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热热热(热热热)
全世界都在热热热(热热热)刷新了盐津县自1959年7月11日局部最高气温达44℃7月11日至12日昭通盐津气温在40度以上连续两天“称霸”高温榜首
来源:【云南日报】
近几天
在云南的天气舞台上
晴热天气霸占“C”位
7月11日至12日
昭通盐津气温在40度以上
连续两天“称霸”高温榜首
7月11日局部最高气温达44℃
刷新了盐津县自1959年
建立气象观测站以来最高气温纪录
根据最新的气象数据预测
当地高温天气将会持续到7月16日
暴热的盐津街头。盐津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7月12日,盐津县以44℃气温“霸占”全国最高气温排行榜榜首
事实上不止盐津
近期云南多地发布高温预警
其中昭通市彝良县、大关县、盐津县
三地高温预警等级为红色
红河州绿春县、元阳县、河口县
等地高温预警等级为橙色
7月12日,云南多地发布高温预警
未来几天
云南天气如何
一起来看
↓
今天是2022年7月15日
星期五
今
日
天
气
云南省气象台预计,今天(7月15日),昆明多云转晴,19~29℃,迪庆、怒江、丽江北部、大理西部、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红河南部、文山南部多云有阵雨局部中雨、大雨,其他地区晴间多云。
具体预报
7月14日20时到7月15日20时:迪庆、怒江、丽江北部、大理西部、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红河南部、文山南部多云有阵雨局部中雨、大雨,其他地区晴间多云。
7月15日20时到7月16日20时:迪庆西部、怒江、大理西部、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红河南部、文山南部多云有阵雨局部中雨,其他地区晴间多云。
7月16日20时到7月17日20时:昭通、曲靖东北部、迪庆、怒江、丽江北部、大理西部、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红河南部、文山南部多云有阵雨局部中雨、大雨,其他地区晴间多云。
气象部门提醒:
1、滇西、滇西南、滇东南边缘午后将出现雷暴、局地短时强降水或冰雹等强对流;
2、金沙江河谷、元江河谷、澜沧江河谷、怒江峡谷局地有35℃以上高温,其中昭通北部的河谷地区将超过40℃。
周末天气
预计本周末,晴热天气积极“营业”,雨水集中飘落在滇西、滇西南、滇南边缘,降水所到之处可能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活动“现身”。
城市天气预报
保山:小雨,18~31℃
楚雄:晴,19~29℃
大理:晴,18~30℃
芒市:小雨转阵雨,22~33℃
香格里拉:多云转阵雨,11~23℃
蒙自:多云,21~31℃
昆明:多云转晴,19~29℃
丽江:小雨,15~28℃
临沧:阵雨转小雨,18~30℃
泸水:小雨,21~35℃
普洱:小雨,20~30℃
曲靖:晴转多云,20~30℃
文山:晴转多云,21~30℃
景洪:多云转小雨,23~37℃
玉溪:晴,18~29℃
昭通:晴转多云,19~33℃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
7月14日20时到7月15日20时,临沧市西部局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为Ⅲ级(风险较高),可能出现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请注意防御。
持续高温炎热的天气
让人直呼
“受不了”
“热化了”
更糟的是
近期全国多地已发生多起
因“热射病”昏迷乃至死亡的案例
警醒我们需严防“热射病”的侵袭
据澎湃新闻报道,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近一周已接诊3名热射病患者,一名70岁女性在家没注意防暑,午睡时出现高热、意识模糊,送医时体温达42.5℃,多脏器衰竭,目前仍在抢救;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昏倒,入院时体温40.7℃,已经休克。经过31个小时抢救,于8日凌晨不幸去世。
据现代快报,7月12日,江苏省中医院接诊了一名37岁的装修工人,该名工人连续工作4小时后,头晕、频繁呕吐,被确诊为热射病。据了解,这是今年南京首例热射病患者。
据红星新闻报道,7月1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 其中一人因病情来势汹汹,多器官衰竭,在转诊至华西医院时就发生呼吸心脏骤停,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不幸去世。
7月初,杭州一名40岁的跑步爱好者在西湖边晨跑后倒地昏迷,被诊断为热射病。澎湃新闻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该男子送医体温41℃,经急诊抢救脱险。
热射病与中暑关系密切
是中暑的一种严重、危险状态
救治不及时的话死亡率高达60%
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体力活动
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什么是热射病
