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诗能算得上千古绝唱吗(曹植七步成诗千古流芳)
曹植七步诗能算得上千古绝唱吗(曹植七步成诗千古流芳)抛开郭沫若身上争议的部分,他还是非常有能力的。1943年7月,郭沫若在重庆写下了《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郭沫若之所以要写《反七步诗》,是他认为曹植的七步成诗的牵强附会成分比较大,并且认为,“站在豆的一方面说,固然可以感觉到真的煎迫未免过火;如果站在箕的一方面说,不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吗?我因而作了一首《反七步诗》。”对于郭沫若的《反七步诗》,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参考资料:《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文心雕龙·才略》
曹植“七步诗”的典故,家喻户晓。这个典故源自《世说新语·文学》记载,内容是这样的,“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上面的意思很容易理解,说的是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内作出一首诗,否认就会被处死,结果曹植不到七步之内边吟唱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为曹植的胞兄曹丕听了后,“深有惭色”。不过,在长期的流传里,曹植的《七步诗》被减至四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当然,有时候人太有才并没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人们的嫉妒之心向来有之,这不郭沫若就想来挑战一番。抗战期间,郭沫若在重庆寓居八年,先后任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其创作的《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话剧,成为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尤其是《屈原》影响深远。
抛开郭沫若身上争议的部分,他还是非常有能力的。1943年7月,郭沫若在重庆写下了《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郭沫若之所以要写《反七步诗》,是他认为曹植的七步成诗的牵强附会成分比较大,并且认为,“站在豆的一方面说,固然可以感觉到真的煎迫未免过火;如果站在箕的一方面说,不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吗?我因而作了一首《反七步诗》。”对于郭沫若的《反七步诗》,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参考资料:《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文心雕龙·才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