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默克尔访俄有分歧德国需保持对话(美国被爆监听默克尔)

默克尔访俄有分歧德国需保持对话(美国被爆监听默克尔)到了这个关键的时刻,美国窃听事件被曝光,正好能够形成助力。此刻的拜登,估计会着急上火,原本想借着欧洲之行巩固美欧关系,没曾想节骨眼闹出这个事,可以说是时也命也。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虽然不错,但是很难得到想要的结果。西班牙、德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已经明确表态,将会坚定地支持中欧投资协定,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还表示,有可能会联合德国、意大利、法国率先推动协定落地。此外,中方还积极与波兰、塞尔维亚、匈牙利、爱尔兰、希腊等国沟通,协定落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德国《明镜》周刊在2013年10月报道称,美国国安局可能已经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电话长达10余年。监听事件曝光之后,在欧洲引发了震动,多国表达了不满。时隔7年,美国的监听行为再度被曝光,默克尔又一次成为主角,不知道她作何感想。尽管监听的时间发生在2012年到2014年期间,但是斯诺登再次放出的猛料,让美国总统拜登坐立难安。斯诺登在转发德国之声关于监听时

周一大早上,欧洲方面就传来重磅消息,丹麦曾帮助美国监听瑞典、挪威、法国、德国的政要。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欧洲方面集体炸锅,瑞典和挪威方面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因揭露美国“棱镜门”事件而声名大噪的斯诺登再次发声,并且爆出了一个猛料,更是令舆论哗然。

默克尔访俄有分歧德国需保持对话(美国被爆监听默克尔)(1)

丹麦广播电视台率先披露了监听的内幕消息,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利用与丹麦情报部门的合作关系,对瑞典、挪威、法国和德国的高级官员进行了监听,获取他们的短信和电话通话内容。被监听的人中,除了德国总理默克尔,还有德国前外长施泰因迈尔和前反对党领袖佩尔·施泰因布吕克。

根据丹麦媒体的消息,监听的时间段为2012年到2014年。丹麦国防情报局自2015年开始,对美国安局在合作伙伴关系中的角色进行内部调查后,得出了上述结果,但是消息直到现在才被披露。获知这个消息之后,瑞典国防部长彼得·胡尔特奎斯特表示,要求美方和丹麦提供相关事件的全部信息。挪威国防部长弗兰克·巴克·延森则表示,对亲密盟友进行系统性窃听是不可接受的,将严肃对待这些指控。

默克尔访俄有分歧德国需保持对话(美国被爆监听默克尔)(2)

对于监听事件,德国方面拒绝进行评论,或许是他们已经对此见怪不怪了。早在2013年6月份,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通过多家媒体,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项目等涉及的机密文件,指认美国情报机构多年来在国内外持续监视互联网活动以及通信运营商用户信息,G20峰会、联合国、35国政要均在监听范围之内。

德国《明镜》周刊在2013年10月报道称,美国国安局可能已经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电话长达10余年。监听事件曝光之后,在欧洲引发了震动,多国表达了不满。时隔7年,美国的监听行为再度被曝光,默克尔又一次成为主角,不知道她作何感想。尽管监听的时间发生在2012年到2014年期间,但是斯诺登再次放出的猛料,让美国总统拜登坐立难安。

默克尔访俄有分歧德国需保持对话(美国被爆监听默克尔)(3)

斯诺登在转发德国之声关于监听时间的相关报道时透露,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拜登,非常清楚相关信息,他已经准备好在欧洲之行时回答相关问题,这是他第一次深深卷入这种丑闻之中。斯诺登的这番话,无疑会让拜登和白宫相当难堪,这让他接下来的欧洲之行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如何与自己的盟友交代清楚这件事,可能需要动一番脑筋了。

尽管欧盟是美国的盟友,但是双方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监听行为更说明他们之间存在不小的分歧。特朗普时期,美国与欧盟的关系受损,拜登上台之后希望能够改善双方的关系,就是为了让欧盟一起围堵中国。在美国的煽动之下,中欧关系确实受到了一定影响。前段时间,中欧投资协定被欧洲议会冻结,就是一个例证。

默克尔访俄有分歧德国需保持对话(美国被爆监听默克尔)(4)

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虽然不错,但是很难得到想要的结果。西班牙、德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已经明确表态,将会坚定地支持中欧投资协定,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还表示,有可能会联合德国、意大利、法国率先推动协定落地。此外,中方还积极与波兰、塞尔维亚、匈牙利、爱尔兰、希腊等国沟通,协定落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到了这个关键的时刻,美国窃听事件被曝光,正好能够形成助力。此刻的拜登,估计会着急上火,原本想借着欧洲之行巩固美欧关系,没曾想节骨眼闹出这个事,可以说是时也命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