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但无论隐逸形态如何变化,其目的绝不仅仅是避杀身之祸,而是为了保全人格的独立。义隐、时隐、朝隐、酒隐、学隐、道士隐、佛徒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在孔子思想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贤人雅士在朝代更替时选择归隐。隐逸有不同的实践方式,何鸣先生将其归纳为七种,即:

“隐逸”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自先秦发端,至清末绝迹,几乎贯穿了中国古代文化史。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造就了“隐逸”文化的最后一次高峰,集中表现为绘画领域“隐逸画风”的成熟与发展,并以其创新的笔墨和鲜明的反抗精神,对后世画坛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1)

一、隐逸文化的产生

一般认为,三皇五帝时期的巢父、许由,开隐逸之先风。《先秦·卫风·考槃》载:

考盘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描绘了隐逸之士悠然自在的生活。孔子也有关于“隐”的表达: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在孔子思想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贤人雅士在朝代更替时选择归隐。

隐逸有不同的实践方式,何鸣先生将其归纳为七种,即:

义隐、时隐、朝隐、酒隐、学隐、道士隐、佛徒隐。

但无论隐逸形态如何变化,其目的绝不仅仅是避杀身之祸,而是为了保全人格的独立。

隐逸之人被称为“隐士”。需要强调的是,“士”是隐士的先决条件。《南史·隐逸》曰:

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最早提出隐士一词的是庄子,《庄了·缮性篇》:

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2)

庄周梦蝶

庄子提出了成为隐士的要求,即在“时命大谬”的背景下归隐,并保持人格和精神的独立。

庄子以“无为”、“自由”的思想核心,成为“隐逸文化的灵魂”,其观点可以概括为:隐逸而不现世,与政治和国家事务保持距离,直到成就圣人的境界。“不在身隐而在心隐”,是其推崇的最高境界。后世的隐士,或多或少均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

二、隐逸文化的发展

隐逸文化自诞生以来,在各朝各代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秦汉时期的隐逸多为逃避强权政治;六朝则张扬、显著;隋唐时期,隐逸成为入仕的阶梯;时至宋元,方集大成。明末清初,隐逸走向世俗化,遗民群体成为唯一逃脱功利诱惑的隐士代表。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3)

竹林七贤

传说三皇五帝时的巢父、许山,不受君位而隐,商周有伯夷、叔齐,魏晋则是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还有“诗仙”李白、北宋隐士林和靖、元代梅花画家王晃、明代狂禅居士徐渭,直到清代画家郑板桥,都是隐逸文人在各个时代的代表。他们秉承着个人信念,不为五斗米折腰,超脱归隐,为后世留下隐逸的典范,受到世人赞誉。

三、隐逸画风与复古画风

1、复古画风

“复古”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唐代,韩愈、柳宗元兴起古文运动,明确提出了复兴“古道(儒家正统)”的口号。

绘画领域的“复古”自宋始。宋初,山水以李成为盛。哲宗继位后,全面推行崇古风气,皇宫所挂画作全部更换,“易以古图”。上行下效之下,整个社会掀起复古热潮,夸张到连画家取名都与复古沾边,如郑希古、戴复古、王遵古等等。当时的“复古”,是复青绿山水之风,上追范宽、荆浩、王维,“非大青绿不谓古也”。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便是此风潮下的代表作品。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4)

《千里江山图》(局部)

元代,赵孟頫提出“古意说”,崇唐贬宋,是谓借仿唐人之古反宋人之古,影响深远。他说:

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余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

晚明,董其昌横空出世,推出了著名的“南北宗”论。他将中国山水画分为文人画代表的南宗,和行家画代表的北宗,并以禅宗“北渐南顿”为喻,极力推崇南宗,过分提倡复古,称:

岂有舍古法而独创者乎

后满清入关,为笼络汉人选择保守复古的思想,极力推崇南北宗论。清初“四王”正是其代表人物。他们循规蹈矩、安分守己、作画小心谨慎,笔笔从古而来,以酷似古人为最高准则。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5)

“四王”王翚:辋川雪霁图

2、隐逸画风与复古画风的比较

复古画风与隐逸画风都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但前者往往走入极端,跳不出古人之框,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后者则仿古而不泥古,只求古意,并注重笔墨的创新。

