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骑楼(骑楼养成记)
即将消失的骑楼(骑楼养成记)有趣的是,广州政府推动改造城市、修筑骑楼的模式,多地纷纷效仿。如汕头、台城,由政府统一规划,骑楼样式,多照搬广州,甚至盖房工人,很多也是从广州去的。而侨乡江门、赤坎,骑楼大部分由华侨出资修建。他们还带回南洋住房图纸,希望在家乡复制一座一样的住房。近代广州在骑楼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两广总督张之洞曾受香港骑楼的启发,提出筑建长堤的计划。1912年,陈炯明任广东都督,即下令拆城墙、开马路,颁布法令:“凡堤岸及各马路建造铺屋,均应在自置私地内留宽八(英)尺建造有脚骑楼,以利交通。”短短10年间,广州建成近40公里长的骑楼街,以如今的“老城”最为密集。关于骑楼样式的来源,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尚无定论。或说源自古希腊的“敞廊式”建筑;或说源于印度的贝尼亚库普尔地区“外廊式”建筑,为英国人为抵挡当地炎热多雨气候而创,后来经东南亚传至广州;还有人说,湿热地区架空离地的干栏式建筑,古代江南地区“
城市里的商店,开门营业,都不希望天气不好,门庭冷落。不过,刮风下雨,也不一定耽误行人上街购物。在广州,有一首童谣:“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为何下着大雨还可以走街叫卖?还可以穿花鞋出街?那是因为,有骑楼这种宜商宜居的建筑。
骑楼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地沿海城镇比较常见,在各地的老街上,常年风吹雨打,模样有些古旧。与一般的本地建筑不同,骑楼跨人行道而建,楼底临街部分由立柱拱廊支撑,形成柱廊,其上为楼身。乍看之下,整栋楼如骑在一楼之上,由此得名。正所谓“骑楼骑你头,翻风落雨永无忧”。
骑楼是一种下面开店上面住人的商住一体建筑。楼上住人,而下层店铺与街道相邻,方便招揽生意。这种建筑样式很适应南方多雨炎热的气候,也满足了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夏季的南方,阳光强烈,炎热多雨,天气多变,柱廊正好给了行人遮风避雨、纳凉休息的空间;如此可招揽客流,驻足挑选购买。闲时,在柱廊里坐下来,也可以喝茶、交友、会客。
这些骑楼大部分修建于民国时期,仔细观察骑楼的立面,常见立柱的拱券、外墙立面半圆拱窗或纵横凹凸的条线等西洋建筑元素,似乎在暗示,骑楼是受西洋建筑风格影响而形成的景观。
关于骑楼样式的来源,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尚无定论。或说源自古希腊的“敞廊式”建筑;或说源于印度的贝尼亚库普尔地区“外廊式”建筑,为英国人为抵挡当地炎热多雨气候而创,后来经东南亚传至广州;还有人说,湿热地区架空离地的干栏式建筑,古代江南地区“檐廊式”商街,都能发现骑楼的影子。
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市镇,同样有一排排类似的骑楼建筑。当地华人呼其为“五脚基”,来自英文“five feet base”,因为19世纪,英国殖民者规定街边店屋要留有5英尺宽有遮蔽的人行通道。从闽粤地区漂洋过海到南洋闯荡打拼的华侨,已经熟悉这种西方殖民者带来的建筑样式。连通的柱廊,遮阳避雨,招揽生意,在湿热的南洋十分实用。
骑楼样式,又是如何从南洋往北,传入中国的呢?其实,考察民国时期骑楼建设的历史,就会发现有两股力量在推动:官方出政策,侨民出财力。
近代广州在骑楼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两广总督张之洞曾受香港骑楼的启发,提出筑建长堤的计划。1912年,陈炯明任广东都督,即下令拆城墙、开马路,颁布法令:“凡堤岸及各马路建造铺屋,均应在自置私地内留宽八(英)尺建造有脚骑楼,以利交通。”短短10年间,广州建成近40公里长的骑楼街,以如今的“老城”最为密集。
有趣的是,广州政府推动改造城市、修筑骑楼的模式,多地纷纷效仿。如汕头、台城,由政府统一规划,骑楼样式,多照搬广州,甚至盖房工人,很多也是从广州去的。而侨乡江门、赤坎,骑楼大部分由华侨出资修建。他们还带回南洋住房图纸,希望在家乡复制一座一样的住房。
1918年,陈炯明率粤军入闽,广东人在漳州进行旧城改造,大建广东流行的双层骑楼,闽南地区争相效仿。漳州、厦门、泉州三地的骑楼街,都由广东人周醒南主持建造。周醒南也拉回了很多华侨赞助。
海南也为这股浪潮波及。1924年控制海口的粤军旅长邓本殷拆除城墙,邀请华侨回乡投资建房。当时,海口的七成骑楼是由华侨资助兴建的。
归根结底,主持骑楼建设的精英,资助建设的南洋华侨,耳濡目染的是西式建筑风格。骑楼这种带着商业文化特色的建筑,在民国建设新城市、发展工商业的历史机缘下,传入中国,落地生根。
一楼作店铺,临街而开,后院或楼上住人,柱廊容纳行人往来,骑楼呈现一种接纳四方的开放格局。从西方传到南洋,从南洋辗转传播到中国各地的骑楼,逐渐与本土文化相融合。骑楼开放的精神、多样变化的风格,正是开放自由的近代商业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近代西风东渐、中西文化融合的见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