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 粤港澳规划(10万亿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来了)
中山 粤港澳规划(10万亿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来了)——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香港。强化香港的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而粤港澳大湾区——这片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覆盖约7000万人的区域,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规划纲要》重点解读1、规划纲要确定了几个重要城市的定位: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令人望眼欲穿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几度“爽约”之后,终于还是“落地”了!
根据纲要全文搜索,各城市提及次数如下:香港102次、澳门90次、广州41次、深圳39次、珠海20次、佛山9次、中山9次、东莞8次、江门7次、惠州6次、肇庆5次。
所谓湾区,一般是指由一个海湾或者相连的一些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比如,世界最为有名的三大湾区分别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而粤港澳大湾区——这片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覆盖约7000万人的区域,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规划纲要》重点解读
1、规划纲要确定了几个重要城市的定位:
——香港。强化香港的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2、推进创新科技走廊建设
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3、推动创新示范区建设
推动珠三角九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支持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支持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纺织及成衣、资讯及通信技术、汽车零部件、纳米及先进材料等五大研发中心以及香港科学园、香港数码港建设。支持澳门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推进香港、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建设。
4、交通
交通方面,纲要点名港珠澳大桥,并表示将加快建设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
5、城市合作
在城市合作上,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三组城市强强联合,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
至于内地与港澳合作,则有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三个合作示范区。
6、时间节点
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
7、金融
针对两岸金融产业,纲要指出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来源大湾区plus)
《规划纲要》中9次提到中山
1、战略定位: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2、发展目标: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3、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
4、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顺利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研究赋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并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
5,优化制造业布局。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中山、佛山、惠州、东莞、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
6,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
7,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将符合条件的港澳创业者纳入当地创业补贴扶持范围,积极推进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实施“粤港暑期实习计划”、“粤澳暑期实习计划”,鼓励港澳青年到广东省实习就业。
8,密切医疗卫生合作。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紧密合作,支持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在珠三角九市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设置医疗机构,发展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支持中山推进生物医疗科技创新。深化中医药领域合作。
9,支持珠三角九市发挥各自优势,与港澳共建各类合作园区,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实现互利共赢。推进澳门和中山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拓展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空间。
10,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有序规划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加快深中通道、虎门二桥过江通道建设。创新通关模式,更好发挥广深港高速铁路、港珠澳大桥作用。推进莲塘/香园围口岸、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横琴口岸(探索澳门莲花口岸搬迁)、广深港高速铁路西九龙站等新口岸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强港澳与内地的交通联系,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对接,构建安全便捷换乘换装体系,提升粤港澳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人员、物资高效便捷流动。
(来源:中山房叔)
《纲要》还提到,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强化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带动周边特色城镇发展,共同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
其中,在《规划纲要》中,要求中山深度挖掘孙中山文化资源!
中山
深度挖掘孙中山文化资源
《纲要》提到,要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具体到中山,作为孙中山的故乡,文件中提到将支持其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
珠海、江门、中山同处珠江西岸,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其他广东城市相比,与澳门地理位置最接近。《纲要》提到,将推进澳门和中山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拓展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空间。
中山 位于整个经济活力十足的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北邻广州,东联深圳,南接珠海澳门,想像力十足!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方面,中山后劲十足,各项规划举措正密锣紧鼓进行中——
1、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为此,中山将加快打造大湾区珠江西岸交通枢纽。且看以下两图,相信不久的将来,从中山出发,半小时可达广州、深圳中心城区,1小时可达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2小时到达粤西地区。
图片来源:广州房产
图片来源:中山房叔
2、大湾区中心城市产业化格局
构建大湾区中心城市研发及孵化产业化格局,中山在创新驱动方面,将立足自身实际,走与香港、深圳、广州等湾区中心城市错位发展、互补发展之路,构建“大湾区中心城市研发 中山孵化产业化”格局。
图片来源:中山房叔
3、创建生物医药科技国际合作新区
2022年健康医药产业规模将达1200亿以上 , 并据此深化与香港的相关合作。
4、建设与深港澳合作的示范区
为港澳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配合国务院关于港澳台居民购内地房新政, 很多祖籍或原籍就是中山的港澳人士将成为中山购房新力军!
5、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五桂山将被打造成大湾区的“绿肺”,中山已连续3年获评“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9个镇获评“广东省森林小镇”,数量全省最多。这将进一步促进更多广深港澳人士将中山作为工作居住之地!
然而,在拥有蓬勃发展后劲的同时,不妨再来看看各地房价对比图,你就会发现, 中山仍是不折不扣的价值洼地!
附:一图看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来源:第一财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