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电容串并联的计算公式推导(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方法)

电容串并联的计算公式推导(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方法)串联分压比—— V1 = C2/(C1 C2)*V ........电容越大分得电压越小,交流直流条件下均如此 。补充部分:电容的串并联容量公式-电容器的串并联分压公式1.串联公式:C = C1*C2/(C1 C2)2.并联公式C = C1 C2 C3

电容串联后容量是减小了,但是这样可以增加他的耐压值。计算公式是:C1*C2/(C1 C2)

电容并联后容量是增大了,并联耐压数值按最小的计算。计算公式是:C1 C2

串联分压比—— V1 = C2/(C1 C2)*V ........电容越大分得电压越小,交流直流条件下均如此

并联分流比—— I1 = C1/(C1 C2)*I ........电容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当然,这是交流条件下

电容串并联的计算公式推导(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方法)(1)

电容的串并联容量公式-电容器的串并联分压公式

1.串联公式:C = C1*C2/(C1 C2)

2.并联公式C = C1 C2 C3

补充部分:

串联分压比—— V1 = C2/(C1 C2)*V ........电容越大分得电压越小,交流直流条件下均如此 。

并联分流比—— I1 = C1/(C1 C2)*I ........电容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当然,这是交流条件下。

一个大的电容上并联一个小电容

大电容由于容量大,所以体积一般也比较大,且通常使用多层卷绕的方式制作,这就导致了大电容的分布电感比较大(也叫等效串联电感,英文简称ESL)。

电感对高频信号的阻抗是很大的,所以,大电容的高频性能不好。而一些小容量电容则刚刚相反,由于容量小,因此体积可以做得很小(缩短了引线,就减小了ESL,因为一段导线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感的),而且常使用平板电容的结构,这样小容量电容就有很小ESL这样它就具有了很好的高频性能,但由于容量小的缘故,对低频信号的阻抗大。

所以,如果我们为了让低频、高频信号都可以很好的通过,就采用一个大电容再并上一个小电容的方式。

常使用的小电容为 0.1uF的CBB电容较好(瓷片电容也行),当频率更高时,还可并联更小的电容,例如几pF,几百pF的。而在数字电路中,一般要给每个芯片的电源引脚上并联一个0.1uF的电容到地(这个电容叫做退耦电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电源滤波电容 越靠近芯片越好),因为在这些地方的信号主要是高频信号,使用较小的电容滤波就可以了。

理想的电容,其阻抗随频率升高而变小(R=1/jwc) 但理想的电容是不存在的,由于电容引脚的分布电感效应, 在高频段电容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电容,更应该把它看成一个电容和电感的串联高频等效电路,当频率高于其谐振频率时, 阻抗表现出随频率升高而升高的特性,就是电感特性,这时电容就好比一个电感了。相反电感也有同样的特性。

大电容并联小电容在电源滤波中非常广泛的用到,根本原因就在于电容的自谐振特性。大小电容搭配可以很好的抑制低频到高频的电源干扰信号,小电容滤高频(自谐振频率高),大电容滤低频(自谐振频率低),两者互为补充。

电容的并联

电容并联电路:

电容串并联的计算公式推导(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方法)(2)

由电容的伏安特性与KCL可知:两电容并联的等效电容等于两电容之和, 即:

电容串并联的计算公式推导(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方法)(3)

公式推导

由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可得:

电容串并联的计算公式推导(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方法)(4)

电容串并联的计算公式推导(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方法)(5)

电容串并联的计算公式推导(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方法)(6)

两电容并联的等效电容等于两电容之和。

电容并联电路的分流关系

流过两个相并联电容上的电流与电容的容量成正比,电容越大,分得的电流越大。

公式推导

电容串并联的计算公式推导(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方法)(7)

由于并联电容两端的电压相同,

电容串并联的计算公式推导(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方法)(8)

电容串并联的计算公式推导(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方法)(9)

多个电容并联时的情况,以上结论可推广到如图n个电容相并联时的情况:

电容串并联的计算公式推导(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方法)(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