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是年轻该做的事)
青春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是年轻该做的事)在拜访非目标客户中我还看到了一个“潮汕卤味”菜馆招牌,自己吃了一个卤水饭。我是提前一天到的,所以拜访了一下其它客户,然后第二天才到姐岗路1号客户这里等他回来。后来从芒市过去瑞丽等客户,芒市和瑞丽都属于德宏州管辖,芒市是行政府,地盘比瑞丽大,这里有军民机场。这里我们没客户,我去的时候也没找到像样的客户可以合作,觉得不浪费时间了,还是奔向目标瑞丽,因为瑞丽是通往缅甸的大门,这里贸易发达,商业浓。我到瑞丽的时候,一下车就直接奔往姐岗路,这条路还是挺繁华的,恰好我们这个行业也都集中在这条路上,路边招牌都大多中文加缅语,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那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味。很多当地商家也请缅甸员工,但是这些人都学中文说普通话,交流中都说属于傣族。日常他们说的是傣语不是缅语,和德宏州的傣族都是同族群,只是他们生来属缅甸,生活在中国。
1瑞丽行
瑞丽口岸和客户的合照
开端
我在往大理的车上就提前给瑞丽客户打电话,他说他在揭阳,还没回云南,问清了回去时间后,我调了一下路线和时间。
后来从芒市过去瑞丽等客户,芒市和瑞丽都属于德宏州管辖,芒市是行政府,地盘比瑞丽大,这里有军民机场。这里我们没客户,我去的时候也没找到像样的客户可以合作,觉得不浪费时间了,还是奔向目标瑞丽,因为瑞丽是通往缅甸的大门,这里贸易发达,商业浓。
我到瑞丽的时候,一下车就直接奔往姐岗路,这条路还是挺繁华的,恰好我们这个行业也都集中在这条路上,路边招牌都大多中文加缅语,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那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味。
很多当地商家也请缅甸员工,但是这些人都学中文说普通话,交流中都说属于傣族。日常他们说的是傣语不是缅语,和德宏州的傣族都是同族群,只是他们生来属缅甸,生活在中国。
我是提前一天到的,所以拜访了一下其它客户,然后第二天才到姐岗路1号客户这里等他回来。
在拜访非目标客户中我还看到了一个“潮汕卤味”菜馆招牌,自己吃了一个卤水饭。
第二天我继续走访市场,其中一个档口的老板娘跟我聊每次去广州交易会,都会去买衣服。说广州的衣服好便宜,吃饭也便宜,就是住稍微贵点,其它的样样便宜。
我是广东人,她是本地人,所以他很热情,她说很多广东人在瑞丽做玉石生意,说广东揭阳很多做玉器的,我刚好是揭阳人,但我不熟悉这些,从中也知道了揭阳玉器原来很出名。
怪不得我能在这里看到潮州菜馆和潮州会馆的招牌,不得让我想起去义乌那时候,一下车就看到了潮汕砂锅粥的招牌,证明这里有潮人在经商。
由于我在这里不打算开发散客,但是我们公司这种系列型的产品,是我主推的,客户说不合适她们这里的市场情况,因为都是外贸多,对系列没多大兴趣,所以话题聊了不少当地与广州的东西。
我到客户店里客户还没到,和他一位傣族缅甸员工聊天,说对面就是玉器珠宝城。但提醒说不熟悉这带晚上不要出来乱跑,特别是口岸那条路,晚上没什么人,以前有很多犯法活动,警察也查的严。
确实,我在云南坐车,一路都有边防武警上车对人员进行身份证查询问话,这是我在其它地方坐车从来没遇到的不同,在云南却遇到好多次,瑞丽回昆明的晚班车就有两次,一次还得下车,一次例行,那时候还单纯觉得奇怪,现在才明白为何云南边防查岗严格,而且云南军民机场也很多。
怪不得客户去揭阳,我终于知道他去揭阳干嘛去了,因为揭阳有个阳美玉都的地方号称亚洲最大的玉器加工集中地,他就是冲着玉器去的。瑞丽是玉石采购地,当地人靠玉石一夜暴富的很多,我这个客户也说了,化妆品算得了什么?他有玉器才值钱,他也做玉器,不过我感觉他做的玉器都是小件饰品类。
这位客户从芒市机场回来,回来已经中午,开个大奔,午饭带我去一个农家乐吃云南野菜,属于傣族菜系,还是挺有风味特色,吃完带我去瑞丽口岸走走,拍下开头那个合照相片。
谈完工作事情,我说晚上要坐车回昆明,目的地是西双版纳景洪,他把我送到了车站。当时从瑞丽上昆明12个小时,刚好整整一晚,早上又从昆明下去景洪7个小时,我到了昆明一下车在车站洗手间洗个脸立马购票坐上景洪的大巴,来不及吃早餐马不停蹄的又坐上车,想想也只有二三十岁的人做得到。
12点到腾冲服务区停车吃了点东西,到景洪已经是晚上了,等于从瑞丽到景洪坐了一夜一天的车,地图上他们之间直线距离也没多远,但是交通上要绕一圈昆明才可以。
