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不料,老者捂着心口干咳一阵,又大喘几声,竟用汉语回道:“老朽姓黄,单名一个隐字。原是大明子民,因出海捕鱼不幸遭遇风浪,流落此地。”说着,老者缓缓抬头,“请恕老朽冒昧,大人是福吉祥大师吧?”“我等大明使臣,请问老人家如何称呼?”郑和拱拱手,命译胥(翻译官)询问道。这一年,是永乐十一年,内宫监大太监郑和率大明船队四下西洋。经数月远航,初冬时节,船队抵达了榜葛剌国。榜葛剌,即汉身毒国,东汉曰天竺,方圆不大。临海处,伫立着一座密林葱茏的高岭。船到浅滩,数百骁勇武士纵身下船,直扑海岸。眼见大兵压境,当地居民顿乱作一团,唯有一个白发苍苍、腰身佝偻的老者不惊不慌,拄杖颤巍巍迎上。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1)

文:刺猬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2)

01

借一桩历史谜案,演绎一段民间传奇。还请各位看官看个热闹就好,莫较真假。毕竟,这桩谜案已近600年无解。

话说这日傍晚,夕阳西沉,在波涛滚滚的海面上,近百艘宝船正破浪前行。

这一年,是永乐十一年,内宫监大太监郑和率大明船队四下西洋。经数月远航,初冬时节,船队抵达了榜葛剌国。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3)

榜葛剌,即汉身毒国,东汉曰天竺,方圆不大。临海处,伫立着一座密林葱茏的高岭。船到浅滩,数百骁勇武士纵身下船,直扑海岸。

眼见大兵压境,当地居民顿乱作一团,唯有一个白发苍苍、腰身佝偻的老者不惊不慌,拄杖颤巍巍迎上。

“我等大明使臣,请问老人家如何称呼?”郑和拱拱手,命译胥(翻译官)询问道。

不料,老者捂着心口干咳一阵,又大喘几声,竟用汉语回道:“老朽姓黄,单名一个隐字。原是大明子民,因出海捕鱼不幸遭遇风浪,流落此地。”说着,老者缓缓抬头,“请恕老朽冒昧,大人是福吉祥大师吧?”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4)

02

郑和原姓马,叫马和,乳名三宝,云南昆阳人。

洪武十三年,大明军队长驱直入,攻陷云南,年仅10岁的马和被副统帅蓝玉掠至南京,阉为太监留在了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被和尚姚道衍收为菩萨戒弟子,赐法名福吉祥 。

听黄姓老者道出自己的身世,郑和不由得敛起了眉头。

“此地乃圣山,山上有祥瑞圣兽,数百年来护佑此地平静祥和,鲜有纷争。还望大师成全,勿惊扰了百姓。” 黄隐接着说道。

郑和正欲回话,却听身后传来一阵哈哈大笑:“圣山圣兽?一派胡言。老东西,速速滚开!”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5)

单听声音,便知来者不善。事实也是,这个主儿确非善茬,乃是当今圣上最为倚重的大红人,时称“黑衣宰相”的姚广孝。早年,姚广孝游览嵩山寺,便有相士观其貌而断言:此人眼呈三角,如同病虎,天性嗜杀。

果不其然,建文元年,姚广孝辅佐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此后势如破竹直击京师,助朱棣登基称帝,君临天下。

“谁敢阻马大人的路,老夫定格杀勿论。”姚广孝边说边甩开大步,就要往圣山上闯。

也难怪他底气十足,此番下西洋,且不说他与郑和乘坐的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后面还跟有数十艘兵力充裕、火力强大的马船、战船,踏平此岛,不过是小儿科。

谁想,老者强撑着直起腰身,拦住了他。与此同时,又有近百赤手空拳的妇孺老幼紧随其后,封死了山道。看他们的架门,分明在说:想践踏圣山,惊扰圣兽,除非把我们都杀死,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仓啷啷,大明武士纷纷刀出鞘,箭上弦,一场血腥屠杀,一触即发。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6)

03

平心而论,若阻道者是身强力壮的男子,黑衣宰相姚广孝定会下令大开杀戒,可站于面前的,老的老,小的小,还有不少怀抱婴儿的女人。对他们下毒手,一旦传扬出去,定会叫天下人齿冷。但,身为堂堂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话既脱口,岂能轻易收回?

