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之谜考古学家(纯粹的推理乐趣)
棺材之谜考古学家(纯粹的推理乐趣)这本《希腊棺材之谜》确实一个例外,几乎是从头到尾,侦探都将自己的分析思路跟读者毫无保留一一分享,使得读者在阅读全书的过程中始终跟进着侦探的步伐,始终保持着紧张而有序的推理思维,可以说是阅读的过程变得不再那么枯燥与沉闷。但这在奎恩的小说中也是弥足珍贵,只因书中主人公当时才是一个大二学生,锋芒毕露,也才会有这么多的曲折,当主人公成熟之后,奎恩的小说同样也陷入了17章的枯燥3章的精彩交织的尴尬之中。所以说《希腊棺材之谜》实在是一本难能可贵的奇书。在这本书里存在着N重推理(n)=3),而且这N重推理都是侦探一个人做出的,目的却各不相同,有被凶手误导的,有故意引诱凶手的,至于哪一个才是事实真相,不到最后一刻依然无法知晓。贯穿着这N重推理的,是侦探与凶手卓绝的斗智过程,每一重推理都有它的意义与价值,层层递进,严密织合,这与大部分多重推理里一个正确,其余皆错的布局可以说是个更加的高明。全书从头到尾无不展
推理小说发展至今一百六十余年来可谓千姿百态,有以诡异的情节见长的,也有反映社会现状取胜的,有构造不可能犯罪见长的,也有以文笔如诗歌一般优雅取胜的,当然读者群也不一,大家各取所需,各有所好。但总有这么一干聪明骄傲的读者,他们不屑于异想天开的诡计,不为神秘恐怖的气氛或者匪夷所思的情节所动,无意于诗般的语言,也不大算借此了解世间百态。他们读推理小说只希望能够用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去与作者来一次有趣的竞赛,正如同范达因在著名的推理小说二十条戒律里所说得那种公平的智力竞赛。
而世间也恰好有这么一位大师,希望与读者进行这样的竞赛。这就是埃勒里。奎恩。
说他是“一位”大师或许有些不恰当,用“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或许更为精确。埃勒里。奎恩是美国侦探小说家弗雷德里克。丹奈与曼弗雷德。B。李合作的笔名,这两位大师自1932年以来用这个名字为笔名创作了一系列的杰作,包括以小说家埃勒里。奎恩为主角的国名系列,以退休演员雷恩为主角的悲剧系列等,均是侦探小说史上的不朽杰作。而他们与阿加莎。克里斯蒂,约翰。狄克森。卡尔一起被看成古典推理小说的铁三角。
在这铁三角里,阿加莎所长的层出不穷的奇异构思与诡计,对人性与心理的深刻刻画;卡尔所长的是密室等不可能犯罪,以及神秘的哥特式气氛描写。而埃勒里。奎恩呢,只有严密到让人惊叹的逻辑推理。这因为如此严密的逻辑性,奎恩的小说可以非常公平的将所有的线索毫无隐瞒的摆在读者面前,并在揭晓答案前得意洋洋的写一段挑战读者的文字,就看你有没有这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去解出最后的答案。
《希腊棺材之谜》是以埃勒里。奎恩为主角的国名系列中的一本,也是最出色的一本,它充分体现了奎恩小说推理严密的特点,同时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还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群众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的《希腊棺材之谜》是最早的奎恩国内版本,此后直到2000年国内才有一套较完整的奎恩选集问世。其间二十余年,只有这一本《希腊棺材之谜》向中国读者展现着奎恩的推理之美,开启了无数推理小说迷的启蒙之路。
多重推理是古典推理小说中最有意思的一个因素,读者刚看到一个跟自己推理相同的结论,下一页却又被一个更严密更合理的结论所推翻,峰回路转,推理阅读的乐趣尽在于此矣。而多重推理同样也是古典推理小说家们最爱的题材之一,同样的线索,却能得出种种不同的结论,试问还有比这更能展示作家的思维才华的么?早在艾伦坡与柯南道尔时代,小说中设置一个智力程度一般的助手,就是借他们之后说出一个常人所能想到的答案,与侦探的正确答案所作对比;本特利的《特伦特的最后一案》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答,奎恩的《非洲旅客》中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解答,而安东尼。伯克莱更是写出了《毒巧克力命案》这样的奇书,一件寻常的巧克力投毒杀人案,六个侦探爱好者竟然先后推理出了七个结论。
一般说来,多重推理一般是由不同的人做出的,或者由侦探先后作出的一个正确一个错的答案。而这本《希腊棺材之谜》确是一个例外。
在这本书里存在着N重推理(n)=3),而且这N重推理都是侦探一个人做出的,目的却各不相同,有被凶手误导的,有故意引诱凶手的,至于哪一个才是事实真相,不到最后一刻依然无法知晓。贯穿着这N重推理的,是侦探与凶手卓绝的斗智过程,每一重推理都有它的意义与价值,层层递进,严密织合,这与大部分多重推理里一个正确,其余皆错的布局可以说是个更加的高明。全书从头到尾无不展现着推理思考的力量。
不管再多重的推理,我们总希望最后能有一个唯一标准的答案,这里才是真正体现奎恩小说逻辑推理严密性的地方,《希腊棺材之谜》的结尾,用一个异常严密的逻辑分析推理出这么多解答中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几乎每一本奎恩的小说都是这样,以严密的逻辑得出唯一的答案,这也是我最欣赏奎恩小说的地方。
比如说另一本国名系列的《荷兰鞋之谜》中,两桩医院里的谋杀案,牵涉者众多,几乎人人有动机,可以说有无数种的可能性,而奎恩则是从第一个案件现场的一双鞋入手,推断出了凶手的性别与身份,从第二个案件的一个细节又列出了嫌疑人的另一特征,将这些特征综合起来,便推出了真正的凶手,而此后再去推想他的作案手法与方式,便无一丝不入扣。
这一点在推理小说中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奎恩的方法是先从证据推理出谁是罪犯,再推想他的作案手法,而因为太多太多的侦探把他们的想象能力误当成推理能力,只要想象出合理的作案过程,便可以确定凶手,这能算是推理么?我们需要侦探最后说出来的是“凶手只能是某某”而不是“凶手是某某”,一字之差,逻辑推理与主观想象,谬以千里。
这也正是奎恩小说的绝佳审美之处。
这本《希腊棺材之谜》确实一个例外,几乎是从头到尾,侦探都将自己的分析思路跟读者毫无保留一一分享,使得读者在阅读全书的过程中始终跟进着侦探的步伐,始终保持着紧张而有序的推理思维,可以说是阅读的过程变得不再那么枯燥与沉闷。但这在奎恩的小说中也是弥足珍贵,只因书中主人公当时才是一个大二学生,锋芒毕露,也才会有这么多的曲折,当主人公成熟之后,奎恩的小说同样也陷入了17章的枯燥3章的精彩交织的尴尬之中。
所以说《希腊棺材之谜》实在是一本难能可贵的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