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长河故事碎片(时间幻境的沉淀)
时光长河故事碎片(时间幻境的沉淀)古马是凉州人,凉州作为丝绸之路的文化重镇,有着西部典型的风土人情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诗人写作意识的形成奠定了浓郁的地域色彩。这些诗歌反映出的西部地域与人生经历有极大的联系,它可以统称为诗人的西部色彩或凉州色彩。“我们还会去天梯山开凿石窟/塑造庇佑我们的佛祖吗”(《凉州词》),“一只停止吃草的白牦牛……它有着和鹰的家族相同的苍茫辽阔的背景/我有什么”(《冰沟河取景———赠凉州诸友》),包括《贺兰山谣》《凉州月》《祁连山中》等诗歌,带有鲜明的地理标识符号。这些地理存在的事物,在古马的笔下,有了人对大地、自然的人文关怀,让诗歌背后隐藏的感情隐喻,触景生情,情由诗出,融入诗人本身对凉州记忆的独特情愫,把“诗歌把文字带回了最初始的起源”(博尔赫斯语),去修复西部原有地域荒凉的部分。《飞行的湖》是《诗刊》2020年度陈子昂诗歌奖获奖诗人古马的最新作品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纵观整本诗集,既保持了
关注 ,让诗歌点亮生活
近日,《诗刊》2020年度陈子昂诗歌奖获奖诗人古马的最新作品集《飞行的湖》,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飞行的湖》中的诗作,将物与景都纳入心灵的观照之中,营造出独特的“西风古马”的诗境,构成了古马的鲜明诗风。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班学员、诗人赵琳,围绕诗集的内容特色和文学价值进行深入解读:
《飞行的湖》,古马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古马 1966年出生,甘肃武威人。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作品有诗集《胭脂牛角》《西风古马》《古马的诗》《红灯照墨》《落日谣》《大河源》《晚钟里的青铜》等九部。曾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第四、第五、第六届敦煌文艺奖,人民文学奖,《诗选刊》“中国2008年度十佳诗人”奖,首届《朔方》文学奖,扬子江诗学奖,李杜诗歌奖银奖,草堂诗歌奖年度实力诗人奖,《诗刊》2020年度陈子昂年度诗人奖等文学奖。被授予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时间幻境的沉淀
——读古马《飞行的湖》
赵 琳
《飞行的湖》是《诗刊》2020年度陈子昂诗歌奖获奖诗人古马的最新作品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纵观整本诗集,既保持了古马以往如《青海的草》《罗布林卡》《倒淌河小镇》等语言空灵,像从异域战场留存的一根根锋利的利矛,直刺心灵深处,给人留下赋予想象空间的诗歌风格;也有如《瓜州月》《秋来》系列及《十一月六日大雪即事》等关注生活,问答现实的诗歌。
古马是凉州人,凉州作为丝绸之路的文化重镇,有着西部典型的风土人情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诗人写作意识的形成奠定了浓郁的地域色彩。这些诗歌反映出的西部地域与人生经历有极大的联系,它可以统称为诗人的西部色彩或凉州色彩。“我们还会去天梯山开凿石窟/塑造庇佑我们的佛祖吗”(《凉州词》),“一只停止吃草的白牦牛……它有着和鹰的家族相同的苍茫辽阔的背景/我有什么”(《冰沟河取景———赠凉州诸友》),包括《贺兰山谣》《凉州月》《祁连山中》等诗歌,带有鲜明的地理标识符号。这些地理存在的事物,在古马的笔下,有了人对大地、自然的人文关怀,让诗歌背后隐藏的感情隐喻,触景生情,情由诗出,融入诗人本身对凉州记忆的独特情愫,把“诗歌把文字带回了最初始的起源”(博尔赫斯语),去修复西部原有地域荒凉的部分。
古马的代表作之一的《青海的草》写于1998年4月,但这本诗集最后一首《冬月的一个周末》写于2021年11月。其中二十多年的写作中,时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诗歌不可避免地从时间上映射着诗人的精神向度。一个写作者的创作比其他领域更为直接的反映出他对世界的考量。古马2017年10月至11月期间创作的曼德拉山、阿拉善等系列诗作,正是他的诗歌观念一次新的革新和追求。
