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刘禅是真的蠢还是假蠢(刘禅用蠢诠释了乱世的生存法则)

刘禅是真的蠢还是假蠢(刘禅用蠢诠释了乱世的生存法则)如果真的是个昏庸的君主,诸葛亮能那么放的开手脚做事情?有人会说,那些功劳都是诸葛亮的,刘禅只是甩手掌柜,即便如此,没有刘禅的支持,诸葛亮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而刘禅最聪明的做法只有放权,管的太多的话就有夺权的嫌疑,连劳苦功高的诸葛亮都要猜忌的,其他大臣会做何感想?其实让刘禅成为昏庸、懦弱的典型,主要来源于后期重用黄皓和向邓艾献降。自刘禅十七岁登基后并未做出出格的决策,反是做过很多有利于蜀汉的决策。刘备托孤后,拜诸葛亮为相,平内乱,重修东吴,致力发展农业,每件事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完全看不出昏庸的表现。

刘禅的形象在太多人眼里,都是昏庸、无能的表现。

如“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似乎更是衬托出刘禅的暗弱。

刘禅是真的蠢还是假蠢(刘禅用蠢诠释了乱世的生存法则)(1)

然而,对于刘禅的评价其实还是有着褒贬不一的看法,到底哪家才是最好的诠释,其实是没有真正的答案,只能说说自己看法。

曾经在一个视频中看到,有人用刘禅做为反面列子,这个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就不多说,但把禅(shan)读成(chan)就不得不说说了。

其实让刘禅成为昏庸、懦弱的典型,主要来源于后期重用黄皓和向邓艾献降。

自刘禅十七岁登基后并未做出出格的决策,反是做过很多有利于蜀汉的决策。

刘备托孤后,拜诸葛亮为相,平内乱,重修东吴,致力发展农业,每件事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完全看不出昏庸的表现。

刘禅是真的蠢还是假蠢(刘禅用蠢诠释了乱世的生存法则)(2)

有人会说,那些功劳都是诸葛亮的,刘禅只是甩手掌柜,即便如此,没有刘禅的支持,诸葛亮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而刘禅最聪明的做法只有放权,管的太多的话就有夺权的嫌疑,连劳苦功高的诸葛亮都要猜忌的,其他大臣会做何感想?

如果真的是个昏庸的君主,诸葛亮能那么放的开手脚做事情?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并没进入水生火热的地步,真正昏庸的君主是怎么做的到的?

杨仪为夺权斩杀魏延后,可谓是掌握了蜀汉的军权,而刘禅并未重用这等小人,还巧妙的削去其军权,贬为庶民,并未引起动乱,可见刘禅也是有些手段的。

蒋琬准备沿汉水、沔水东下,攻取上庸等东三郡。刘禅召集朝中大臣对此事进行商议,朝议以为,水路出兵虽然容易,但若是失败不容易撤退。于是,刘禅派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前往汉中对蒋琬进行劝说。蒋琬与费祎、姜维商议后认为羌胡人心存汉室,可以与其连结,于是又给刘禅上书,刘禅同意了蒋琬的看法。

一个能听从谏言,且有自己看法的人会是昏君吗?

司马懿发动政变后,夏侯霸被迫前来投奔蜀汉,但因为不认识蜀中道路而迷路,因为山路难行,夏侯霸下马步行走破了脚也还是找不着路。刘禅得知后立即派人前往接应。刘禅见到夏侯霸后安慰他说:“你的父亲是在战场上战死的,不是我的先人手刃的。”刘禅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这是夏侯家的外甥。”于是拜夏侯霸为车骑将军。

这胸襟,这气魄,这收买人心的技巧,颇有些刘玄德的当年的风采吧!

刘禅是真的蠢还是假蠢(刘禅用蠢诠释了乱世的生存法则)(3)

重用宦官黄皓,就有点不好说,这也是诟病刘禅的直接证据。

或许是为了制衡姜维一家独大的手段,毕竟做为降将的姜维手握重兵,刘禅有所忌惮也不是不可以。

向邓艾献降也成了刘禅最大的污点,尤其是与杀掉妻儿然后自杀的刘谌一对比,就更显得一个如此的忠烈,一个如此的贪生怕死。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呢?

当时的情况,蜀军与魏军对战的胜负几何?

可以说已经毫无胜算了,孤注一掷,鱼死网破的方法真的可以吗?

除了能显忠烈,对百姓何益?

既然明知不可为,何不献降,至少可以让百姓免招生灵涂炭。

刘禅献降是为百姓计,还是为自己苟且偷生而为,都算聪明的做法。

“乐不思蜀”更是智慧的象征,既已亡国,何不好好活着。

只要不损害他人,活着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诸葛亮: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孟达: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

张温:今陛下以聪明之姿,等契往古,总百揆于良佐,参列精这炳耀,遐迩望风,莫不欣赖。

司马昭: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对于刘禅的褒贬不一,只说出自己的看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