对峙之中,姚广孝扫视四周,盯紧了山路旁的一棵高大挺拔、叶冠如盖的苹婆树。

歪主意来了——

“哼,我和郑大人上定这狗屁圣山了。”姚广孝哼道,“除非,你们的圣兽能让它花开满树!”

苹婆树初春蓄蕾,盛夏结果,眼下已是冬月,虽说榜葛剌国气候温暖,可也难让树木逆季节开花。提出这般要求,分明是刁难。郑和听罢,沉吟劝道:“姚大人,大明军队乃仁义之师,前三次出航,圣上都有交代,所经国家不论大小,俱要以礼相待。”

“这一次,我自有主张。”姚广孝瞥着老者道,“别说我咄咄逼人,给你的圣兽一夜时间,若不能办到,休怪我无情,剥了它的皮!”

一夜无话。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7)

次日,天色渐渐放亮,几乎一夜无眠的郑和前脚刚踏出船房,便惊讶叫道:“姚大人快看,那树真的开花了!”

听闻惊呼,姚广孝疾步奔出。抬眼望去,亦惊得呆了——

但见那高大苹婆树上,五彩缤纷的花朵娇艳盛放,簇簇拥拥,分外绚烂夺目!

惊愕半晌,姚广孝带领几名侍卫奔下船,去查看究竟。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8)

来到近前,只见树上,红的,紫的,白的,蓝色,朵朵鲜花随风摇曳,清香扑鼻。姚广孝又惊又恼,气咻咻抬脚踹向树干:“妖法,肯定是妖法。这个时令,怎会开花?”

“姚大人,既然你也认为是花,还请认输,请回吧。”老者接茬道。

恰恰这当儿,令人咋舌的场景发生了:在姚广孝的连踹之下,满树花瓣顷刻纷飞起舞,绕枝盘旋不散。

敢情,落满枝叶的,是成千上万只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蝴蝶!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9)

04

窥知真相,贵为宰相、权倾朝野的姚广孝动了狠:胆敢欺诈本相,杀无赦!而郑和仅官居四品,自然不能强劝与他,便对老者说道:“老人家,你就退一步,让姚大人上一趟圣山,见见圣兽吧。”

“圣山圣兽,焉能见得凡人俗子?”老者回得甚是坚决。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我是船队统帅,我向你保证,绝不让士兵侵扰百姓。”

郑和话音未落,姚广孝突然目露冷光,盯着郑和哼道:“郑大人,你可知圣上为何屡屡派你远航?此次又遣我与你同行吗?”

写到此处,当说点题外话。大明王朝国势强盛,短短数年便组建起这支所向披靡的强大海军舰队。对于郑和七下西洋的任务和目的,史学家众说纷纭:

有人称是炫耀国威;

有人说是发展海外贸易;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10)

还有人推测是为了包抄野心勃勃的帖木儿帝国。

而永乐帝朱棣告知郑和的,则是恩泽异邦,普惠四海,但就在那日,黑衣宰相姚广孝道出了一个天大秘密:

寻找建文帝朱允炆,除之而永绝后患!

据史载: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号建文帝。按辈分,当今天子朱棣则是他的叔叔。靖难之变,朱棣直逼南京城下。混战中,皇宫大院火光突起,烈焰升腾,转瞬即化为一片火海。

等扑灭大火,只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男女难辨的残骸。太监称,他们就是建文帝及其妻儿。可姚广孝城府极深,猜测这是个阴谋,蹩脚的障眼法,建文帝早易容化妆,趁乱逃走了。从此,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便成为一桩至今无解的悬案。

而朱棣杀侄夺位,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万一哪天建文帝再冒出来,必会抢走他的龙椅。最好的法子,就是找到他,彻底斩草除根!

要知道,朱棣够狠够毒,已将忠于建文帝的大臣悉数斩杀,有的千刀万剐,有的活生生扔进了油锅给炸了,又岂能放过主子?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11)

05

听姚广孝道明三下西洋的真实意图,郑和登时心头一寒:“大人所说这些,和此地有何干系?”

