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山东共推文旅产业新发展(传承与创新并重)
选择山东共推文旅产业新发展(传承与创新并重)拓印带给消费者的是美的体验,对于胡发科和他的乡亲们来说,则是代代相传的手艺和借以谋生的饭碗,具有致富发家的神奇魔力。胡发科煎饼也能做成“花”53岁的胡发科,是一名来自临沂的传拓手艺人。文博会现场,他露了一手绝活:只见他在一块狭长的雕版上附上一层宣纸,轻轻喷水后,便开始拓印。经过大约二十分钟的操作,一张颇为粗朴的拓印作品,便在胡发科的手中初见模样。这样的作品,虽不以精细见长,却在线条开合之际,显露民间艺术独特的生命张力和乡野味道。
评论员 李康宁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与众不同的文化根性,始终深深镌刻在我们的基因血脉之中。
近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全面呈现了“礼仪之大”和“服章之美”,让传统与现代融合,手工与科技辉映,充分展现了文化的独特魅力。很多人都知道山东煎饼的味道很美。其实,山东煎饼不只是用来吃的。来自蒙阴的徐海霞利用水果、蔬菜的天然颜色,让平淡无奇的煎饼进入了“花花世界”。
不同颜色的煎饼经过剪裁、折叠、按压、卷包,就成了形态各异的月季花、牡丹花、茶花、郁金香,的确是“秀色可餐”。以煎饼为“颜料”,甚至可以重现莫奈、达利、拉图尔等大师的名画意境。一幅幅“煎饼画”,让人有真真假假分不清楚的感觉。“吃货”的格局一下就打开了,这就是“山东手造”的魅力。
煎饼也能做成“花”
53岁的胡发科,是一名来自临沂的传拓手艺人。文博会现场,他露了一手绝活:只见他在一块狭长的雕版上附上一层宣纸,轻轻喷水后,便开始拓印。
经过大约二十分钟的操作,一张颇为粗朴的拓印作品,便在胡发科的手中初见模样。这样的作品,虽不以精细见长,却在线条开合之际,显露民间艺术独特的生命张力和乡野味道。
胡发科
拓印带给消费者的是美的体验,对于胡发科和他的乡亲们来说,则是代代相传的手艺和借以谋生的饭碗,具有致富发家的神奇魔力。
据介绍,胡发科拓印的一幅作品加好题款印章,装裱后能卖到四五百元。胡发科的团队有40余人,凭着拓印的手艺,他们每月能拿到3000至5000元的收入。胡发科和他的团队让传统拓印重获了生机,他们借此获得了收益,拓印也在他们手中得到了传承。让手造走进生活,走向市场,让受益人有获得感、成就感,传统技艺才能焕发生机。手造技艺起源于人,传承于人,也终将服务于人。胡发科,让一门手艺有了“人气”,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胡发科的经历,是千千万万山东手艺人的一个典型样本。他们让外界看到了人生的很多可能——在乡村,凭手艺,有梦想,一样能构筑优秀的事业,成就不凡的价值。
胡发科作品赏
从宏观的层面看,今年“山东手造”的全面起势,给整个行业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很多方向性的问题得到了解答,手造产品、手造匠人的知名度持续提升。
本届文旅博览会上,“中华手造”“沿黄手造”“运河手造”等主题,从文化脉络到产业规模上,均让人感到了震撼和全新收获。这也说明山东的手工艺制造行业,已然步入全面“开新局”的阶段。
图为聊城柳编非遗树
通俗地说,“山东手造”就是手工制作的具有流行时尚性、日常生活实用性和典型山东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主要包括一些具有非遗传承特质且创新创意的物件,如器皿、饰品、衣物、装潢设计,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美食产品等等,与老百姓乐享新时代美好生活息息相关。
不久前,“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好客”是人文传承,是根植于齐鲁大地的文化软实力;“好品”展现着山东制造业大省的地位,是创新硬实力的展现。而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共生共促的关系。好客之心,让山东迎来送往、吐故纳新,在交流中促进了各类好品的产出制造。而丰富多样的山东“好品”,更是展现好客精神,延请四方宾朋的“家珍”。尤其是“好品”中的“山东手造”产品,代表了山东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工匠制造的结晶,是文化和物质、精神与产品的完美结合。在新的发展阶段,“手造”也应该与时俱进,与“智造”相结合。“山东手造”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弘扬传统工艺,更是在新时代、新经济、新生活的潮流之下,赋予手工与制造的新语境、内涵与发展机制。从根本上,就是要求传承与创新并重的。
济阳黑陶
在本届博览会上,手造产品和手造工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作坊,而通过全息传播渠道、数字藏品等进行着广泛的传播。“雪蜡车”这样的重量级“智造”产品,也在现场得到了呈现。虽然,它已经算不上是手工产品,但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手造的内在追求是高度一致的。“智造”、“手造”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而弘扬“手造”,“智造”也有了产品灵魂和文化元素。
冬奥会期间,雪蜡车为国家越野滑雪队的所有队员提供打蜡服务,平均工作时长在16小时以上,最多每天对600多副雪板进行测试和打蜡工作。
一场文化博览会的背后,可以看见一个有深厚历史传统和蓬勃发展朝气的山东。“山东手造”所造就的,也不仅仅是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更是一个行业“开新局”的使命感和驱动力。
向未来看,“双好”“双造”的指挥棒,也将引领山东向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不断加速迈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