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保肛术与不保肛哪个活得久(保肛还是不保)

保肛术与不保肛哪个活得久(保肛还是不保)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余广彪(署名除外)(名医大讲堂专访视频和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右上角的二维码关注“健康有约”,留意下周的推送。) 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出品提起“肛门”,普通人觉得它是个私密而“尴尬”的器官,总有点“不可语”。可是,在结直肠科医生看来,它可是“上天赠送给人类的一件神秘礼物”,迄今为止,肛门正常工作机制所牵涉的各种神经、力学原理等秘密,人类并没有完全知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营养摄入水平的增加,肠癌的发病率也日趋增长。而在中国人群中多见的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患者中,保肛还是不保,这是个问题。受到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影响,大部分人都希望能保肛,然而保住了这个器官的形态,却不一定能够保住它的功能。本期,记者请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资深首席专家万德森教授、结直肠科主任、结直肠癌首席专家潘志忠教授,详解直肠癌和术后保肛的问题。

保肛术与不保肛哪个活得久(保肛还是不保)(1)

万德森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资深首席专家、教授

保肛术与不保肛哪个活得久(保肛还是不保)(2)

潘志忠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主任、结直肠癌首席专家潘志忠教授

保肛术与不保肛哪个活得久(保肛还是不保)(3)

图@视觉中国

名医说肿瘤

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出品

提起“肛门”,普通人觉得它是个私密而“尴尬”的器官,总有点“不可语”。可是,在结直肠科医生看来,它可是“上天赠送给人类的一件神秘礼物”,迄今为止,肛门正常工作机制所牵涉的各种神经、力学原理等秘密,人类并没有完全知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营养摄入水平的增加,肠癌的发病率也日趋增长。而在中国人群中多见的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患者中,保肛还是不保,这是个问题。受到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影响,大部分人都希望能保肛,然而保住了这个器官的形态,却不一定能够保住它的功能。本期,记者请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资深首席专家万德森教授、结直肠科主任、结直肠癌首席专家潘志忠教授,详解直肠癌和术后保肛的问题。

(名医大讲堂专访视频和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右上角的二维码关注“健康有约”,留意下周的推送。)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余广彪(署名除外)

背景

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保肛后功能重建成难题

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在国内多个一线城市都逼近各类癌肿的第一位,我国2017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城市中每十万人中就新增33.17人患上大肠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寿命的延长,好发于60岁以上人群的大肠癌,其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大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资深首席专家万德森教授介绍,和西方人更容易患结肠癌相比,大肠癌中的直肠癌在我国比较多见,而且大部分病灶处于低位,很接近肛门,医生通过指检能够直接触及。

现在外科手术技术发展,尤其是微创手术的开展,很多超低位的直肠癌都能实施保肛手术,但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则不太理想。“保肛以后肛门的功能如何保留、如何进行康复锻炼,这个问题困扰了结直肠科医生几十年,至今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目前也有很多尝试,比如‘电子肛门’等,但都有待继续突破。”万德森说。

现状

九成保肛病人 遭遇排便窘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主任潘志忠教授介绍,近年来,由于新辅助治疗的推广和器械吻合技术的不断提高,直肠癌前切除手术,甚至超低位保肛手术已经成为直肠癌的主要术式。不过,虽然80%以上的直肠癌病人获得了保留肛门的机会,但术后出现的排便、泌尿和性功能障碍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学界将相关症候群称为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

患有LARS的病人,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一天10次以上)、里急后重、大便失禁或便秘等问题。严重者每天大便高达20余次,导致不能外出和生活自理,肛周皮肤破损甚至感染;因大便失禁需要穿戴尿片;性功能和泌尿功能也出现受损,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一些接受低位保留肛门手术的病人最后也只能放弃保肛,接受腹壁开口的人造肛门。

造成LARS的具体原因复杂,包括心理、神经生理反射障碍、括约肌结构缺损、肠管运动失调、肠管缺血纤维化僵硬、肠腔狭小、放射线化疗药物导致的肠黏膜炎症水肿、吻合口并发症(狭窄、漏等)。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也不同,目前国际上没有准确的定义和分型,也缺乏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

据介绍,该科每年做的直肠癌手术大约有1000例左右,术后90%的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排便障碍。而根据文献报道,60%的直肠前切除手术的病人术后2年都无法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意味着仅在该院,每年就有500例左右新增的LARS病人,其中一半以上的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探索

“排便门诊”帮助康复缓解症状

有排便困扰的直肠癌病人,保肛术后康复期需要心理疏导,也需要合理的饮食指导,如果有适当的药物干预、生物反馈治疗和神经电生理治疗,通过早期的治疗干预可以减少发生排便障碍的风险和减轻严重程度,从总体上有望降低这类病人终生排便障碍的比例。有一部分病人,则需要重新评估是否需要放弃肛门,接受人造肛门手术。

同时,那些患病后有强烈意愿保留肛门的病人,也需要在术前就接受科学的检查评估,来预估出现LARS的风险,客观认识和正确选择人造肛门还是保留肛门。

但是,由于普通门诊医疗工作量庞大,临床医生专注于肿瘤的诊疗,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解决术后病人的康复问题,导致他们缺乏及时科学的指导和有效的监测处理。

好消息是,经过大量的前期基础工作,中大肿瘤防治中心本月起正式开设了国内首个专门的排便障碍门诊,每周五下午由该科的中坚专家李力人教授坐镇,专注解决这些病人的具体难题。“不管是保肛还是不保肛,希望这个门诊能够给他们提供帮助。”潘志忠说。

选择

“造口人”也能愉快生活

现实中,有些直肠癌患者强烈要求保肛,否则就放弃治疗,导致很快生命结束。

实际上,如果接受规范治疗,肠癌的生存率还是很高的。晚期不能手术的病人,规范治疗后可以达到30个月的生存率;肠癌晚期肝转移,得到规范治疗也能达到40%的五年生存率。

专家指出,实际上,直肠癌患者并不一定要选择保肛。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恰当的治疗和护理之下,在腹壁建立“人工肛门”(肠造口),定期接受医生的专业建议,患者也一样能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

“强行保肛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加上大比率的排便障碍,很多时候造口并不会是一个更差的选择。”

万德森教授多年来一直很关注“造口”人的治疗和康复,也一手倡导筹建了相关的康复组织、帮助病友组建病友组织、探访志愿队伍等。在近日中大肿瘤医院举行的一场造口人联谊活动上,不少病友分享了自己的患病和治疗经历。广州造口联谊会会长、60多岁的杨叔煊分享说,自己成为永久的“造口人”20多年,如今恢复得很好,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运动。别说长途旅游、爬山、徒步、打羽毛球,在精心准备之下,连在地中海畅泳、潜水他都去了,“没有压力”。

提醒

千万别随意跳过肛门指检

潘志忠介绍,和其他消化道肿瘤的病因相似,结直肠癌的高危影响因素也同样包括长期吸烟饮酒、超重、水果蔬菜摄入不足、体力活动不足等等,也因此,结直肠癌在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

他提醒,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如消瘦、厌食、腹胀、腹痛、腹部包块、便血、排便习惯突然发生改变等消化道症状,务必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

肛门指检是直肠癌筛查最为简单快捷有效的手段。但目前直肠癌的误诊、漏诊率很高,与很多患者怕麻烦、不愿意接受肛门指检有关。目前不少常规体检也有外科指检一项,但人们往往直接跳过这项检查,如果因此延误了诊断,不能及时发现病情,是十分遗憾、令人痛心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