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顶级教授回国六年后再次出走(清华教授宁向东)
北大顶级教授回国六年后再次出走(清华教授宁向东)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也严重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在日本,我们可以看到白发苍苍的便利店店员和饭店服务员,甚至有91岁高龄的老奶奶还坐在办公室中的。所谓老无所依,其中一个本质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但无论是哪个国家,都难以避免这个问题。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日本总人口数的比重达29.1%,接近三成,几乎年年都创历史新高。人口老龄化让日本市场缺少合适的劳动力,便只能不断延长退休年龄。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大概是现代社会每个国家都追求的目标,倘若能做到这五点,那么就等于几乎所有人民都能过上较为幸福的生活。
因此,不管是哪个方面,都是这个社会的重大命题。
在日本,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不容忽视。
清华大学的教授宁向东曾说过:“国人老无所依,是即将到来的一场可怕危机。”我们即将面对的问题,会有多严重呢?
01 中度人口老龄化所谓老无所依,其中一个本质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但无论是哪个国家,都难以避免这个问题。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日本总人口数的比重达29.1%,接近三成,几乎年年都创历史新高。
人口老龄化让日本市场缺少合适的劳动力,便只能不断延长退休年龄。
在日本,我们可以看到白发苍苍的便利店店员和饭店服务员,甚至有91岁高龄的老奶奶还坐在办公室中的。
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也严重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受到老龄化影响,日本近年来发展最好的行业恐怕是丧葬业了,墓地和葬礼广告随处可见,海葬、室内葬、樱花葬等方式任人选择,且受众群体极大,能够支撑得起昂贵的广告支出。
中国如今的人口状况不比日本好到哪儿去。
2021年5月的第十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2.6亿以上,占总人口数的18.70%,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022年,国家卫健委提到,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人口老龄化发生较晚,但又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影响,老龄化快速发展。
人口老龄化背后的因素无非是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以及整个社会的出生率越来越低。
中国古人言:“七十古来稀”,可如今,人类平均寿命已达到了71岁,中国大陆目前的人均寿命是76.3岁,而日本的人均寿命达到了84.2岁。
人类寿命的延长是一件好事,这证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但这也表明老年人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而社会并不一定认可老年人所能生产的价值。
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生育率却在持续下降。
2021年,我国的出生率仅为7.52%,不管是此前的二胎政策还是如今的三胎政策,都没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新生儿数量一直在降低。
这同样是一个难以扭转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甚至许多年轻人都自顾不暇,婚育的欲望日渐降低。
一直居高不下的房价成为压在当代人身上的一座大山,对于普通人而言,买一个房子也许要耗费家中好几代人的心力,而穷尽积蓄凑足首付后,动辄二三十年的房贷也是极大的压力。
疫情当下,还有许多在还房贷的人失去了工作,无法继续按揭,只能任由银行把房子给拍卖了。
哪怕努力在社会中立足了,迎来一胎了,孩子的教育也是一个难题。
如今,人人都讲究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人哪怕再辛苦一些,也要尽可能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从幼儿园到大学,付出的教育费用加起来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过高,人们自然不愿意再生养一个孩子。
所以,很多人都说,现在的人一胎都不一定愿意生,怎么还会去想生二胎或是三胎呢?
寿命延长和出生率造成了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而谁都知道,老龄化会带来许多危害。
比如,年轻劳动力不断减少,一些生产建设或许都成问题;老年人患病、致残的概率会越来越大,这就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
02 未富先老相比起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还不太一样,宁向东教授曾对其做出一个很好的概括:未富先老。
日本是个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已经到了一定的水平,劳动者每月的平均工资水平在2万元人民币,政府也能够给予老年人较完善的福利保障,老年人能拿到不错的生活补贴,社会也能为老年人提供较为体面的工作岗位。
也正是因为如此,日本出台“70岁退休”的政策,也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对。
但中国尚且达不到这个水平,企业都是“养小不养老”,我们能为老年人提供的岗位,大多都是工资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的。
其次,在房价居高不下的环境下,老年人往往会拿出自己一辈子的积蓄为子女买房,而到老了的时候,在退休金尚不足以生活的情况下,生活就要靠子女来保障了。
可子女很有可能自顾不暇,难以让父母过上富足的生活,这对于老年人来说,便是一个较为尴尬的处境。
在城镇,这样的问题还没那么严重,因为城镇的老人大多还是有退休金的,农村的老人由于种种原因,一辈子就靠着那么一亩三分地养活一家人,到老了难以继续高强度的劳动,也没有退休金的保障。
相关数据显示:农村居民的人均养老金待遇目前为162元。
国家的养老体系基本上向城市倾斜,农村居民的养老成为问题。
可就算是城市的老人,也并非每个人都能靠社会、靠国家养老,因为我国尚且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这些年的经济有飞速的发展,但在大基数人口的环境下,难以全面顾及老年人的养老保险问题,养老保险往往和实际需求有很大的距离。