在绘画理论上,复古画风以古法为宗,隐逸画风却敢于违背古法,实现“自立我法”。

此外,复古画风往往为权势者所推崇,隐逸画风则为仕途不顺者所用。因此,前者大都打着“正统”的旗号,后者则沦为“野流”。但隐逸画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追随者众。他们选择与山泉为伴,将个人魅力融入画作。虽不为当时社会所接受,却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6)

一、政治背景

明末是“天崩地解”的时代,农民起义迭起、边疆战乱不断,朝政腐败、官商勾结、民不聊生。清初,满清统治者为笼络汉族士大夫阶层,继续八股取士,并扩充录取名额。同时又大兴文字狱,禁止文人结社。采取一面笼络,一面打压;一面征隐,一面尊隐的策略。但由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及“薙发令”等残暴政策,许多民族气节强烈的遗民至死不渝,《清史稿》记:

天命既定,遗臣逸士犹不惜九死一生,以图再造。及事不成,虽浮海如山而回天之志终不少衰。迄于国亡己数十年,呼号奔走,遂坠日以终其身,至老死不变。何其壮哉!

在高压环境下,明末遗民们做出了不同的个人选择。有人为了保全性命选择与清王朝合作,有人则用极端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国的忠诚,如书法家倪元璐自缢、画家崔子忠绝食。也有部分遗民既不愿与清廷合作,又想保全性命,于是选择了隐逸之路。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7)

倪元璐书法作品

二、经济背景

明中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发达,生活富足。商埠云集的徽州、扬州、南京等地,形成了稳定的绘画市场。商人开始收藏字画体现自己的品位,而画家们则迫于生计售卖书画,直接导致了职业画家群体的形成。

因此,明末清初的隐逸画家并未完全隐居山林,而是在生活上依附于商品经济的浪潮,或多或少都与收藏家、买家、赞助人来往。形成了隐逸文化史上的独特景观。

三、文化背景

明中期,隐逸文化发生极大变化,由“形隐”转为“心隐”,由苦隐转为登髙而赋、广游天下、放浪形骸之隐。总之,只要有隐逸之心,无论身居何处都是隐逸。

明末,禅宗复兴,画家纷纷皈依禅道。在明末清初的时代变革期,禅宗更是成为画家们追求宁静身心的方法论:“故虽备修万行,须以无念为宗”。如弘仁、石涛都衣着僧袍,八大山人更是在作品中融入禅学,处处显露禅机。

庄子哲学也是大动乱时代的产物,其“出世”、“逍遥游”、“与天为徒”、“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理论,都成为文人画家的精神导航。他们离开仕途走向山林,从亡国的悲痛中暂时解脱出来,转而寄情于山水之中。

清廷建立后,文化专制愈演愈烈。康熙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乾隆更是销毁一切涉及反清的历史文献和书籍。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8)

清朝文字狱

在这般思想禁锢之下,黄宗義指出: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严历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戴震抨击理学家“以理杀人”,提出:

凡事皆为有欲,无欲则无为矣,有欲而后有为

这些主张是对清廷泯灭人性政策的强烈回音,也促成了隐逸回归的文化潮流。

四、画家的自我选择

在明末清初的大环境下,选择隐逸题材的画家,或为隐士,长期隐逸林泉,对山水产生感情,随之入画,以此安顿身心,“畅神体道”;或为遗民,遭遇国破家亡的困境,于是寄情山水,以解悲痛之情,画风常含悲壮。前者为身心归隐的超脱之举,后者则是民族气节的直接呈现。

五、山水画本身的特性

陈传席先生认为:

从山水画产生起,历代隐士对山水画的发展贡献最大。

隐士们长期与自然为伍,描绘对象也大都取材于山水泉林。无论是赞美山川的壮丽秀美、或是表达国破山河在的悲凉、还是抒发云游旅途中的人生感悟,画家们都能通过山水笔墨充分表达出来。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9)

隐逸画家戴本孝的山水作品

此外,明末清初的隐逸画家们,通过卖画获得经济基础。如弘仁就与徽州画商交往密切。因此,他们能够周游天下,从而创造出生动的艺术作品。这往往是宫廷画家无法实现的。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10)

一、弘仁

弘仁,安徽歙县人,俗名江韬。出家后法名弘仁,字无智,别号渐江,自号梅花老衲。他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与母相依为命,个性“独僻”。“甲申以来,遇古航禅师,遂祝发为僧”。弘仁多次游历黄山,作品多黄山之景,与石涛、髡残、八大山人并称清初“四僧”,为四僧之首;又与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并称“新安四家”,是新安画派的代表人物。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11)

