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伏下雨有什么不好的预兆(当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
头伏下雨有什么不好的预兆(当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这句谚语从晴天的角度来分析,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出伏当天是晴天,那么在八月份期间以晴天为主,“八月”指的是阴历八月(一般情况下,谚语中的月份指的都是阴历),而“干”指的是降雨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同时,降雨较多也增加了倒伏的风险,尤其是再遇到大风的天气,更加容易出现倒伏,而农作物到了后期,一旦发生倒伏,根据倒伏的严重程度,产量也会受到影响。谚语中的“秋收只有一半粮”也并不是特指一半,有可能4成,也有可能6成等等,总之会减产一部分。因此,单从这句谚语来说,出伏下雨也是不好的预兆。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出伏的时间一般在处暑前后,时间在8月下旬,而45天之后,时间就来到了10月上旬,在这45天期间,是田间农作物结实的关键期,也是收获高峰期,如果遇到长时间的连阴雨天气,光合作用受影响,还增加了病虫害的危害,不利于结实、灌浆,最终千粒重下降,形成减产。而多地的秋季作物,从9月底开始,一直到10月上旬都
出伏,也就是出去三伏天的意思,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出伏之后,炎热的天气才算正式结束,秋天凉爽的时节也算正式到来。
关于出伏民间流传着一些说法,比如通过出伏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测当年后续天气的情况。现在的科技很发达,天气预报能预测一个月之内的天气情况,而在以前的社会,没有天气预报,人们通过多年观察,会总结出来一些谚语,通过谚语的形式,让后人了解天气的变化。
在民间流传的众多谚语中,关于出伏的几句谚语中,有些说出伏当天晴天好,也有一些谚语说是出伏当天下雨好,那么到底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呢?大家看完本篇内容后就有答案了。
- “雨淋出伏日,四十五天雨”
这句谚语中,“雨淋”说明是下雨天,“雨”代表降雨多,连起来说,如果出伏当天下雨了,那么往后45天的时间,降雨都比较多,以阴雨天气为主。
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出伏的时间一般在处暑前后,时间在8月下旬,而45天之后,时间就来到了10月上旬,在这45天期间,是田间农作物结实的关键期,也是收获高峰期,如果遇到长时间的连阴雨天气,光合作用受影响,还增加了病虫害的危害,不利于结实、灌浆,最终千粒重下降,形成减产。
而多地的秋季作物,从9月底开始,一直到10月上旬都是收获的高峰期,如果在收获期间,连阴雨较多,不仅会延缓收获的时间,还不利于收获以后的晾晒工作,影响产量的同时,还会降低品质。因此,单从这句谚语所表达的意思来说,出伏当天下雨是不好的预兆。
- “出伏落雨满河塘,秋收只有一半粮”
这句谚语所表达的意思也很好解释,如果出伏当天下了雨,那么到秋收的时候只能收一半的产量。延伸一下,和上句有类似之处,如果出伏当天下雨了,预示着后续降雨较多,对于农作物来说,适当的降雨有利于后期的生长,但是,如果降雨较多,田间的病虫害也会增多,危害农作物的生长。
同时,降雨较多也增加了倒伏的风险,尤其是再遇到大风的天气,更加容易出现倒伏,而农作物到了后期,一旦发生倒伏,根据倒伏的严重程度,产量也会受到影响。谚语中的“秋收只有一半粮”也并不是特指一半,有可能4成,也有可能6成等等,总之会减产一部分。因此,单从这句谚语来说,出伏下雨也是不好的预兆。
- “出伏晴天,八月要干”
这句谚语从晴天的角度来分析,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出伏当天是晴天,那么在八月份期间以晴天为主,“八月”指的是阴历八月(一般情况下,谚语中的月份指的都是阴历),而“干”指的是降雨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
还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阴历八月份,等于阳历的9月份,对于田间的农作物来说,比如玉米、花生、大豆等,9月份是灌浆、鼓粒的生育期,晴朗的天气有利于光合作用,也有利于干物质的形成,最终千粒重增加,形成高产。
从收获的角度来说,后期晴朗的天气,也保障了农作物能够按时收获,同时,也有利于收获后的晾晒工作,从水分角度来说,农作物收获时,水分含量不高,可以选择收获后直接卖掉,如果水分过大,收购商不收,还需要拉回家晾晒以后才能出售。因此,单从这句谚语表达的意思来说,出伏当天晴天是好的预兆。
通过上述3句谚语可以看出,出伏当天晴天是好的,下雨是不好的,当然,这个结论是从农业种植的角度得出的,如果站在其它的角度,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今年出伏的时间是2022年8月25日,查看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今日降雨区域较多,青海东部、甘肃中东部、宁夏、陕西中南部、山西、河南等地将有中到大雨,其中,陕西中部、四川盆地西北部、广西东南部、广东东部沿海和西部、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在经历了前段时间长时间高温无雨的天气下,终于在出伏第一天,多地迎来了降温和降雨,至于谚语的说法,出伏下雨是不好的预兆,有朋友说不靠谱,毕竟经历了这么多年,以前民间所流传的谚语已经不适合现在了,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今日出伏,我们这里下雨了,你们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