记者,相较于牛羊养殖,养殖梅花鹿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饲草料成本也可以降低三分之一左右,吃得少,长得快,浑身上下都是宝,而且,梅花鹿肉市场供应不足,价格较高,鹿茸又是名贵药材,市场需求量很大,最近几年的价格也比较理想,这让刘怀飞坚定了养殖梅花鹿的信心。
村民刘启文就是草滩镇鹿旺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受益者。他告诉记者,每当农闲或者自家农活干的差不多的时候他就会到梅花鹿养殖场帮忙喂养梅花鹿,并且每年的玉米秸秆合作社也会收购,这样就可以挣一份额外的收入,增加家庭收入。
草滩镇断岘村村民 刘启文:
一年种着十几亩,平时种完玉米之后就在这个合作社里打工,今年玉米收成挺好的,平时这个玉米秸秆没人要,现在这个合作社成立之后每年卖玉米秸秆还能卖几千块钱。
心中有“鹿”,志在前方。刘怀飞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完善产业链,带动更多的老百姓抱团发展,通过养殖梅花鹿增收致富。
会宁县草滩镇鹿旺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怀飞:
我们打算农户养殖之后我们就进行收购,从养殖经验和收购方面全部提供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把各方面服务周到,带动更多的农户把梅花鹿这个产业发展得更壮大。
千百年来,国人素有“鹿身百宝”的说法,梅花鹿养殖和鹿产品加工产业也将成为草滩镇的另一条脱贫路。
草滩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张振瑶:
在全镇上下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这个重大战役之际,我们草滩镇在不断壮大夯实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一批特色的新型产业,比方说个别村大力发展梅花鹿养殖合作社,广泛吸引了在外务工的人员返乡,在本村创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一些群众发展增收,为草滩镇的脱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既是解决当前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已脱贫人口不返贫的有效措施。会宁县充分放大种植产业和养殖产业优势,注重产业融合、文化融入、治理融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出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肉牛肉羊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产业,实现了贫困户“家家有产业,人人能就业”的目标,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牛丽娜 逯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