2 逼上市
出差云南,是我真正负责市场后第一次出差,3月份广交会后下市场,那时候是带着压力的,因为这种出差是要业绩的,而且出去要一两个月,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跑,业绩好的话,你可以像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旅游一样,但是业绩不好回到公司很难堪。
我负责整个西南三省一市,是一个大市场,很多厂家这个市场做的很好,但是我所在的这个公司当时却做的不咋滴,就几个所谓大客户,剩下的都是零星虾米,很多市场空白,所以是机会也是危机。
一股清流的压力,在我上任之前,连续有2个业务员出差回来就辞职,公司两个老将出差这里也表示这个市场比起其它地方难很多。
我当时上任也可以说是被逼无奈上去,老将们有其它市场负责顾不上这个滑头搬的市场,而一年内连续2个新手上去无法生存出局,这个市场人人都知道很肥,可在我们公司就是还没有被好好开发起来。
记得那天领导忽然把我叫到办公室,负责西南的业务也在场,领导说西南市场马上又没人打理了,现任已经提交辞职表了,他家有亲戚在海南有生意要让其回去打理,现在这个市场没有人选合适接手,目前公司我是唯一相对合适的人。
对我来说没有选择,因为刚好我负责的所谓日化线品牌实际就是个空头项目,名存实亡,专业线才是公司的根基,老板从来没有想过日化市场。一边对着西南区域负责人说马上跟我交接,一边说是英雄还是狗熊就看我接下来表演了。
我上任第二个月就是九月份秋交会旺季,那年公司取得业绩大丰收,导致公司做出了下半年不用出差的通知,订单已经足够下半年生产了,大家出差拉单已经毫无意义了,我们的任务反而是跟紧生产顺利发货。
因为做不出来,单来了没用,业务员开始紧张出货问题,所以变成了营销中心轮流支援车间生产生产,剩下的就是打打电话给没来参加交易会的客户,顺便介绍一下新品补补货就足够车间,有单可生产了。
老大说我运气好,赶上了好机遇,不用立马出差,有喘气的机会,可以先在公司打电话酝酿和熟悉客户市场情况。而且遇上了旺季,我的收入轻松翻了一翻,虽然我总体对比其它市场收入还是少,那是因为一方面我还是市场认识期,提成还没正式和别人一样,另一方面市场量还没起来,但是比起我过去文职收入是高了一倍多。我才意识到上市场才是收入的王道。
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啪啪肩膀说,你运气不错,一上来就是旺季,不用出差。如果不是人家辞职,你那个职位很尴尬啊,很难有大变化,所以要好好干,把西南做起来,否则很难服众。
第二年3月份春交会后大家就开始出差,我是唯一一个第一次出差拉单的新人,而且是去难啃的地方,加上我比较青涩,一副娃娃脸蛋,一看就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业务员。
连老总都暗地里问老大让我出去行不行,意思留在公司继续做后勤好了,市场调个老将去打,怕万一出去受打击而无法立足,毕竟这个地方还没有一个人出去有拿到过教好业绩,一句话,对我不放心。
老板还是感觉我留在公司内部作用大些,市场让经验丰富的人去跑,但领导坚决说我一定行,毕竟我是他一手带出来,我的低细他非常了解。
我虽然没有业务经验,但是基本功太扎实了,全公司没有一个比我更清楚公司产品结构和质量细节问题的人,而且我再公司人缘也算好,所以非常自信,觉得我具有天时地利人和,是驴是马是时候出去溜溜了,否则我很难再上升。
上市就是上升,不上市就成温室的小绵羊。
不希望我死,所以也非常重视,肯定也不希望我真的像别人一样一回来因为业绩而惭愧,甚至死掉,这样他也没面子,自然对我出差规划比较重视起来。
公司有两个老将出差过云南,其中一个也出差过四川,安排两个老将私底下给我规划。并一致建议先走云南再贵州。四川重庆放最后面,并给我做了路线规划,把他们熟悉了解的客户市场注意方面都给我讲了遍,让我心里有充足准备,对我后面跑市场帮助还是很大。
火车从广州出发,到昆明火车站大约18小时,我到过昆明火车站有两三次,一次是从攀枝花坐车过来昆明转车回广州,对昆明有印象。
在昆明待三天,从明通路美发一条街到螺蛳湾日化城,跑了三天,业绩不算理想,我出差已经5天了,只有不到一万的单,而且基本都是老客户补货,含金量不高,其它区域在群里报数最高的已经快10万了,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最差的。
但是云南的路不好走大家都知道,很多时间都会浪费在坐车上,在昆明的单是不怎样?这个和公司客户结构以及当地代理情况有客观性,老将也说了,第一站昆明不要指望有什么单。
