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田园乐辛弃疾(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夏日田园乐辛弃疾(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蒋华)更有意在言外的描写。如二儿正织的鸡笼,不就暗示着散养一群土鸡,正在茅檐下草丛中觅食。还有“溪头卧剥莲蓬”,不也暗示着溪水面风荷正举。难怪小儿顽皮,因为他手攥词艺的莲蓬,需要我们用想象剥开,才能品尝到艺术的莲子来。怎不让人叹服,词人的经纶手,像学绣的春姑娘,得心应手地将这首《清平乐·村居》刺绣成宋词中的一枝“不教花瘦”又接地气的芬芳花朵!一是违背了当时现实。仅以词人同时期的诗人描写村童的诗句看:“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农忙时节还跟随父兄耕田种地,“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吴小如《说辛弃疾的<清平乐>》)从这个角度讲,剥夺了小儿的剥莲权,变成“看”剥的小观众。岂不有违当时“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的劳动现实。二是违背了白发二老的期冀。作为“锄禾日当午,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此词描写江南普通农家的人物场景和闲适生活。表现了此时归隐江西上饶的词人,不但“管竹管山管水”这自然风光,也管民生的朴素情怀。先看上阕,写家居环境和一对老年夫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一条青草茂盛的溪水,正从低小的一所茅屋前流过。这是符合古代特有的“绿水人家绕”“舍南舍北皆春水”的乡村布局。而低小的房屋内,正坐着一对老头(翁)老太(媪),在对酌唠嗑,说出相互取悦的话。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吴音”两字就点出地理位置。词人此时归隐的江西上饶古为吴地,故方言为吴音。似乎在词人看来,不管他俩“醉里吴音相媚”着什么?一个“好”字,已总结出杯酒甚欢、相谈愉悦的白发二老的精神风貌。联系词人下列词句看:
云连麦陇,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满江红》)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浣溪沙》)
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浣溪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鹊桥仙》)
都说明一个现实道理,民以食为天。唯有“云连麦陇,雪堆蚕簇”,麦浪滔天,堆茧似雪,丰年在握。乡亲们才不为去年的无米下锅而愁眉紧锁,眉头不似去年颦。才能喜悦品尝新收稻,隔墙打酒吃炖鱼。甚至词人还被好客的乡亲们“相扶入东园”,欢饮这“留客足鸡豚”的丰年。如此,这对“醉里吴音”的二老,又岂能排除“相媚好”着“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似乎在词人耳目中,何必管这是谁家的老头老太,白发谁家翁媪?因为他们都是丰年的代言人,就连田野里的蛙声都是一片报喜声,听取蛙声一片。当然词人心知肚明,“千顷稻花香”的丰收绝不仅靠天降甘霖,“夜夜费、一天风露”,更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耕耘汗水。所以下阕词就写出小哥仨的劳动场景。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词人契合年龄,由大到小,量身定做。一是强度有别。大儿挥锄,正汗流浃背地锄豆。二儿手舞篾条,正有序跳跃地编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无赖在这里是顽皮淘气之意。顽皮的小手正将莲蓬由里往外剥。二是姿态有别。大儿锄豆,站着;二儿编鸡笼,坐着;小儿卧剥莲蓬,卧着。三是为全家奉献的成果有别。大儿奉献豆之主食;二儿编鸡笼,奉献鸡之副食。而小儿“溪头卧剥莲蓬”,奉献零食。值得探讨的是,有版本将“卧”字异文成“看”字,变成“溪头‘看’剥莲蓬”。由卧变看,一字之易,拙以为:在此词中,不仅违背当时的乡村现实、也违背二老期冀和词人初心等。
一是违背了当时现实。仅以词人同时期的诗人描写村童的诗句看:“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农忙时节还跟随父兄耕田种地,“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吴小如《说辛弃疾的<清平乐>》)从这个角度讲,剥夺了小儿的剥莲权,变成“看”剥的小观众。岂不有违当时“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的劳动现实。
二是违背了白发二老的期冀。作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快一辈子的二老,深知勤劳才是聚宝盆,只有小哥仨从小践行劳动思想,才是“千顷稻花香”的前提,也是微醺的二老,老有所养的根基,更是未来三根家庭顶梁柱的保证。
三是违背了词人的初心。归隐词人不仅自号稼轩,还“白露园蔬……网钓还锄”,亲自锄草灌园。并给十个子女,都选了带“禾”字旁的名字,目的就是牢固树立“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思想初心。从这个角度讲,也就理解了他“最喜”小儿的原因,就是他没成为“溪头‘看’剥莲蓬”的小观众,而是“‘卧’剥莲蓬”的小劳动者。或许这小淘气鬼,不是吃独食,而是一轱辘爬起身,捧着剥好的莲子,请大哥二哥分享他的劳动果食。如此才契合词人劳动初心,怎不对他情有独钟。甚至在词人心中,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就连“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都强过那些愁风雨的桃李——城中“十指不沾泥”的“遍身罗绮者”们。
四是违背了小哥仨多彩的劳动艺术美。从下阕词整体构图看,若小儿“‘看’剥莲蓬”,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看,都与站着锄豆的大儿,坐编鸡笼的二儿姿态雷同,岂不枯燥单一了劳动多彩的艺术之美。相比“卧剥莲蓬”,一个“卧”字,不仅活画出小家伙的憨态可掬,更与大儿二儿劳动形态互补,才能让画面造型各异、多姿多彩。这就像词中豆出于土、鸡刨食于地、莲蓬出于水。食物丰富、品种多样。而词中三写“溪”字,成为茅檐低小,青青草和大儿锄豆,小儿卧剥莲蓬的方位坐标。这些都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图画美。综上所述,还是“卧”字好。选择“溪头‘看’剥莲蓬”的夏承焘先生,还认为“如果理解为下片四句是写全村人包括小孩子在内都参加劳动,那就未免贬低了这几句的艺术手法了”(《辛弃疾的农村词》)。就值得商榷了。
纵观此词,词人没有用他补天的经纶手,打开书袋子引经据典,也没有铜琵铁板出“气吞万里如虎”的旋律。而是用老妪能解的口语,白描的手法,将“这首词环境和人物的搭配是一幅极匀称自然的画图,老和小写得最生动”(胡云翼《宋词选》)。
更有意在言外的描写。如二儿正织的鸡笼,不就暗示着散养一群土鸡,正在茅檐下草丛中觅食。还有“溪头卧剥莲蓬”,不也暗示着溪水面风荷正举。难怪小儿顽皮,因为他手攥词艺的莲蓬,需要我们用想象剥开,才能品尝到艺术的莲子来。怎不让人叹服,词人的经纶手,像学绣的春姑娘,得心应手地将这首《清平乐·村居》刺绣成宋词中的一枝“不教花瘦”又接地气的芬芳花朵!
(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