画僧弘仁

1、政治表现

弘仁年少时曾考取杭州诸生,但日子十分清苦。后在徽州加入了名臣金声组织的抗清队伍。隆武政权覆灭后,为躲避清兵追杀,弘仁逃逸山林,“不识盐味且一年”。之后,深知复国无望的他在武夷山出家为僧。

从积极参加抗清活动到后来的隐于禅宗,弘仁的政治立场注定了其出家为僧的命运。他以这种方式表达对明王朝的效忠,一生以明朝臣子自视,不与清廷合作。

2、交友

弘仁的至交好友为程守、王尊素等人,他们同为见证明朝灭亡的抗清文人,一同归隐、互诉衷肠,有着共同的亡国之痛。

此外,还有遗民画家龚贤、戴本孝、查士标等,也与弘仁交情深厚。如戴本孝曾赠弘仁诗曰:

林光山气最清幽,添个茅屋更觉投。读罢蒙庄齐物论,短居一室得天游。

画家们往来交流,谈论思想艺术,对弘仁的艺术创作影响颇深。

最后,弘仁以卖画为生,自然少不了与画商交往。例如徽商吴氏,多有宋元古画,弘仁与其交往密切,常常居留吴氏家中纵赏书画名作,对其画风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3.艺术思想

弘仁年少时受传统儒家教育,早期作品呈现出复古观念,师法古人,锤炼传统笔墨。他曾不止一次地表达对倪瓒的欣赏和推崇,作诗曰:

老干有秋,平岗不断。诵读之余,我思元瓒。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12)

倪瓒山水

弘仁的师法古人带有强烈的个人特色和自我创新。陈传席先生评价其笔墨为:

神韵似元,风骨似宋

可见弘仁师古而不泥古的创作风貌。

出家后,弘仁心灵逐渐沉静。其《偈外诗》云:

石径莓苔久不分,数椽茅屋一溪云;婆娑百尺青松下,夜夜涛声枕上闻

清心寡欲的状态不仅反映在诗文中,更体现在画作里,多透冷峻、静默之意,禅意也油然而生。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13)

弘仁:溪山寂静

后期的弘仁,儒释道三家俱存,开始云游四方,重视师法自然,这也是他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关键。他说:

董北苑以江南真山水为稿本,黄子久隐虞山而写虞山,郭河阳至取真云惊涌以作山势,固知大块自有真本在。

表明他重视写生,认为只有在真山真水中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感动自己感动他人。为了描绘黄山陡峭险峻的山景,弘仁从古人笔法中跳脱而出,创造横解索皴法,形成画面冷峻的特色,并由此确立新安画派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4、隐逸画风

弘仁早年吸收宋元画法,笔墨多学倪瓒。中年师法萧云从,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其代表作品《黄海松石图》,山石以染代皴,塑造出黄山陡峭险峻的山石特色。树木用笔沉稳严谨,真实描绘出黄山松树“奇”的特点。画面虚实相间,构图新颖奇特。既能窥见元人笔墨,又有宋人山水壮美之意,同时充满冷峻、孤寂、静谧的个人特色。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14)

《黄海松石图》

与同期画家相比,弘仁可以算是最超凡脱俗的,真正达到了隐逸于林、与世无争的境界。周亮工《读画录》说其:

江南人以有无定雅俗。如昔人之重云林然。咸谓得渐江足当云林。

当时,人们以有弘仁的画为雅,无弘仁的画为俗,可见他影响之大。

总结来说,弘仁整体的隐逸画风给人孤寂、冷峻之感,表现出画家心如止水的隐士心境,在构图用笔上不断创新,有洒脱之“逸”。

二、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俗名朱耷,为朱元璋十六子朱权的九代后裔,少时便有文名。明亡后,朱耷出家为僧,法名传綮,号八大山人。与弘仁、石涛、髡残并称为清初“四僧”。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15)

八大山人画像

1、政治表现

作为明朝宗室,八大山人对清王朝有着怎样的刻骨仇恨,我们无法描述。但至少明亡对他造成的影响,是同期画家所无法体会的。

研究八大的学者,基本持有两种观点,一种强调他强烈的丧国之痛,另一种则认为八大对遗民情感的超越,才是其艺术成就的主要源泉。1648-1672年,八大参加了一些遗民社团,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曾加入过抗清组织。

