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夜听春雨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日子处暑)
小楼一夜听春雨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日子处暑)与前两候相比,古人最关心的还是第三候,粮食是否丰收,也就是:“禾乃登”。到了这个节气,稻粱之属大概都要成熟了,“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人们将这个将凉未凉时节的物候变化归结为三候: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老鹰大量捕猎鸟类;万物开始凋零。这也是这首诗前四句的意思。“渐觉白藏深”,古有“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之说,白藏代指秋天。“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一叶而知秋,天高云淡,也是秋天的特征。——【唐】敦煌《咏廿四气诗》处暑,三伏接近尾声,吴门土俗,要再过十八天天气才能转凉。《清嘉录》:“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喧,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秋鹰图(局部)明·林良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唐】敦煌《咏廿四气诗》
处暑,三伏接近尾声,吴门土俗,要再过十八天天气才能转凉。《清嘉录》:“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喧,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
秋鹰图(局部)明·林良
人们将这个将凉未凉时节的物候变化归结为三候: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老鹰大量捕猎鸟类;万物开始凋零。这也是这首诗前四句的意思。“渐觉白藏深”,古有“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之说,白藏代指秋天。“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一叶而知秋,天高云淡,也是秋天的特征。
与前两候相比,古人最关心的还是第三候,粮食是否丰收,也就是:“禾乃登”。到了这个节气,稻粱之属大概都要成熟了,“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宣宗嘉禾图 明·朱瞻基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候”,依据的主要是黄河流域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处暑三候同样如此。那么南方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呢?
南方湿热,处暑时节气候仍不会特别舒适,真正的秋天还没有到来。宋代寿州人吕本中到南方生活了十多年,他记录下了他经历过的某一年的处暑。在这一天,除了关心天气是否凉了下来,他还关心粮食和蔬菜。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
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
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宋代】吕本中《处暑》
“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虽然南方炎热,并非“我”的故乡,但这里有稻花飘香、岁丰时稔,还是很值得为之停留的。
除了“七十二候”,先秦农书《夏小正》中,也记载下了七月的一些物候变化:
一是秀雚苇。雚苇,即荻和芦苇,秋天的时候,它们都会开出白色的一蓬蓬的花来。“一白渺无际,雚花又苇花。暮寒生蟹舍,秋色到鸥家”(黄本骥),白花花的荻花与芦花,渺瀚无际,是秋天的一道风景。然而所谓伤春悲秋,诗人见到芦花,心头总不免有些惆怅。“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前尘往事,桩桩件件,不免翻出来感喟一番。
荷塘双鹅图 明·佚名
二是狸子肇肆。狸子,体大如猫,捕食蛇鼠之类。“狸子肇肆”,即狸子长成,开始试着狩猎,捕杀幼小的动物。“金风传肃杀,伏兽最先知。蔚也曾占豹,斑然又见狸”(黄本骥),秋风肃杀到来的时候,还是狸子最先知道。
三是爽死。按学者夏纬瑛所说,“爽死”是“鷞司”的通假字。爽即鷞鸠,鹰的别称。“其性爽猛,故曰鷞鸠”。古人认为,候鸟应时而来,司职相应的节令,故有“鸟官”之说。秋日乃“鹰击长空”之时,因此古人认为,是鹰出来司职这个节令——“鷞司”,通假为“爽死”。“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李白),借用来写七月的鹰,也爽然不差。
白鹰轴(局部)清·杨大章
四是湟潦生苹。池塘积水中出现浮萍。“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萍叶。谁做秋声穿细柳,初听寒蝉凄切”(朱敦儒)。古人写萍,很多都要和柳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柳絮飘落水中,化生出浮萍。最有名的是苏东坡写的柳絮,“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风雨过后,柳絮哪儿去了呢?化作一池浮萍。即便现在是秋天,它仍然被认为是柳絮化生,“柳桥曾落絮,秋水复生萍”(黄本骥)。
五是荓秀。扫帚草已经开花。荓,也称“铁扫帚”。铁扫帚枝繁叶茂,农村常见。《诗经》写:“莫予荓蜂,自求辛螫。”意思是:不要轻忽小草和细蜂,受毒被螫后才为之烦恼。秋天,也是铁扫帚开花的时候。
2022年天气出奇的热,但好在已到处暑。处者,止也,暑气到此就要消了。在坐等凉爽天气到来的这段时间,不妨看看柳叶变黄、听听蝉鸣渐咽,体味世间万物在时间中的自然变化。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