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流大学生能当经理吗(24岁做总监28岁读北大)

三流大学生能当经理吗(24岁做总监28岁读北大)我在这家企业总共待了六年:做管培生时,连续三个月全国销冠,因为业绩不错很快被提拔为校区主管,接着是校长、区域经理,24岁成为上海区域城市总监。在上海时我们的校区从5家开到了25家,累计营收破了一个亿。那一场12盏灯,有10家企业留灯给我,结束录制,我以管培生的身份入职其中一家K12教育企业。来 源:新一几(ID:xinyiji90)一 女孩不设限:30岁前这些年我本科主修日语专业,去日本交换留学回来,错过大四的春招,工作选择面很少。为了找工作,我报名了天津卫视《非你莫属》。我从小属于比较规矩的孩子,没做过特别出格(有勇气)的事情,上节目也是为了挑战自己。

三流大学生能当经理吗(24岁做总监28岁读北大)(1)

访谈本期《职业榜样》这位小姐姐,我自己有种来人间凑数的恍惚感,因为她的成长速度实在是惊艳:大四上求职节目斩获10个offer;管培生起步,24岁当上总监,带过几千人的队伍;不到30岁就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为什么年纪轻轻她能火箭式晋升?我试图挖到一些秘诀。下文据其自述整理,希望对你有启发。

口 述:琦琦

采 访:新一

来 源:新一几(ID:xinyiji90)

三流大学生能当经理吗(24岁做总监28岁读北大)(2)

一 女孩不设限:30岁前这些年

我本科主修日语专业,去日本交换留学回来,错过大四的春招,工作选择面很少。为了找工作,我报名了天津卫视《非你莫属》。我从小属于比较规矩的孩子,没做过特别出格(有勇气)的事情,上节目也是为了挑战自己。

那一场12盏灯,有10家企业留灯给我,结束录制,我以管培生的身份入职其中一家K12教育企业。

三流大学生能当经理吗(24岁做总监28岁读北大)(3)

我在这家企业总共待了六年:做管培生时,连续三个月全国销冠,因为业绩不错很快被提拔为校区主管,接着是校长、区域经理,24岁成为上海区域城市总监。在上海时我们的校区从5家开到了25家,累计营收破了一个亿。

之后我从上海被调回了北京总部,做运营总监,管理100多家校区,按一个校区30人规模算,差不多带3000多人的队伍。当时我26岁。

面试光华的时候,老师问我:为什么你年纪轻轻,晋升这么快?

我复盘出几个原因,首先是销冠阶段:

第一,勤奋程度。我每天都加班,跟家长谈话,口干舌燥到说不出话。

第二,学习能力。我会默默旁听前辈怎样跟家长沟通,结合自身的特点加以整合,变成自己的方法。

第三,先天优势。说出来可能惹人不开心,天赋也有一点,我喜欢与人沟通,比较擅长与人沟通,加上《非你莫属》的背书,我的成长经历,会比较容易得到家长的信任。

三流大学生能当经理吗(24岁做总监28岁读北大)(4)

为什么当年我选择教培行业?其实跟我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有关。我算是第一代“鸡娃”——我妈绝对是按照鸡娃的方式培养我的,我上过很多补习班,大班小班一对一都上过,还学钢琴,虽然花了很多钱,也很辛苦,童年没看过啥动画片,但我觉得自己在补习这件事上是受益者。

因为业绩不错,被提拔上来,就进入了管理阶段……

二 从管培生到带几千人的总监,我的管理术

开始做管理,我要应对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年龄很小,下属普遍比我年龄大,怎么样去服众?其实需要智商 情商,尤其是情商。我有几个方法论:

1. 先付出再索取

付出是什么意思?看这个人需要什么,你再给予你能给的东西。比如有的校区校长缺人手,我会跟人力资源经理说优先帮他们招人;有的校长缺方法,很努力依然不会做,我就手把手教他;有的校长很聪明,只是需要情感上的沟通,我就“陪聊”,疏解他内心的困惑。

这是第一点:我先付出,我们之间有信任基础后,我再提一些要求。

2. 不卑不亢

我带的人,其中有我的前辈,不光年龄比我大很多,我入职时还是人家的下属,这是非常别扭的。

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不卑不亢。你不能过于捧杀他,也不能太强硬地去管他。打个比方,有的前辈很有主见,我用自己的规则约束不了他,这个时候我就“放养”,你可以用你的方式去做事,但有两个前提:一是给我想要的结果;二是不破坏公司制度。这样的话他很舒服,我也达到了目的。