“实不相瞒,郑大人前两次远航,有随行者禀报圣上,朱允炆很可能潜逃、藏匿于海外荒岛野山,圣上这才派我前来,并再三吩咐,务必要彻查各处。”姚广孝一字一顿道,“请问郑大人,你说这山,该不该上?”

“可是,山上有圣兽,”

“我怀疑,所谓圣兽,很可能就是圣上要找的人。”姚广孝三角眼一竖,得意笑道,“请郑大人备好人马,证据一到,我等便血洗此山,活捉圣兽!”

不得不承认,姚广孝的确狡黠。功夫不大,便见数十身着夜行衣的武士从山上奔了下来。

显然,昨日后半夜,姚广孝已派出细作高手,悄无声息地摸上圣山搜寻线索。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已然得手。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12)

只不过,武士抬回的不是人,而是一只怪兽!

且看那怪兽,身高五丈,麋身马蹄,头生肉角,文采焜耀,红云紫雾,甚为威武。

“姚大人,这就是那圣山上的圣兽吧?”郑和惊道。

“你们还有无别的发现?”姚广孝没回郑和,哼声问一众武士。

没有。已搜遍全山,一个犄角旮旯都没放过,再无发现。那就把这厮物带回京师,献于圣上,权当榜葛剌国百姓进献的贡品。

姚广孝只得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也不顾老者与众人反对,命武士抬着圣兽回了船。郑和见状,长出口气,转身之际,冲老者以指叩掌,做了个跪拜的手势后下了命令:

“众将士听令,回船,起航!”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13)

06

其实,在初遇老者时,郑和便猜出了个八九不离十:

黄,皇;黄隐,先皇退隐,从此再不问世间事。老者能对他点明身份,一则说明自己已决意隐居;二是对郑和的秉性了如指掌。

郑和虽为太监,但生性纯良,且是在家修行的佛门弟子,心怀慈悲,断然不会做出落井下石之举,向一个已一无所有、隐居世外的旧主发难。

对于苹婆开花,郑和能揣测出个中玄机,当是老者让当地善爬者于树冠之上洒了花粉或蜂蜜,引来万千彩蝶。此外,除了他和老者黄隐,再不会有人知,昨夜,他亦换上夜行衣,悄悄上了山。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老者黄隐抬手揭下足以乱真的面具,露出了本来面目。郑和急忙下跪,恳请他避避风头,以防不测。老者却摇头:他走了,姚广孝定会迁怒当地民众,血洗圣山。造化不由人,一切且看天意吧。而为尽快让姚广孝离开,郑和和老者又布了个局,在一个山洞里放进了圣兽。

那么,所谓的榜葛剌圣兽,又究竟是何物?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14)

07

史称,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九月二十日,南京,永乐帝率文武百官,浩浩汤汤出奉天门,观瞻返航归来的郑和从榜葛剌国得到的一头名曰“基林”的怪兽。

那“基林”,高达五丈,短角,牛尾,鹿身。蓦地,百官中有人惊呼:“皇上,天降祥瑞,此乃瑞兽麒麟哇!”

“吾皇万岁,万万岁!”一时间,众大臣齐刷刷、黑压压、乌泱泱跪倒了一大片。

郑和下西洋姚广孝被赐死(郑和四下西洋途径榜葛剌)(15)

永乐十二年的这场瑞兽闹剧,其实有着更为久远的神兽理论作为支撑。麒麟的原型出现于春秋时期,据说孔子降生时,天空有麒麟跑过,口中吐出玉书。及至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之说,称君王的所作所为与上天相关。如君主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上天就会降下麒麟、白鹿、嘉禾、醴泉、甘露等祥瑞之物,以资褒扬;

反之,如君主昏庸,不行德政,就会激起上天震怒,出现各种灾异现象,如水患、旱灾、地震、日蚀等等,以示对君主的警告和惩罚。这些观念流布甚广,一直在帝国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彼时,看着跪地奏请圣上、为麒麟呈送大鱼大肉等众牲的文武百官,三宝太监郑和禁不住心下暗乐:

真是一帮傻帽,还瑞兽呢,它叫长颈鹿,吃草不吃肉!

作者:刺猬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