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县永安寺(鹿邑明道宫道始于此)
鹿邑县永安寺(鹿邑明道宫道始于此)越过以《道德经》语意而取的崇道亭、尚德亭、抱朴亭、守素亭,便来到了以青石为基、汉白玉为栏的八卦台。据当地人介绍,八卦台围栏上的图案,是传说中的“八仙过海”时使用的法器。栏杆的三层设计,代表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宫内的两颗皂角树也常为当地人津津乐道。人们认为,老子讲求阴阳和谐与统一,宫内这两株皂角树一株为阴,一株为阳。一个挺拔向上,一个悠悠下垂;一个跃跃欲试,一个含情脉脉;一个犹赳赳武夫,一个如窈窕淑女,俨然一对不离不弃、生死相随的恩爱夫妻。西边的一株“女树”每逢春天便繁花似锦,到了秋天却无果实可采;东边的一株“男树”则春天无花无卉,到了秋天却果实累累,真切地印证了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行至明道宫历史上一座古老的宫殿——迎禧殿。史书记载,宋真宗到太清宫朝拜老子后驻跸明道宫,就在此殿内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朝政,决策大事。因为有皇帝曾在此居住过,鹿邑的老百姓直到
世间万物的根源是什么?天下万物共存共荣的依据是什么?古往今来,东西方出现多位灿若星辰的思想巨匠,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万物之始。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苦县(今周口市鹿邑县),中国哲学鼻祖老子诞生于此、传教于此、升仙于此,行至函谷关时将自己关于宇宙、阴阳、制度、人生的思考浓缩进五千余言,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贯穿天地的大法则,将“道”这一概念贯穿《道德经》始终,为后人开启“众妙之门”锻造文字密匙。
老子文化,根在鹿邑。在鹿邑这片古老又神秘的土地探寻老子文化,自然少不了拜谒明道宫。位于老子故里鹿邑县城内的明道宫,坐落在升仙台前,原名紫极宫,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为太清坛。到唐时,以升仙台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增建。虽后多毁于战火,但对明道宫的城湖秋月,自古以来就有诗句记载,前有“一片绿波飞白鹭,半空紫气下青牛”的质朴赞叹,后有“搔首白云连紫气,溶溶宛在水中央”的赤诚歌咏。如今明道宫景区以鹿邑县城紫气大道为界分为两部分,紫气大道南为弘道苑,北为明道宫,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景区内主要有弘道苑、众妙之门牌坊、迎禧殿、玄元殿、文昌阁、藏经阁、享殿、升仙台等建筑构成。
能知古始,是为道纪。作为海内外最大的弘扬老子思想的宣传基地,如今,人们追老子足迹行至鹿邑明道宫时,踏青色方砖,听风铃阵阵,可领仙人神韵。捧一本《道德经》,细细品读,感悟着中国乃至世界大化流行之大成,体会着老子思想至今在中华沃土上升起的炊烟袅袅……
亦人亦神 被褐怀玉
正值晌午,记者一行漫步至明道宫门的甬道两侧,在甬道后方的拱桥上,一位男子正虔诚地对着四方行跪拜之礼。据了解,在明道宫,当地人对于跪拜老子这一行为早已司空见惯,因为在当地人心目中,老子既是一位圣人,又是一尊神。“或许在政治家眼中,老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但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他就是保佑我们的老君爷,带给我们心灵上的慰藉。”该男子说。
关于老子亦人亦神,历史也有迹可循。东汉晚期,曾任陈国宰相的边韶作《老子铭》,文中称:“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始终。观天作谶,降升斗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大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渡世,自羲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这里把“道”与“老子”合而为一,将老子神化为最高天神。后张道陵创五斗米道,道教崇奉老子为教主,尊为“太上老君”。
老子思想绵延流长,流传至今,明道宫的一砖一瓦、一处一角,都涵盖着老子“道”学思想的传奇故事。
行至明道宫历史上一座古老的宫殿——迎禧殿。史书记载,宋真宗到太清宫朝拜老子后驻跸明道宫,就在此殿内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朝政,决策大事。因为有皇帝曾在此居住过,鹿邑的老百姓直到今天仍把明道宫称为“东皇城”。明道宫原为紫极宫,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皇帝亲自来鹿邑祭拜老子,就住在紫极宫中的迎禧殿里。一次夜游时,宋真宗思绪万千,当即提笔挥毫写下了“明道宫”三个字,意为彰显道德、真理的地方。宋真宗为这座宫殿取明道宫之名,表明了其对老子思想真谛的贯彻。
越过以《道德经》语意而取的崇道亭、尚德亭、抱朴亭、守素亭,便来到了以青石为基、汉白玉为栏的八卦台。据当地人介绍,八卦台围栏上的图案,是传说中的“八仙过海”时使用的法器。栏杆的三层设计,代表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宫内的两颗皂角树也常为当地人津津乐道。人们认为,老子讲求阴阳和谐与统一,宫内这两株皂角树一株为阴,一株为阳。一个挺拔向上,一个悠悠下垂;一个跃跃欲试,一个含情脉脉;一个犹赳赳武夫,一个如窈窕淑女,俨然一对不离不弃、生死相随的恩爱夫妻。西边的一株“女树”每逢春天便繁花似锦,到了秋天却无果实可采;东边的一株“男树”则春天无花无卉,到了秋天却果实累累,真切地印证了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