昆明省会都会总代影响下面地级市场,如果你做下面市场人家也不会跟你好的合作,所以重点开发下面空白市场。昆明走场维护老客户,他们对我们公司也不太感冒,新品很难上,老产品做开也不用怕会断。
果然,离开了昆明,我的业绩就开始出来了,那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啊!公司经历了那么人下市场传播,加上公司这几年高速发展,名声已经开始被经销商注意了。所以我再下去已经不会被人觉得是陌生公司或者打入垃圾公司的待遇。
再加上提前规划了解当地代理优劣质情况,效率高很多,而我本身对公司产品太了解了,多少也能有方案推广并对公司政策优势的利用,所有方案我都参与过,用起来太随心所欲了。
跑了市场才发现客户并不是传说中,要靠喝酒下单,酒量代表单量那样子的业务,其实很多优秀客户本身就不喜欢这些花天酒地。
我们这种略带文质的业务他们内心更喜欢,因为能给更实在的市场信息和产品本身的利弊情况问题,以至于我后来下单很轻松,一个方案一万两万起步,轻松三两下就可以搞定走人。
发现市场空白更容易,不用顾左右而言他,一合作就可以成为我们公司在当地唯一代理商,客户也高兴有面子,其实我也没有告诉代理商我们公司在当地是空白市场。
代理商也相信我们公司行业发展的很不错,不可能空白,有争取拿下合作,这样就被我抓住机会,一万两万起步下单代理很合理,而打款也很顺利。
到了后面我的订单让公司很吃惊,最高一单我开了六万多,而一万我都看成了常态单,两万以上的单都是正常单,我到后面过得真像在旅游,我单一开完就开始找当地好吃的美美吃一顿然后看看景区,其实过得挺充实,云南天气又好,真是天好心好消息也好。
由于有单,每天报告也很容易写,随便写几行也是精华,因为数据好其它都不重要。最终我第一次出差差不多40天,熟悉云贵地理的人都知道,这40天有将近一半是在路上做车,但我总业绩差不多34万,只走了云南贵州,由于市场空白,很多都是新下单客户或者新品下单,含金量也算是比较高的。
公司领导只是在群里说我这次出差业绩很猛,以往都会公布出差业绩排名,但那次却没有,领导说没必要,因为我这次出差业绩群里每天都有报数,大家有目共睹,加上那次出差回去之后没多久大家又必须马上陆续出差。
前后在公司没几天就又出发下市场,公司的目标是去年底没出差,今年上半年每个地方都必须跑完,想必也不想影响大家的业绩心态。而我必须要跑四川重庆,已经是六月份了,进入淡季,但业绩仍然可观。
我的市场基本已经是有目共睹了,年底我负责的第二年西南业绩翻了翻,而且公司口碑名气越来越好,市场一片利好,我的收入也稳定的提升,我也列出了数据,西南我继续做下去,可以做到一千万以上没问题,这样我的市场一遥从难啃的市场变成了公司潜力最大的市场,基本进入三大强区之一了。
势头强劲,空间仍然有很大开发潜力,我的收入也在发生变化,市场也在发生变化,公司也在发生变化,公司主要管理层变动是最不好的变动,团队走的走离的离,老板开始重新换人、规划市场。
觉得我的市场空间大,本着做精做细的借口。准备把川庆划成一个区域,云贵划成一个区域,我负责其中一个主要区域带一个新人,然后再拿一个西北省份给我开发。
无论淡旺季保证我打底收入,而刚开发出来的市场失去了该有的提成,将心比心我也不好受。我一上任都有七八千收入了,现在市场开发才起色,提成也稳定,可以轻松过万以上。
要我让出市场还带新人又继续开发市场,收入又好像被公司算了个固定模式,这样我当然会有所动摇。
别人已经走关了,我的老上级说如果待遇不会变没必要走,工作都是为了收入,只要做好老板不会把我怎样?走来走去也没必要。
但最终看着大部队走人跳槽,新人有点失望,我也深感不安,新来的上级虽然强调人员离职与他无关,我们市场待遇暂时不会变,但是会重新调整是老板的意思。
后来我还是提出辞职,老板找我谈话说,是不是因为别人离职的事情对公司有意见,我说不是,如果继续保持市场不变,我可以留下来,如果要分出去,再划西北省份我不要。
老板说是对他有意见咯,我说也不是,怕收入有问题,我们无非也是希望能提升收入,如今看不到希望,只要收入合理去哪里都可以。
可能这话说快了,老板说既然有其它选择要离开也可以,只要大家没意见不怪责就好。
最后就走了,结束了连续工作近5年的地方,打工人,就是打工人……!
后面又开始找新东家,虽然是如愿,但还是由于要经常出差跑市场,觉得还是不太喜欢这种工作模式,后面选择自己做点生意,想要更自由,赚多赚少,为自己负责就可以。
实际都一样,无论是打工还是做生意,都有不自由的一面,也有可以收获的东西,我们只是需要在不同时期做不同事情而已。
青春做什么事,年轻就会有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