“一只可怜的小犬身陷刺棵当中 夜色深黑 不能自拔/我不禁抱起它,帮我拔去扎进它胸脯的每一根刺/我不禁热泪涌流,回头向你索要疗伤的妙药”(《夜宿雅布赖小镇》),经过深夜醉酒放歌,发现一条身陷荆棘的小狗,替它拔去胸脯的刺,这种嵌入双手的同情背后,是诗人积极的慈悲情怀。此外,“羊呵羊呵……快点来进入我的套圈吧”(《套羊》),《山歌》中的“你我左右/要同行三日/左右为你/我要大醉一场”等等,猎手一样在诗歌中捕捉的意象,仿佛是刹那间的火焰,照亮昏暗的黑夜,像一股清泉流进日常世事,泉水发出人胸中释然的喟叹。
从阅读体验上看,每个人内心的精神性有着多样化、多元化的可能性。古马以前那种灵动、音律的审美意识作为一种诗歌风度或美的理想诉求,经过时间的检验与发展,逐渐挖掘客观认识之外的自觉本性,展示出其语言探索的智慧性。《双峰驼》以“一匹骆驼丢了”为主线,列出可能丢失的地点、时间、与骆驼相关的种种因果,恰如古代山水画“以形写神”的气韵,所体现的是人在曼德拉山间精神层次的游牧与返场,是身处尘世而对细微生活的心境描绘。“是的/有人说。他们看见过我的双峰驼/他们到过曼德拉最高的山峰”(《双峰驼》),这种有些许的落寞感,有细腻情绪的波动,有趋于平静的解脱,何尝不是我们在命运中平凡而朴质的精神慰藉。
而另一首《转场———赠恩克哈达》中,通过“转场”把草原普遍存在的零散物象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宽阔辽远却临近破裂的牧场图,自然意象到诗歌修辞的跨越无疑为诗人提供了一条时间和空间重叠的捷径。“白唇鹿的嘴唇碰到阳光的苔草/石缝里的清水就像它回头张望的眼睛/四周围或有树影一短一长/北山的云鱼化草草化虎豹变幻莫测”(《转场———赠恩克哈达》),古典色彩的词性与人关于传统美的追求相呼应,它触及到诗人心灵深处余味悠长的意境。在当下快节奏的环境里显得比较“轻奢”,感知到游离于现实边缘美的不确定性,属于诗人主观地发现遥远生活的亲切之处,清晰勾勒出“带着清晨的口哨/只是你别忘了/吹起夜里的口哨”的现实、虚无交替的境界,或者归纳为细节的理想化处理。
这本诗集中,古马截取出许多宽泛的生活片段。从《蜘蛛人》《武威: 雪的札记》《晚行》到《雨夜书》《罗什塔院》《拼图游戏》等作品反映着生活的丰富角度,并且这些作品创作时间大都在近几年,肯定性在于他越来越关注人的个体性,娓娓道来的生活气息,强调用个体视角的体验融入到诗歌创作。
在《飞行的湖》中,还有一部分赠诗,赠诗是古代文人创作的重要素材。古马的这些赠诗友谊诗占大多数,《东柯谷见一只白鹭飞过,怀杜甫 ———赠王若冰、 周舟》《邀约: 古寨行———赠云鹏》《冰沟河取景———赠凉州诸友》……他们的友谊在诗歌里相互取暖,安抚灵魂的栖息;“新月/窥羡一樽青稞”(《当周草原———赠阿信》),杯中窥月,举杯怀人;“———清水流过心头的日子才是最平常最真实的日子/才是菩萨和我们脑子里最美好的想法”(《唐代菩萨造像赠友》),不同的生活经历下,近乎白描的抒情,寓意着神灵之下朴素主义的俗世生活那么真实,美好幽默,理性顿悟,友人之间有着一致的精神给养,这是诗歌贡献的劝慰和期许。
“语言是存在之家”(海德格尔语),也是诗歌素养的基础。一切诗的感性与理性的情感表露,都无法与诗人命运、诗人对世界表达的语言分裂开来,正如古马的《晚行》:“周围那些手植的松树/已经生长了二三十年/才正当青春/而我们已经历经沧桑/进入暮年”。他在沧海桑田的时间迁徙中,诗歌更多的意义在于抵达沉淀的永恒之美。
古马《飞行的湖》诗选
青海的草
二月呵,马蹄轻些再轻些
别让积雪下的白骨误作千里之外的捣衣声
和岩石蹲在一起
三月的风也学会沉默
而四月的马背上
一朵爱唱歌的云散开青草的发辫
青青的阳光漂洗着灵魂的旧衣裳
蝴蝶干净又新鲜
蝴蝶蝴蝶
青海柔嫩的草尖上晾着地狱晒着天堂
山隅
溪水潺潺
天空的蓝和云朵的白
你打开所有的卷心菜也再难找到
鸡儿觅食的草滩上
一片金露梅兀自盛开
那么地热烈,如同黄昏炉灶中的柴火
在此山隅
谁能配享卓玛的茶炊
谁配享天籁之音和黄铜般静谧的日子
山腰缓行的牛角
恰似月牙儿光色动人的幻影出没于雾霭
可惜,我不是在溪水边对景写生的画家
——已经陶醉,已经忘乎所以
亦不是那牧人,正驱犊返家
一朵乌云带来一阵急雨
我,只是挂在牧场围栏的
铁丝上的一排排雨珠
转场
——赠恩克哈达
我们要去的地方
白唇鹿的嘴唇碰到阳光的苔草
石缝里的清水就像它回头张望的眼睛
四周围或有树影一短一长
北山的云鱼化草草化虎豹变幻莫测
我们要去的地方
雨水嫩绿沙葱长势正好
成吉思汗的眼睛
泉眼之眼 北斗以北
我们要去的地方要走上九天九夜
驮上帐房茶炊赶上羊群
转场前还有些事必须办完
马头琴琴柱断了琴箱破了
那双穿过很久的靴子底儿掉了
昨夜煮滚奶茶煮罢羊肉的火
已经灭了灰已经冷了
还有我们的不如意和难堪
要一一埋藏,干净的沙土埋藏深些
让来年春风吹绿这挂念的地方
好了
我们要去的地方还有很远的路程
要骑上马,牵上骆驼
让一只欢实的细犬窜到前面
只是你别忘了
带着清晨的口哨
只是你别忘了
吹起夜里的口哨
识别小程序码可以购书
部分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编辑:王傲霏 二审:曼曼, 终审:金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