“穿过八卦台,眼前这座恢宏的大殿就是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复建的玄元殿。玄远殿是明道宫建筑群中最大的宫殿。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拜老子为始祖,尊老子生地鹿邑为其祖庭,并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后人就建玄元殿予以纪念。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从这里孕育产生并发扬光大的。”听闻明道宫导游的讲解后,玄元殿内的一座老子青铜坐像引人侧目。只见老子手拿如意钩,衣带飘逸,上饰有仙鹤寿桃和商周青铜器常用的变形龙纹,其安详飘逸的神态让人联想到老子在《道德经》中写下的“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其坚持的无为之道,在当时虽知者甚少,作为圣人还是要被褐怀玉,坚守正道,坚守行道。而今,圣人怀中揣着的“美玉”已被世人熟知并沿用,身披粗布的老子那内心曲高和寡的郁闷情绪也应一扫而光了吧。
身为人,老子行走于阡陌,勤学深思,品行高洁,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神游于天地万物间,穿行于时光交织中,仿佛每日每时都与人们在一起说古论今,体道悟德;作为神,他敛容于庙堂,或先天一炁,或人间三清,与日月同在,与大化一体。时至今日,亦人亦神的老子形象仍深深扎根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蓬累而行 聚徒讲学
经过古时向老子行祭拜礼的“享殿”,便见到了明道宫建筑群中唯一现存的古建筑——老君台,又名升仙台。据有关专家考证,按中国秦汉时期建台的旧制,它最初应是同陕西黄陵的武仙台、河北临漳曹操修的铜雀台是一个时期,也就是说应是建于两汉时期。此台高有8.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整个台体呈二十五边形,以古式青砖堆砌,周围立垛口女儿墙,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高台建筑之一,居高临下,雄伟壮观。
老君台大殿正殿三间,东西偏殿各一间,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有檐柱、斗拱,内部梁柱为砌上明造。清风徐来,白云轻飘,在青翠茂盛的百年松柏树下,善男信女在台上大殿上香、跪拜、祈福。传说老子就是在此台上羽化升仙的,实际上,因古人有筑坛讲学的传统,因此,此台是为纪念老子晚年在这里聚徒讲学而修筑的。据相关资料记载,因周室“宫廷”动乱,老子受王子朝(即姬朝)“谋位未成、携书赴楚”(楚国的都城为郢,位于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的牵连,被周悼王(姬猛)罢官。为了生计,老子回乡后便重操旧业,开办学馆。几年后,老子官复原职。后来,老子见周室衰微,自己年事已高,便蓬累而行,辞官归里,在县城东关(即今鹿邑明道宫中老君台)开馆讲学,传道授业。老子晚年在这里传播天下大道,宣讲其“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上善若水”“尊道贵德”“以百姓心为心”的深邃思想。
据《史记》《孔子家语》等史料记载,孔子一生中曾数次问礼于老子。其中,第一次“问礼”是在周都洛邑。在与老子彻夜长谈后,孔子获益不浅,感叹不已。对弟子曰:“鸟,吾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吾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这便是“老子犹龙”的由来。老子的学生来自天南海北,诸如杨朱、列御寇、庚桑子、文子等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都是老子的弟子。在老君台大殿前,就站立了四位老子的得意门生,他们分别是庄子、列子、文子、庚桑子等不同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此外,相传老君台上的13株桧柏,是老子13位弟子转化而成,栖息在此陪伴老子。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恰似人间仙境。
绕台一周,一个圆柱形的铁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它静静地站在进台处,守望着来来往往的善男信女。据了解,这根矗立在升仙台上的铁柱,是“柱下史之柱”,为纪念老子之物。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载:这根铁柱,“高八尺,围尺有八寸,旧志谓为唐时旧物”。相传,周天子上朝议事时,曾特旨恩准在朝堂内为老子立柱,好让老子倚柱记录。这样既减轻了老子记述的劳累,又表示了对史官的尊重。所以后人就称守藏室史官的老子为“柱下史”。这其中,大约也含有“苍天厚土,定于一柱”之意吧。
关于老君台,还有一事——台墙上的弹痕至今仍是日军侵华的历史见证。1938年农历五月初四,一队日军从鹿邑城东营子寨向西开进,因为当时县城内并无高大建筑,加上老君台上古柏森森,非常引人注目。日军以为是国民政府的抗战工事,就在县城东城墙上架上迫击炮,对老君台集中炮击,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附近的柏树上共中炮弹13发,机枪弹无数。炮弹穿过大殿山墙,有卡在梁架上,有落在了老君像的神龛上,有卡在了殿东柏树的树杈上,最后一发在修复老君台西南角地基时才被专家发现。神奇的是,13发炮弹一发未响。此事并非神话传说,在20世纪80年代,当年向老君台发射迫击炮弹的日本炮手带着一块“和平碑”来到了明道宫,向世人证实了此事。
挥笔五千 传世千年
