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逐句解读全文(道德经逐句解读)
道德经逐句解读全文(道德经逐句解读)常德:既恒德,一贯的德。溪:溪涧。小溪,溪流。其:我,自己。雄:雄壮,刚健。雌:柔细,阴柔,柔弱。
《道德经》逐句解读: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解读
其:我,自己。
雄:雄壮,刚健。
雌:柔细,阴柔,柔弱。
溪:溪涧。小溪,溪流。
常德:既恒德,一贯的德。
婴儿:纯真的赤子。
大意:
明白什么是刚强,却安于雌柔,甘心处在天下的溪谷。
甘守溪谷,永恒的道德就不会远离,从而回归到赤子的天真无邪之态。
所得:
法
辩证法,矛盾体:雄和雌。辩证关系中,老子崇尚雌。
比喻:用小溪来比喻人的谦虚谦让。
事:劝人不要激进,刚烈。持守谦让的品德。
情:低调
人:所有人
道理:
知道自己雄壮有力,却持守柔弱,成为天下的一条小溪。
成为天下的一条小溪,一贯的德就不会失去,就能回归婴儿那样的纯朴。
知晓自己有强大的作为能力,依然坚守作为一般能力者的修为,就如同不作滔滔大河而为山中小溪一般,那么,其本性之德就会得到保持,犹如婴儿之旺盛生命力。
老子赞美柔和低调和忍耐,即使自己有伟大之处,有荣耀,有美誉,也不要膨胀,始终保持谦让和虚心的美德。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自身雄强,但是不恃强凌弱,不争强好胜。持守雌柔,甘当天下的弱小者,如此,就是守住了道心,守住了婴儿般质朴的本质。守住了雌,“雄”方能更强,更持久。
这里的“知雄守雌”是居于最恰切妥当的地方,掌握全面的境况。
6
“守雌”的“守”不是退缩或回避,而是含有主宰性在里面,它不仅执持“雌”的一面,也可以运用“雄”的一方。
“守雌”含有持静、处后、守柔的意思,同时也含有内收、凝敛、含藏的意义。
知其雄,守其雌
严复指出:“今之用老者,只知有后一句,不知命脉在前一句也。”
老子不仅“守雌”,而且“知雄”。颇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意思。
我以为,先有知其雄,再有做到守其雌,方为智者。
一知其雄
就是知道自己雄壮。说的是自知层面。
就是自己知道自家的事。
要知其雄,也并非易事。就是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中的知己知彼。
只有比较,方知雌雄。自己强弱,比过就知。
当自己缩小的时候,大胆发展,别人也不会在乎你。这个时候就是自己迅速发展的最佳时期。
而当知道自己已经强大,可能为对方忌惮的时候,就要知其雄,就要选择自己的做法了。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在当时冷兵器时代,人们崇尚血气之勇,信奉“士可杀,不可辱”的信条,而韩信竟能忍之,并反其道而为之——“士可辱,不可杀”。
从此可窥见韩信的过人之处,他知道自己的弱小,不愿置身于无谓的小是小非中,能够甘于雌,来日方长。
而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乌江亭长劝其东渡,在乌江自刎,丧失东山再起的机会。就是不自知。相比韩信,差之甚远。
知其雄,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弱小时雌伏默默发展,比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强大时亦选择守柔,含藏。
这才是智者行为。
二守其雌
就是持守柔弱,甘处缩小,保持安静的处世心态,说的是做法层面。
自己强大,无需言说,炫耀。而守其雌则是正确的做法。
天下第一完人曾国藩就是在守其雌中,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第一次守雌:移师衡州,避开风浪之地。终于鱼归大海、虎回深山。
第二次守雌:狠批部下,过早打出“湘军”招牌,把湘军改为湘勇,免去树大招风的危害。
第三次守雌:预留后路,厚送李鸿章组建淮军。
第四次守雌:重上战场,徒步拜访左宗棠,不仅化解了曾左多年的误会,让才高气盛耿介的左宗棠毅然站在了曾国藩这一边,而且为湘军的出省作战奠定了物质和舆论基础。
第五次守雌:自裁湘军,打消皇帝猜忌顾虑。
第六次守雌:勇担骂名,成功处置天津教案
曾国藩六守其雌,达到了让人知其雄的目的。
“知其雄”和“守其雌”是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使人“知其雄”是目的,自己“守其雌”是过程和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只有博大胸襟海纳百川才能做到“守其雌”,只要脚踏实地忠诚干净担当就会被人“知其雄”
三懂收敛,明含藏。
就是知道内收、凝敛的意义,坚持含藏的做法。这就是老子提倡的自然之道
一个人若是不懂收敛,就相当于摆放在对手面前,任人宰割。
一个人若是不知道含藏。就相当于把自己展示在大厅广众之下。
懂收敛,会含藏的人,行事如水,以柔克刚;作人如水,温和若玉;遇阻像水,刷洗渗透。
一个人应该像水一样,体柔而坚持不懈。
孔子像老子求道时,老子说过一个故事。
柔和与强硬哪个更好?
很多人都说强硬好,可以很快成功。
有兄弟二人,老大是舌头,老二是牙齿。
牙齿刚硬,所有食物都是牙齿先尝鲜。
舌头柔弱,所有的食物最后都是舌头搅拌吸收。
最后牙齿玩玩脱落,先舌头而去,而舌头却是与人体永存。
这就是舌头的收敛,含藏之道。
一个人也要学会持静、处后、守柔的道。
懂收敛,会含藏的人一般都成熟,智慧。
知其雄”和“守其雌”是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使人“知其雄”是目的,自己“守其雌”是过程和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只有博大胸襟海纳百川才能做到“守其雌”,只要脚踏实地忠诚干净担当就会被人“知其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