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的故事(俗话说多多益善)
人性本善的故事(俗话说多多益善)故事一在断判你的答案是否正确之前,我们先来听听故事:时过境迁,我觉得这句话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如果给甲1个机会,给乙300个机会,那么,谁更有可能把握机会呢?如果要你回答,你会选谁呢?我想,多数人一定会选乙,因为乙拥有比甲多得多的机会,当然乙也就更有可能把握机会了。
[玫瑰]大家好!我是爱运动,爱音乐,爱读书,还爱花草的果汁,总之是一个热爱生活的80后,很高兴在这里认识你们,喜欢我就关注我哦,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一起加油![比心]
成语“多多益善”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子有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图片来自网络
时过境迁,我觉得这句话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如果给甲1个机会,给乙300个机会,那么,谁更有可能把握机会呢?
如果要你回答,你会选谁呢?我想,多数人一定会选乙,因为乙拥有比甲多得多的机会,当然乙也就更有可能把握机会了。
在断判你的答案是否正确之前,我们先来听听故事:
故事一
从前,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财主家的女儿,便上门去求亲。
财主说,他家有9头牛,明天早上他打开牛栏门,9头牛会陆续从牛栏里走出来,只要年轻人能抓住其中一头牛的尾巴,他就答应把女儿许配给他。
第二天早上,年轻人按时守在牛栏门口,见第一头走出来的牛过于高大,而第二头牛又过于强壮,第三头牛又太威猛。
年轻人迟迟不敢上前去抓,心想,等下一下再说,在等待观望中,一头又一头牛从他的眼皮子底下走过,等到第9头牛出来,刚好是头小牛。
年轻人喜出望外,伸手便去抓牛的尾巴,却抓了个空,原来这头小牛没有尾巴。
年轻人之所以没有抓住牛的尾巴,就是因为财主家的牛太多,财主给他的机会太多,他在这些眼花缭乱的机会中,一次次坐失了良机。
图片来自网络
故事二
有一位射击运动员,开始时,教练每天给他300发子弹进行训练,可他训练起来,总是漫不经心,还没对准靶心就随意地发射,结果射击成绩一直得不到提高。
后来,教练对他改变了训练方法,每天仅给他一发子弹,如果没有射准靶心,就不准离开训练场。
因为只有一发子弹可以发射,只有一次发射的机会,所以训练起来他格外认真,再也不敢有丝毫马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的射击成绩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1952年,在第15届奥运会上,他获得了大口径步枪300米3×40项目的金牌,成为前苏联第一个奥运会射击冠军。这位射击运动员,就是鲍格丹诺夫。
图片来自网络
看完以上两个故事,这让我受益匪浅,想到总是丢橡皮的儿子,或许我应该像鲍格丹诺夫的教练学习。
故事三
一二年级的时候,儿子天天丢橡皮擦,真的,一点都不夸张,晚上回家少不了被我批评,有几次竟然第二天带新的去,下午放学回家和我说又丢了。
三年级开学的时候,我想了一个法子,把儿子叫到跟前说:“每个星期给你发一个橡皮,你要好好保管,如果丢了,不会再给你新的,必须等到第二个星期才会发新的,记住了吗?”
还有,“我教你一个办法,每次下课前,把自己的所有的文具都收到笔袋里,再离开你的座位,这样就不会丢了,不要一下课就跑的比兔子还快。”
图片来自网络
儿子勉强接受了我的意见,第一个橡皮竟然用了两星期才丢,第二个橡皮又用了差不多两星期,第三个一直用到现在。
事实证明,有的时候东西多了确实不会好好珍惜,并不是多多益善。
虽然我的办法有点不近人情,但是对于改掉孩子的坏毛病还是很有用的,就橡皮这个小事情来说,不仅仅是不丢橡皮,额外的好处还有3个:
1.减少对橡皮的依赖性
儿子非常依赖橡皮,动不动就要擦一下,一个字能写好几遍,我认为如果不给他橡皮,他会想好了再下笔,尽量能一次性把字写好。
2.养成整理归位的习惯
在家里要求孩子自己收玩具,为什么在学校不能做到呢?一定要培养孩子及时整理归位自己的学习文具,拒绝做“两面派”,在家一个样,在学校又是一个样。
3.犯错要承担后果
前提是我认为和孩子要达成一致,说话算话,说到做到。犯错了就要承担后果,后果就是必须等到规定时间才能用新的。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类似情况,可以借鉴一下这个办法。
总结:“1”为什么大于“300”?就是因为“1”是“唯一”,失去了这“唯一”,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对这“1”也就看得格外珍重。
而如果换上“300”,失去了其中一个“1”,还有许多个“1”,所以对失去其中的一个又一个“1”,也就漠然视之,正因为这种漠然视之的态度,最终失去了全部。
生活中,要学会珍惜“唯一”,才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幸福,快乐和成功。
共勉!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你的今日感悟##秋日生活打卡季#
#阅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