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白衣天使(逆行出征的力量)
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白衣天使(逆行出征的力量)“倾听经典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系列之三百零二C.罗炳辉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辽县十字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指挥部队突破日军包围时,壮烈牺牲。A.左权B.彭雪枫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
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力奋斗,形成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共同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贯穿于改天换地的壮阔征程,熔铸于惊天动地的英雄伟业,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解放军报微信“熄灯号”特别推出“四史微讲堂•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栏目,讲述红色经典,弘扬先辈精神。
四史知识问答
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辽县十字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指挥部队突破日军包围时,壮烈牺牲。
A.左权
B.彭雪枫
C.罗炳辉
“倾听经典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系列之三百零二
抗击非典:逆行出征的力量(中)
■解放军报记者 贺逸舒
逆行
为了胜利,一无所惜;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呼吸逐渐艰难。捂在三层防护服里,杨秀玲试图放慢呼吸节奏,尽量节约一点氧气。
非典来袭之前,杨秀玲从没想过,呼吸居然会是一件如此艰难的事。
北京小汤山医院,凌晨2点,重症监护科护士长杨秀玲被电话吵醒。用时3分钟,她和战友在楼下集合完毕。
ICU病房内,一名73岁的女性危重症患者急需救治。
监护仪上显示,这位病人缺氧程度极其严重。由于过于难受,她好几次将呼吸面罩撕落。杨秀玲只能站在病人床边,一手握住她的手,另一只手按住病人的呼吸面罩。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病人终于安静下来。
“护士长,我头痛。”杨秀玲身边的两位护士也快坚持不住了,疲惫与缺氧让她们头痛欲裂。三个人互相为对方加油鼓气,直到工作结束。
当战斗打响的那一刻,没有人知道这场战斗会持续多久。“坚持”,是小汤山医护人员最常说的话,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对战友。有时候,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但只要有那么一股气在,总能坚持下来。
感染病房,不仅是病人的“红区”,也是医护人员的“红区”。
非典初期,广州出现了一名“超级传播者”。接触过他的两批50多名医务人员,纷纷被“毒倒”,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看见如此多的同行成为病人时,你会不由地担心,他们的现在会不会是自己的明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原护士长张积慧说。
对于这些风华正茂的逆行者们来说,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就面对着生命可能走到终点的现实。但为了胜利,他们一无所惜。
在小汤山医院正式接收非典病人前,临危受命的院长张雁灵如此说道:“我们的出路只有3条,第一条是没有完成任务,带着耻辱走出去;第二条是发生大规模感染,大家都死在小汤山;最后一条,是病人有效救治,医护人员零感染。”最后他说,“我们走第三条路。”
世界卫生史上,从此记录下了这样一个奇迹——非典期间,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非典病人的小汤山医院,1383名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战场上,战斗同时充满了危险,“战果”也是同样地辉煌。
深夜,军事医学科学院,年轻的陈薇依然在工作。
P3实验室的气压低于外界。再加上厚重的防护服、防护口罩与防护镜,人在里面如同上了青藏高原一样难受。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隔离。低气压让空气由外向内流动,不把病毒带到室外。严密的防护措施,将病毒与人体隔离开来。
这个实验室,是当年全军唯一一个P3实验室。人体正常停留时间是5个小时,但为了和非典抢时间,陈薇和战友们减少对食物与水分的摄入,进去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
就在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建成的2天前,陈薇团队研制的、能够有效抑制非典病毒复制的重组人干扰素ω喷雾剂终于问世。这成为非典一线医护人员的一道坚实护盾。
相同的场景,出现在17年后。
2020年1月,武汉,陈薇跟她的团队又一次冲在抗疫战场的最前面。
2月26日,第一批新冠肺炎疫苗在生产线上下线。这一天,正好是陈薇的生日。同事给她送去生日祝福,她回复说:“除了胜利,别无选择。”这,也是她对17年前抗击非典的回复。
迎难而上、敢于胜利,这是每一名逆行者的不竭精神之源。
(本文选自《解放军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列专版,略有删减;该专版通过实地踏访红色地标等方式,回溯这些伟大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感悟精神伟力、传承红色血脉、担当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播音:任为
编辑:向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