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振兴乡村产业运营模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浙江振兴乡村产业运营模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有一批优质可行的为农服务项目。按照基层农合联实体化运行要求,创造条件积极推进镇级农合联创新发展。围绕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助农增收、精准帮扶等目标,实施一批可操作、可持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大力开展覆盖基层农合联成员的普惠金融服务,主动承接农村环境整治、水土治理、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当地政府委托或财政购买的公共服务项目。有一个资源统筹的党群服务阵地。突出实用实效,积极依托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平台阵地,统筹各类为农服务、党建活动等资源,确保每个基层农合联综合党委至少有一个集“党委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特色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阵地,并依托各个专业合作社,同步建立一批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帮扶低收入群体的党群创业实践帮扶基地。有一支为农服务的党员骨干队伍。牵头组建多支具有专业特色、以党员、人才为骨干的为农服务队伍,常态开展党建指导、专家下乡、教育培训、产品营销、金融
2019-04-22 21:2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杭徽
从种到收再到销售,通过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营销等服务,将单打独斗的农户抱成团来闯市场。2018年,海宁南方梨产业农合联成立后,协助海宁袁花镇梨园村梨农销售产品70万斤,其中首批1万斤进入上海国际农产品销售中心销售,“海昌”品牌获得市场好评,带动了农民增收。
“名利”双收的背后,是集聚优势资源“抱团”发展,也是海宁市创新基层农合联“党建带社建”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4月22日,嘉兴市召开全市加强基层农合联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现场会,推广嘉兴基层农合联党建“海宁实践”八条经验。
这八条“海宁实践”经验包括: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党组织堡垒架构。成立由镇(涉农街道)分管党建工作副书记任书记,镇(涉农街道)党委组织委员、农合联理事长(属地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或秘书长任副书记,以及若干名理事单位党员负责人任委员的基层农合联综合党委。农合联综合党委受属地镇(涉农街道)党委直接领导、市农合联具体指导,突出服务“三农”宗旨,负责统筹推进“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基层农合联党建工作,以组织振兴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有一支为农服务的党员骨干队伍。牵头组建多支具有专业特色、以党员、人才为骨干的为农服务队伍,常态开展党建指导、专家下乡、教育培训、产品营销、金融信贷、供销联系、农机提供、创业帮扶、特色志愿等多样化服务,为绿色农业注入红色力量。加强基层“三农”服务人才的多方选育,推进优秀人才下派、干部双向互挂、党员“双培”等机制,不断培育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
有一个灵活多样的组织覆盖体系。农合联综合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创新建立以“3 X Y”为主的功能型组织体系。“3”是:属地镇(涉农街道)农业农村部门、供销社、农商银行3个职能服务型党组织;“X”是:以特色产业、特色项目为主的若干个特色服务型党组织;“Y”是:以涵盖镇属区域内各行政村为主的综合服务型党组织。各党组织在原有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受农合联综合党委双重领导,同步实现基层农合联各会员单位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
有一个惠及“三农”的资金保障制度。用足用好各级各部门的支农惠农政策,整合省、市、镇三级农业政策资源,并向基层农合联党建项目适度倾斜,为农业稳定生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域美丽提供政策资金支持。
有一个资源统筹的党群服务阵地。突出实用实效,积极依托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平台阵地,统筹各类为农服务、党建活动等资源,确保每个基层农合联综合党委至少有一个集“党委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特色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阵地,并依托各个专业合作社,同步建立一批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帮扶低收入群体的党群创业实践帮扶基地。
有一批优质可行的为农服务项目。按照基层农合联实体化运行要求,创造条件积极推进镇级农合联创新发展。围绕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助农增收、精准帮扶等目标,实施一批可操作、可持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大力开展覆盖基层农合联成员的普惠金融服务,主动承接农村环境整治、水土治理、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当地政府委托或财政购买的公共服务项目。
有一套共建共享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发挥农合联综合党委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积极作用,建立班子成员定期联席会议、委员联系指导、评议表彰、组织生活轮值、党建项目领办等日常运行制度,推进基层供销社、村“两委”和农民合作社在项目建设、人才培育等方面的互助合作,构建一套运作顺畅、效果明显、共建共享的农合联实体化运行体系,增强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和农合联会员服务能力。
有一套双向互动的评价反馈机制。由农合联综合党委每年底依据党建项目完成及日常表现情况,对成员单位党组织及会员党员作出评价,评价情况同步纳入镇(街道)党委对所属村(社区)党组织及相关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党组织和个人,定期开展激励表彰,并择优向上级推荐。
“推广基层农合联党建‘海宁实践’经验,目的就是要以‘组织振兴’带动‘产业振兴’。”嘉兴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接下来,嘉兴将以基层农合联党建为引领,推动农合联组织体系、生产服务、供销服务和信用服务标准化建设,通过支部链接产业、党员引领先锋、合作推动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嘉兴特色、党建与农村合作经济优势互助、互动共赢的新路子,切实把农合联党建这个“红色工程”建成“惠农工程”,着力打造服务 “三农”嘉兴样板,向建党百年献礼。
会前,全体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海宁袁花镇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合联党群服务中心)和NI 菜园子项目。袁花镇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合联党群服务中心)是按照“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要求组建的为民服务综合平台,设有农业综合服务大厅、农资示范店、庄稼医院等为农服务阵地,同时整合资源,建有党委议事活动室、远教培训室等党群服务阵地。NI 菜园子项目则是海宁市、镇两级农合联在袁花镇夹山村开展的“精准帮扶”项目。项目利用村民房前屋后空闲地,采取统一产供销模式,建立的“供销社 专业合作社 小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