3. 储备干部

有些同事资历很深,但个人能力差点意思——不然他也不可能这么长时间还待在那样一个岗位,他可能又是公司的“标志性”人物,如果离职,对其他小伙伴造成不好的影响。

这时候怎么办?我会给他配一个精兵强将,一方面他工作省了很多力气,内心感谢你;一方面也是“施压”,即使有一天他走了,没关系,后续的人能够顶上。

4. 搭建制度

管理还有一个阶段问题:你到底是0—1、1—10、10—100还是100—1000?

刚到上海时,我们只有5家校区,我每天盯过程,一对一能跟踪下来,后来人越来越多,我靠个人能力和精力去管,已经管不过来。

怎么办?一定要搭建制度、用工具给他们进行赋能。当时我们每个月都会组织誓师大会、教师评比大会,同时用很多工具提升他们的办公效率。

5. 平等沟通

刚开始做管理,我经验少,有时候故意拿职级压人,后来我发现,人与人之间沟通是平等的,作为上级你要先把外面的壳去掉,身段柔软一些,尤其对男下属和前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上海那段时间,开始业绩非常好,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数据不如以往,有很长时间处于灰暗期,这时候只有不断坚持,得到曙光出现的那一天。如果这段路我必须经历,没有其他办法,就是得扛过去!

所以上海那段经历对我的磨炼很多。

三流大学生能当经理吗(24岁做总监28岁读北大)(5)

三 换行又换岗,内推进大厂

下一份工作,我跳槽去了阿里支付宝。

我之前的经验比较垂直,只在教育的赛道,以线下业务为主,我想知道互联网行业到底是什么样子。

面试阿里,相当于行业和岗位都换了,因为教培和互联网的运营完全是两回事。初面(面试官)是p8级别,二面是p9,后续三面是p10,通过层层面试拿到了offer。最开始跟我说的是在北京工作,后来说不行,我得去杭州。

丢掉这个机会,我觉得有点可惜。“双城”跑,无非是来回路上辛苦,多搭一些路费。

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周五从杭州坐飞机或高铁,到北京已经深夜12点多,周末上完课,周日再从北京回到杭州,又是深夜12点多,这样连轴转,对个人身心状态不是特别好的选择。我会建议想异地读书的同学,思考你的精力和能力能否平衡这种关系。

入职阿里后,周边的人确实很优秀,基本都是名校毕业,当时坐我旁边工位的小哥哥是本科北大、硕士哥大(哥伦比亚大学)的。跟更聪明的人一起交流,你会觉得有很多收获。

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会招什么样的人。如果你的样本足够大,不能说性格一模一样,但是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工作风格是很相似的。

如果你想入职一家公司,我建议你跟这家公司的伙伴去聊一聊,看看你们是不是一种人。

不过要注意,大厂太大了,更重要的是你所在的团队、老板是什么风格,他们将直接影响你工作的舒适度。如果你喜欢这个老板,那么大概率你的同事也不会特别难相处,因为都是他想要的人。

去年我跳回了北京,入职好未来,继续做运营,还是原来的赛道,原来的岗位,比在支付宝的时候顺手很多,企业文化相对温和一些,不会像大厂那么卷。我整个人的状态特别好。

以前我会看重职位晋升,是不是大厂等,到后来我发现,随着你年龄越来越大,企业文化在你的选择里面排序越来越靠前。我在好未来每天都很开心,跟团队配合很好,工作也很擅长,如鱼得水的感觉。

整体上,我三段职业经历差不多就是这样。

三流大学生能当经理吗(24岁做总监28岁读北大)(6)

四 最后的话

从小我就不像当官的料,没当过班长和学生会主席,也不愿意出风头做意见领袖。

后来工作一步一步推着我,去适应,去改变,然后发现“其实我可以!”对于感兴趣的东西,我愿意不断探索,年龄越大,我越是这样。

我想告诉现在的年轻人:不要给自己设限,不妨大胆尝试,你怎么知道自己不可以?

(作者小红书ID:北大琦琦学姐)

博主:新一,复旦MBA,本科毕业于中传;胡润TOP30财经新媒体前主编,访谈上百位商业领袖;现在专注于个体发展研究和教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