应该说,早期的八大山人,政治表现并不强烈。中期,随着老师弘敏的圆寂、自身癒痫的发作再加上四处奔波疲累,八大的故国情感逐渐外露,并开始显示王孙身份,不再隐姓埋名。后期,佛道哲学又重新占据其思想的中心位置,心态趋于平静,爱国情感的表达更加隐晦,艺术思想也随之升华,“由故国之思转化为人类命运的思考”。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16)

八大山人山水作品

2、交友

八人山人的交友圈,首先是在安义社与前朝遗老的交往,其中就有著名诗人万时华和老友彭文亮。另外,隐逸文人也是八大交往的对象。如巨源、黎元宽等,大多是遁入空门后结识相交。

自康熙十年起,八大山人开启了与清朝官员的交往。如最早结识的裘链、保持几十年友情的胡亦堂、还有为其写传的邵长衡等。但无论是出于卖画目的或是艺术上的志同道合,这种行为都与其孤傲气节有所冲突,但也体现了现实面前画家的一种选择。

3、艺术思想

八大山人的艺术理论并未像龚贤、石涛等人那样著录于画论,相反,他通过晦湿难懂的诗赋题词传达画意和艺术思想。

任何创新的前提都在于对传统技法的熟练掌握,八大的艺术之路,也是从复古开始的。他曾大量临摹董其昌和倪瓒的作品,并赞扬倪瓒虽师法董巨,但能跳脱出其中,表明了他反对一昧摹古,赞赏创新的主张。

关于创新,八大山人提倡领悟大自然的奥妙,求新求变,跳脱出宗法的捆绑,这是非常超前和叛逆的。他勇于挑战古人,并未如“笔墨名家”般随波逐流。这也是他最终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的理论基础。

此外,八大山人“拙”意的艺术形象是他标志性特点,这与他的“巧拙之论”密不可分。他说:

百巧不如一拙,此其是也。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17)

八大山人花鸟鱼虫作品

巧拙之论探讨了由工到写的画法转变,看似随意洒脱,实则是“巧”至巅峰的境界。“工欲缀未键时画”,“兴既阑未阑时笔”,都是恰到妙处的“拙意”。

最后,佛学思想是八大山人另一个重要创作源泉。朱良志先生在他的《八大山人研究》一书中阐释了八大山人的“鸟道”观:

鸟道,即鸟行之道。

意指鸟划过长空不留痕迹,表达了一种虚空之境。这种佛家境界,在八大作品中根深蒂固。

4、隐逸画风

八大山人二十多岁遁入空门,十载之年,继承师傅衣钵,主持进贤灯社,成为为人所重的禅师,住山讲经,从者达百余人。这段经历使其作品带有浓厚的禅意。

此外,带有隐逸之风的老庄思想,在八大画作中随处可见。如《鱼鸟图》长卷,卷首画两只鸟立于怪石之上,卷中卷尾各画鱼一条。题记写道:

东海之鱼善化,其一曰黄雀,秋月为雀,冬化入海为鱼,其一曰青鸠,夏化为鸠,月余复入海为鱼……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18)

《鱼鸟图》局部

这段描述与《庄子·逍遥游》中的内容相合。这种老庄哲学中的“善化”观,不仅传达了八大山人对庄子的推崇,也带有自我生命经历的感悟。班宗华先生将“善化”思想理解为“脱变”、“再生”,认为是八大山人的“生平隐喻”,象征了他人生的起伏,并预示其晚年的“新生”,这也是一种个人蜕变的美好期许。

整体来看,八大山人的早期山水作品苍润、清雅,既有倪云林清透之意,也有董其昌平淡天真之气。而《山水册》是代表八大山人成熟期的作品,充满了个人风格,如符号化的树木、皴法独特的山石等等,用写意洒脱的笔墨语言,透露出一股淡泊超脱之气。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19)

八大山人《山水册》

最后,八大山人作品中的题跋,也是窥见其隐逸画风的窗口。早期的八大画作,因其身份的特殊性,会将禅家偈语融合其中,晦涩难懂,以传达其出世之心。而到了晚期还俗后,八大的诗文则侧重于将艺术思想和人生体验结合,达到一种新的思想高度。如其在《梅花图册》中的题诗:

春山无远近,远意一为林。未少云飞处,何来入世心

直白地表达出孤独出世之境。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20)

一、政治上的反抗性

反清复明是明末清初最鲜明的政治特点。如参加过抗清斗争的弘仁,身为明朝宗室的八大山人,父亲是抗清义士的戴本孝等等。此外,也有政治立场并不坚定的代表,如石涛、梅清,都萌生过做清朝臣民的念头,梅清甚至多次参加科举。