相传,老子在担任守藏室史期间,他看到周朝日益衰微和不断内乱,日益厌恶,终弃官不做一走了之。他坐在青牛拉起的板车上,红颜大耳,双眉垂鬓,胡须拂膝,身着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当老子行至函谷关时,守关尹喜见紫气东来,自觉有贵人莅临,便热情接待老子,殷殷祈盼老子能留下满腹笔墨供世人研读。老子便挥笔写下五千余言,世称“五千精妙”。字里行间实为老子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收获,冷眼旁观周王室与诸侯国、诸侯国间博弈及勾心斗角之感悟,更重要的是对夏、商、周三代文明积累的提炼与升华。《道德经》一书写成之后,老子语重心长地对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言宇宙运行之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神鬼应验之秘;下篇为《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研习不止,苦修不懈,终有所成!”言罢,老子告辞而去。后来,尹喜果然悟出真谛,并学有所成,修成大道,成为道教中的“文始先生”“无上真人”。
《道德经》全文仅有五千多字,言简而意味深长,质朴而充满哲理,玄妙而顺理成章。文句整齐,错落有致,自然成句,气势磅礴,且善用比喻,文气贯通。以极少之语,蕴极深之义,巧妙表意的逆说法,让每个汉字重似千钧,不容外借。老子认为,道被尊崇,德被珍惜;道的运行,德的施行,是历来如此、自然而然的。“道”是天地之始、众妙之门、万物之宗,是天地万物所赖以存在的根据、本性。“道”产生万物,“德”蓄养万物,万物尊崇“道”而珍贵“德”。
此经一出,传颂千年。以《道德经》为代表的老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极大发展了中国人的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对中国道家、法家、儒家、兵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哲学、政治、古代科学、古代医学、养生学、文学艺术、文化精神等方面,也为中国人独有的东方思辨智慧提供了指南。
老子是中国的,其思想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从普遍性上考察,早在七世纪时,《道德经》就已有外文译本。到十七世纪,西方的一些国家就有了《道德经》的多种文字译本。直至如今,西方政治家在大型国际活动中援引老子名言,诠释《道德经》语意。不可否认,《道德经》中所表达的对全人类乃大化流行、茫茫苍穹的终极关怀,会随着时光飞逝越发珍贵,其蕴藏的无穷无尽的智慧,犹如一汪活泉,将为世人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冽。
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
在老君台前方,是唐高宗李治祭祀老子的皇祭殿。殿外柱子上悬挂的对联为“执大象以还淳,涤玄览而遣累”。此句源自唐高宗李治的《追尊玄元皇帝制》之诏书,言简意赅是:掌握大道,还朴归真;去除杂念,排遣苦累。其实,这也是唐高宗李治在此次鹿邑之行后,悟出的治国理念——“返朴还淳”“无为而治”。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历朝历代,多人在《道德经》的文化长河中得到滋养。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在讲述老子升仙后,写下一句含义十分深刻的话:“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意为:蜡烛和柴薪的燃烧是有穷尽的,火却传承下去,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老子逝世已两千余年,他的学说却经过关尹、庄子、文子、列子、黄老道家、淮南子,以及历史上众多道家学者传承下来,对哲学、政治学、军事、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深深印在后人的心理深层,并以新的形态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绵延不绝,无穷无尽。
老子倡言的“道”“德”观和“尊道贵德”的思想,已然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永不磨灭的文化基因。五千精妙《道德经》所阐释的盖天覆地、博大精深的系列理念,也已然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精神营养。作为老子的出生地及传道地,鹿邑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老子文化的滋养中浸润千年,老子文化也反哺鹿邑人民千年。从民间层面来看,在鹿邑方言中,“道德”二字不仅指代一个人的德行好坏,更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按照道理办事的标准。老子的乳名为狸儿,即小老虎的意思,狸儿声转为李耳,因此在民间,当孩童出生后,仍有为其备上虎头鞋、虎头帽、布老虎的习惯,既为纪念老子,又祈盼孩童能受到“老君爷”保佑,取辟邪、吉祥之意。老人去世时,周围人会以逝者是否有“德行”来评价一生功过……从社会发展层面来议,在周口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不断汲取着老子文化的精神力量。“道德名城 魅力周口”这一城市名片的提出,旨在引导周口人民保持良好道德风尚,进一步将老子文化融入周口人民的血脉。
老子思想看似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貌似虚静,却满溢关爱;倡导“无为”,结果是“无不为”,无为清净其外,有为积极其内。今天,当代文人骚客对中国精神之源的追索,不仅是对文化知识的热忱,还有出于中国文化“寻根”的需求,以及对人类文明和中国向何处去的深情关怀。诚然,在中国历史的原野上,曾矗立着许多文化的高峰,《道德经》可抵最高峰,其中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为中华民族融汇了如水一般的性格底色,也为中华儿女乃至全人类打开了一扇思考宇宙万物、追寻幸福生活的大门。(图片由王锦春、王红梅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