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史上最牛的词句(你好一字班王纬梁)
你听过史上最牛的词句(你好一字班王纬梁)清华故事及学习经验优秀清华“一字班”同学的成长经历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后首届“一字班”新生清华招生陆续推出
盛夏时节
清华园内众秀荷芳
清华园喜迎一批新主人
他们成为
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后
首届“一字班”新生
清华招生陆续推出
优秀清华“一字班”同学的成长经历
清华故事及学习经验
以期帮助更多
优秀的、正在逐梦清华的同学们
更好地成长并圆梦
今天为我们分享的是
毕业于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的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2021级新生
王纬梁同学
王纬梁生活照
同学评价
作为王纬梁同学三年的同窗,笔者对其一直心怀景(敬)仰(畏),原因归结为:竞赛高考双不误,文学运动两开花。
论及竞赛,常能看到王纬梁同学提笔钻研笔者看不懂的各类公式考题。当我辈仍挣扎在题海中时,他已徜徉量子的殿堂。CPhO中的那块金牌,甚至不能完全昭示他的实力。
提到高考,犹记得王纬梁同学竞赛凯旋后,排名一路杀回年级前列的伟绩。连理综卷上困住我辈的物理大题,都不能成为他前进路上的桎梏。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一纸捷报,正是对此的最好证明。
谈至文学,王纬梁同学的涉猎之广泛令笔者自愧不如。《百年孤独》与《共产党宣言》,碰撞出根正苗红又深邃有趣的灵魂。无怪他的作文能在众多华而不实的辞藻中脱颖而出,一篇《异化的世界观群众的再教育》惊艳四座;无怪他能以预竞赛班理科生的身份,在年级考试中文综拔得头筹(此处心疼文素班的同学们三秒钟)。
说起运动,总能在羽毛球网前或乒乓球台旁发现王纬梁同学的踪迹。脱离学习状态的王纬梁同学为人风趣幽默、人缘极佳,在运动场上亦是活力满满。曾记否,高三那年的寒冬,同是刚接触羽毛球的我俩,场上对局宛如菜鸡互啄。到如今,不过是半年后的盛夏,王纬梁同学已经能在球场上来去如风了。
——魏子祺 清华大学未央书院2021级新生
追忆高中•艰难探路
初到之难•匆匆追赶
2018年初秋,我从家乡安徽宣城来到合肥一中学习。还未安身,就开始了前所未有的颠覆性的重重挑战。
对竞赛实质内容几乎还一窍不通的我,就开始面临了同辈的压力。刚到学校的我惊恐地发现同学之中已有竞赛基础的数不胜数,面对有趣却艰深的知识,面对渊博而勤奋的同学,面对竞赛培训机构持之以恒的焦虑贩卖;面对一时不敢放松的高考负担、面对无法回避的极少的省队名额,我感到了恐慌。从这时起,我日常生活在匆忙的追赶中,追赶同学们捷足先登的步伐,常感昼短、苦夜长,在这初识竞赛的慌乱中,甚至出现了宿舍熄灯后打灯刷竞赛题等两年多后仍被同学嗤之以鼻的情况。
更进之难•前途茫然
当一切以进度为中心盲目追求学习内容的模式在集训中遭到挫败后,我痛定思痛,转入了更细致的竞赛学习方式,在高二的复赛中,获得了还不错的成绩。但这样的成绩只使我得到了短暂的安心,我随即又意识到全国各地高手的存在,由于全国性集训参与较少,缺乏了解外省选手的机会,一种新的压力产生了,这是一种永远不知道对手真实水平只能根据往年竞赛成绩同比例放大差距的自我焦虑。在这样的焦虑中,始终有一种不敢松懈的、常使人感到无法满足其要求的力量将我向前推,也不知究竟何处是我追求的终点,往往心力憔悴之时,就有退而转战高考的想法。
决战之难•略有所感
随着自身竞赛水平的提高,在多位老师的教导和自己试做真题的感受中,我终于发现了,在竞赛的范畴内,即使抛开那些过于高妙的、往往使我浮躁茫然的知识,只要重视基础,依然能有光明的前途,随着高三的竞赛的临近,我越发坚守在注重基础、追求渺茫的超越可能的道路——俗称“应试”的道路上了。备战的五个月转瞬即逝,在这期间我大抵也有情绪波动的时刻,但见到周围的同学同样在顶着巨大的压力艰苦备战,也只是埋头向前。最终以6名之差无缘集训队,但这样的成绩,也足以成为我最终选定的道路和我两年多坚守的证明。
回到学校,解开过去因信息闭塞的恐慌和迷茫,在日常的高考学习中,时常想念过去不断在自身认识边界试探的满足感,也便偷偷看起了心心念念的量子力学。抬起头时才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和长期以来在摸鱼、运动、音乐、社科中寻觅的乐趣,其实一直伴随着我前进,只是在日复一日的焦虑中被淹没了。
回顾我的竞赛经历,是一个从未知的恐慌中渐渐摸索出道路,渐渐坚定自己的方向,渐渐有了底气和信心的过程。由于和集训队保送的分数也很接近,偶尔也会想,如果当时投入竞赛更坚决些,少在高考和竞赛间犹豫些,少在自我堆砌的焦虑面前退缩些,或许这条线就可跨越。不久后便释然地想到,无论是犹豫不决还是偃旗息鼓,都是在当时的认识条件下权衡后的抉择,我们的认知在发展,我们的认知能力也在发展,在没有前人过多引路的情况下,要求过去果断地走上此时在经验和教训中看清的道路,本身就是否认了过去在无穷的道路选择面前的可能性。以有限的认知、有限的时间开始,在尝试和选择中充实着自身的能力和见识,在认知与认知能力相互促进、循环向前中完成对自身的超越,便是一段无悔的历程了。
回想到所接受的一点微薄的高中哲学教育中所说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想起老师们在种种困难前强调学用辩证法,仿佛也有了些新的体悟。
王纬梁去参加考试
结缘清华•逐梦远方
我与清华的结缘,便是这样的过程,儿时回答著名择校问题时对这所学校有了最初的期待,在对未来的展望里也对一切高新技术的结晶都饶有趣味;叛逆时沉溺于眼底的苟且淡忘了幼年的向往;高中的奋蹄间重拾了当年的梦想,在能力、兴趣、前景等的慎重考虑后仍将清华作为目标,从高二物理营被拒,到参与暑期学堂,从决赛现场失败,到高考最终尘埃落定。我对清华的追求,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在一次次的消沉、笃定中,最终坚定了的。
薪火相传•经验分享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初中以来,每一学年结束时,都感到这一年与从前完全不同。这样看,某种普适的学习经验,至少于我的见识而言,是无法给出的。但是,我想,如果认清这一切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不对试错中的自己过于苛刻,努力向已知的边界发起冲击,坚持主动的经验积累和反思,保持一颗冷静的向上的心,在旁人的趋之若鹜中不迷失阵脚,在世相的汪洋大海前取自己合适的一瓢;在不同的处境前,也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吧。诚然,在我的高中学习中并不能做到这一点,但这正是我在此过程中所发现的远方,远方之外又有新的远方……我们每走一步,都用新的坐标为自己的变化率设置新的参数。
王纬梁生活照
供稿|安徽招生组
编辑|龚昕冉
为了认清通往清华的路
快把清华招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