坚持反清复明的画家,最终以老庄思想为旨归,寄情于山水之中。龚贤辟“半亩园”、八大筑“寤歌草堂”、戴本孝居“迢迢谷”…他们以自然为伴,云游四方,画风自然山水隐逸,有淡泊之气。

二、绘画上的创新性

石涛说:

古人未立法之前,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

这一番言论,在清初南宗主导的画坛,是非常具有反叛性的。同时也代表了隐逸画家们对创新的追求。此外,政治上的反抗性,也使得他们耻于向顺民“四王”为代表的南宗靠拢。所以提出了“师法自然”的观点,以对抗南宗的“师法古人”。他们追求艺术的个性解放,不受画坛的陈法约束,敢于冲破藩篱,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21)

石涛: 秋山聊叙图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22)

一、扬州八怪

清中期在扬州地区形成了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不为当时的正统画派所认同,被称为“扬州八怪”。明末清初的隐逸画家石涛在扬州生活多年,他的画风和创新思想在当地产生了重要影响。

隐逸精神发展到清代中期,越来越走向世俗化的道路。扬州八怪就是这样一批隐于闹市的画家。他们凭画技卖画,自给自足,不吃皇粮,不仗权势。他们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身处闹市,心却超然;不入深山,心似高山,同样不失隐士精神。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23)

郑板桥:竹

二、对近现代画家的影响

明末清初这一批隐逸画家,对近现代画坛也有着深远影响。黄宾虹、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均是受其影响的代表人物。

黄宾虹早年受弘仁影响,新安画派疏淡清逸的特点影响了他的一生,也形成了早期的“白宾虹”风格;六十岁以后。黄宾虹继承并发扬龚贤的积墨法,逐渐向“黑宾虹”过渡。他提倡以真山真水为范本,创造出全新的山水画样貌。

吴昌硕则受八大山人影响极大,他身为篆刻家,继承并发扬八大山人的“书法同源”理论,并以石鼓文篆法入画,形成具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

齐白石则师法八大山人、石涛等人,提倡写生创作,洋溢着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形成独特的文人写意风格。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24)

齐白石山水小品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25)

当今对明末清初的隐逸画家群体,大多赞扬其民族气节、推崇其艺术造诣。但笔者认为,他们在人生经历及作品中展现出的反抗与创新精神,可能对于今天的艺术创作有着更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反抗与创新总是一脉相承。隐逸画家的反抗精神来源于与清廷的抗争,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在艺术创作上,他们的反抗远远没有结束。清初“四王”作为降臣顺民,以陈腐的笔墨在朝廷的扶持下垄断画坛,他们画的小心翼翼,没有强烈的个性和个人面目,安分守己。王时敏甚至说:

未得其脚汗气,正米老所谓惭惶煞人也。

以得“脚汗气”为荣,一派“跪舔”之姿。

另一边,遗民隐逸画家们则云游山水,提出“师法自然”的观点,“崇古而不摹古”。他们与“四王”针锋相对,破除了封建强权干预下的保守窠臼,直接启蒙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批文人画家——“扬州八怪”,并成为近现代大师巨匠们的精神指引。从某种意义上说,董其昌所代表的文人画,在清初“四王”的手中已经沦为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幸而有这些隐逸画家的反抗努力,才让中国文人画衣钵得以延续。而究其根本,黍离之悲赋予隐逸画家的悲凉底色,正是成就其反抗精神的根本所在。

反观当今画坛,画家们拥有更便利的交通和更宽裕的经济条件,却往往忽视了自然的力量,几乎从不写生,一味闭门造车,又与清初“四王”何异?同样,我们身处自由和平的年代,似乎有着更为宽广的创作空间,当代山水画发展却停滞不前。究竟是自由本身束缚了创新?还是和平舒适的生活使人安于现状疏于创新?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艺术,不能仅仅是客观忠实地再现,画家也不是技术娴熟的画工。艺术要融入画家的主观精神及人格情操。所谓“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明末清初的隐逸画家们,用一生的悲怆,告诉了我们生命不息,抗争不止的道理。只有如此,艺术前进的脚步才不会停息;那些闪耀在中国绘画史的上的光辉的名字,才会如此的生动鲜活。

明末清初风格(明末清初的隐逸画风)(26)

《明遗民录》

《渐江资料集》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中国隐士心态史》

《中国山水画史》

《八大山人研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