虽然我国出台种种举措,但养老金仍存在很大缺口。社科院的专家估计,我国从2028年到2050年,养老金的缺口大概是100万亿。
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谈,也就是“国未富,人先老”。数据是最能说明问题的:2010年,中国老龄化水平约为9%时,人均GDP为4523.95美元,而日本老龄化水平为9%左右时,人均GDP已经达到9308.86美元。
更大的问题或许就是疾病了。疾病困扰着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在老年人群体中,老龄时平均带病时间长达八年。
一些慢性疾病像藤蔓一样缠在老年人身上,一点一点吸食完他们在人间的精力。而只要老人生了病,医疗费用便成为一个家庭沉重的负担之一。
在一些细微的问题上,老人们面对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例如,70%以上的老年人还居住在城镇没有安装电梯的旧楼房里,出行举步维艰。
而这些困难,根本原因说到底还是“未富先老”。
想必在未来,国家针对这个问题,会有越来越可行的破局之法。
03 养老成为难题“未富先老”下,仅仅靠国家和社会来养老是不可行的,如今,不仅是老年人,年轻人们也会担心养老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一项社会调查显示,超过80%的人群认为,有必要从年轻时就开始储蓄未来的养老基金。
而大多数老年人认为,养老主要靠伴侣、靠自己,只有极少数老人认为“社会养老”可靠,“养儿防老”这种模式也越来越不被人所认可。
可是,在2018年发布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写道:要想体面地养老,至少需要182万的养老现金储蓄;若是不幸染上重大疾病,那这点积蓄仍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靠自己养老又不那么现实,年老时,在经济上仍是要有子女的支持,在精神上也仍是要有子孙带来的慰藉。
因此,对于众多青年人和中年人来说,养老也成为一大负担,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更是如此。
过去,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当独生子女长大时,自然成立了自己的家庭,而父母也老了,一对夫妻要养活四个老人、一个孩子,也就是现代社会普遍的“421”模式。
这种压力显然不是一般的大,似乎顾得了小的,就顾不上老的。
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青年人和中年人们就要为了工作辛苦奔波,这就很难抽出时间来陪伴年老的父母,难以在工作和生活上找到平衡。
子女们一边在职场上奋力打拼,一边又埋怨自己没能多陪伴父母。
当然,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子女们或许跟家庭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缺失照顾父母的责任感,老人将不孝子女告上法庭的例子屡见不鲜。
2013年,国家出台法律规定,从法律层面规定子女要常回家看望父母,可这只能从法律来督促子女们负起责任,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许多家庭的老人,都会面临空巢的问题,现今,我国的空巢老人数量多达两亿,有一些是子女实在无暇顾及或无意顾及,有一些则是失独老人。
农村内,有大量留守老人,城市里,则有许多老人独自住在居民楼内,外出不便,生活也不能自理,但想到儿女工作辛苦,也不想要求儿女常常来看望自己,便一人承受晚年的孤独和凄凉。
这些老人,或许还因为不会上网,也难以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和时代脱节,无法融入这个新社会,让人痛心又无奈。
04 完善养老体系是关键在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庞大的今日,养老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到每个人的社会热点问题。老人自己和子女都无法承担养老的繁重任务,人人也都对“社会养老”没有信心,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未来的路又该怎么走呢?
有专家便指出,想走出“未富先老”的困境,国家完善养老体系是关键,让老年人至少能有“大树”可以依靠。
跟养老服务体系相关的养老院数量不足、设施不到位、收费太贵等问题便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点。
截止至2020年12月,我国养老机构一共有20.2万个,能提供各类养老床位仅有700余万个,每一百个空巢老人中,只有七个人能申请到养老院的床位。
物以稀为贵,这样一来,一些私立养老机构的价格便水涨船高了,可真正的有钱人大可以在家给自己盖一个养老院,又何必担心这类问题呢?
以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为例,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仅能提供1100个床位,而排队登记的老人超过一万.
上海仅有 729 家养老机构,只能提供16.12万张床位,而上海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超过400万,价格较为低廉的养老院基本很难进去。
其次,养老机构内的设施和服务也成问题,我们会发现,照顾老年人的护工同样是老年人,因为没有年轻人愿意干老年人护工这种工资不高又辛苦的工作。
在人口老龄化情况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各类养老机构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国家可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养老机构开始完善整个社会的养老服务体系。
关于老年人的精神世界这方面,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老年人紧跟新时代步伐,融入新社会,如何让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未来的社会,我们能否像日本一样,为广大的老年人提供一些体面的岗位,使他们能发光发热呢?
再一点,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养老问题恐怕比城市还要紧迫。
养老资源不应只向城市倾斜,还应当顾及到农村,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关于老年人的疾病防治也不容忽视。不少老人的养老钱没有搭在一套房子上,而是搭在了自己生的重病上。
日本人便很注重疾病防治,把病痛都扼杀在摇篮中。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并提供一些相应的医疗服务,让老人们能够早查、早防、早治。
为了应对好这场可怕的危机,解决老龄化、空巢老人等问题,让所有人老有所依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