根据2019年首发于《解放军医学杂志》网络版的《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 是指暴露在热环境或者剧烈运动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典型症状就是核心温度升高>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
它有三个突出特征:
·高热(体温超过40℃);
·没有汗液排出;
·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
哪些人群容易出现热射病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资料图)
常在室内也要警惕热射病
值得提醒的是,不是只有户外暴晒才会中暑,通风差、温度高的室内小环境也可能引起中暑及热射病。
一些老人担心开空调浪费电,又住在通风不良的老房子中,这样十分容易导致中暑。所以对于老人等中暑高危人群,即使在家不出门,也应开空调或开窗。做好通风,以免中暑。
不要为了省电不开空调,但也不要将空调温度调至过低(不要低于26。C)。空调出风口不要直接对着人猛吹,可以在地板上放一架小型电风扇来促进室内空气对流。
每年的六、七、八月
是热射病的高发期
为了避免发生意外
炎炎夏日
一定要做好防暑措施
一起来学习
01
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使得大脑和身体各系统得到放松;在高温天气里,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饮水应少量多次,水温不宜过高。
02
合理的饮食,多吃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增强机体免疫力;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
03
在高温天气里,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饮水应少量多次,水温不宜过高。剧烈运动或劳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如运动饮料等。
04
待在凉爽通风的环境里,高温天气里应尽量在室内活动。如果一定要在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段,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者傍晚,并且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
05
注意高危人群的预防:
对于婴儿:高温天气里,应给婴幼儿及儿童穿着清凉、宽松的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对于老年人:存在肠胃炎、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容易诱发热射病的疾病,一定要早期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高温环境工作者:注意保持通风,建议多饮水,多补充热体所需的无机盐成分,如钙、磷、钾、钠、镁等,避免发生脱水。
为什么今年天气特别热?
专家分析
本轮高温天气和
历史同期相比的特点以及成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今年高温天气出现时间早
6月13日以来,高温已经持续一个月时间,影响人口超过9亿人。6月,华北南部、黄淮等地因高温引发气象干旱。
2.今年高温天气影响范围广
目前,已经有76个站突破了历史高温纪录,其中超过42℃的有20个站。从突破历史纪录的空间分布来看,河北有23个站,四川有25个站。
3.今年高温天气强度大
全国平均气温和平均高温日数,都创了历史纪录。
4.我国持续高温天气主要原因与高压系统有关
我国持续高温天气主要原因与高压系统有关。近期高温感觉更加难忍,主要是因为在南方空气湿度相对来说大,所以体感更加明显。
5.未来十天南方高温天气可能会进一步发展
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一步西伸北抬,控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使得南方高温天气可能会进一步发展。
高温天气
有哪些常见病容易找上门?
↓↓↓
1.空调病
高温下,空调病也处于高发期。空调病是指由空调引起的一些疾病,比如哮喘、过敏、关节疼痛等。
尽量避免空调冷风直吹,必要时可以安装挡风板,大汗淋漓时不要马上吹空调,尽量不开着空调睡觉,早晚最好各开窗通风20分钟换气。
2.冷饮病
医生介绍,大多数患者本身就有一些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吃了冷饮受到刺激后,容易诱发或者加重症状。
建议不要吃太多或频繁吃,也不能空腹食用。
3.运动“病”
夏季气温高,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剧烈运动后如喝大量冷饮、吹空调、洗冷水澡,身体遭遇刺激易导致血管收缩痉挛,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室内运动也一样会出现中暑,一方面大量运动的时候本身就产热;另一方面,如果室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好,也一样会使得人体内的核心温度过高,产生中暑。
高温天气下
如何安排衣食住行?
这份高温科普
请收好!
▼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