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是怎么出名的(到底是高富帅还是老流氓)
冯唐是怎么出名的(到底是高富帅还是老流氓)“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钢铁直男的特征。放在现代社会,不会拐弯着去社交的人,常常不是在碰壁,就是在准备碰壁的路上。以上,是为文采飞扬的《滕王阁序》中“冯唐易老”的由来。你眼中的冯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大家怎么说!文/简十七历史上的冯唐其人,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因而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也没能得到升迁。
冯唐,原名张海鹏,1971年生于北京。诗人、作家、医生、商人、古器物爱好者,
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美国Emory University工商管理硕士。曾任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和华润医疗集团CEO。现任中信资本PE部门高级董事总经理。
已出版长篇小说“北京三部曲”《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北京北京》,散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 《三十六大》,诗集《冯唐诗百首》等作品。
这些年来,随着冯唐的爆火,他的争议也不断涌现。有人认为冯唐的小说语言清新,技巧圆熟,受到一批文学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喜爱。也有不少人评价冯唐为当代文坛中的异类,在他的作品中经常是以一种充满着物质性的口语方式在叙述,以一种绵密饶舌的喋喋不休给予写作以丰富构成。
你眼中的冯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25%流浪诗人 75%猥琐直男
文/简十七
历史上的冯唐其人,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因而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也没能得到升迁。
以上,是为文采飞扬的《滕王阁序》中“冯唐易老”的由来。
“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钢铁直男的特征。放在现代社会,不会拐弯着去社交的人,常常不是在碰壁,就是在准备碰壁的路上。
从事医疗行业的张海鹏做了斜杠青年,起了个笔名大概也是致敬冯唐,写了关于他心爱的北京,成了万物生长三部曲,为广大读书人所熟知。
读同名著作《万物生长》开篇的时候,我不禁产生了一丝疑惑。一个长篇大论,絮絮叨叨的讲颜色段子的人,是如何跻身作家富豪榜,成为GQ座上宾的呢?
然后我便看到了故事主人公的名字——秋水,和这样的句子:
“我就在地上咒他们爱上一个像我或是我的初恋一样的人,一辈子怕上西楼,怕听鹃啼。”
“多数人在夜晚只看见了车灯,不记得脑后还有月亮。”
“我说,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要尘世的幸福。”
说来也是有趣,一个满脑子想着的是如何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言语和行动就是欲望本身的铁血真汉子,竟然有一个如此浪漫,仿佛飘在诗意里的名字;竟然也会为感情而踌躇,徘徊;竟然,也会为了天上那一挂圆了又缺,缺了又圆的月亮心折。要知道,无言独自登上的西楼里,载满相思与离愁;要知道,啼血的杜鹃声声叫着的,是昼夜难去的悲痛;要知道,兀自圆缺的月轮,遍洒清辉时,大地上的人们心间,是亘古不止的相思。
当这一切被一个俗出了风格、俗出了底气的爽快人用笔写在书页之间,反差的柔情如天地间最广阔的海间潮水一般,涌入了读者的心,掀起了绵延极广的波浪。
人人都活在尘世里,天上的星星难以企及,只可远眺,不可亵玩。
合上书卷之时,我似乎有那么一瞬间,自以为是地读懂了冯唐。人世这个大染缸里,每个人都在奋力挣扎。心底的欲望、感受由于种种限制而不敢说出口,不敢言与他人明了。而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带着他对历史的北京、现在的北京的热爱,放肆地、不顾一切地将情绪精准而仔细地宣泄出来,本身也不失为一种极度的潇洒……
我想起今年那篇在饭圈闹得沸沸扬扬的GQ纪实,冯唐作为给GQ写了十年专栏的作家发表了对于“名利场”的理解。他身处最现实的现实之中,却依然有点想要传达出浪漫的诉求。
那个瞬间,我有点欣赏他。
85%聪明务实老流氓 15%诗人
文/哈纳
我对冯唐的《万物生长》缺少共鸣感。诚实地说,没读下去,虽然语言生动有趣,但总觉得像只属于作者一个人的碎碎念,情节松散,连黄的部分都黄的直白没有美感。
转头去看关于冯唐的访谈,发现访谈里的他气质竟然跟文字中体现出的完全不同。文字放荡不羁嬉笑怒骂,本人说话却沉稳安静,态度坦诚。聊到写作的初衷,他表示一是强烈的表达欲始终都在,二是也有留名得利的妄念。
再结合冯唐的过去经历,科研商场政场文坛都混过且混的很不错,尘世里滚爬一圈拍拍身上土坐下来写些字又吸引很多人,就像柴静几年前在写冯唐的文章里说的那样,事功文章古玉姑娘,他都舍不得。还别说,他也真都得到了。
所以在我看来,冯唐就是个有着写作欲望与野心的,世俗意义上的标准成功人士。网上很多人批评他油腻自恋,我倒觉得还好,可能油腻自恋也算是一名成功人士意识到自己成功后的副产物嘛——想必他过的应该很爽。
51%斜杠总裁 49%油腻中年
文/小派夏
在阅读了《万物生长》《活着活着就老了》《冯唐诗百首》之后,字里行间不得不认为他就是老流氓一枚,但在他的整个人生里,冯唐好死不死的把斜杠青年的标准踩的死死的,让人不得不降低底线。医学,商业,文学/霸道总裁,白衣男使,文艺中年。但骂他的人也无比之多,自恋,骄傲,恃才傲物,再说多一点,猥琐又油腻。但他自知油腻猥琐的态度还是让人宽心了一点。
有人拿他和王小波比(可能也是因为他自己总提王小波吧…)万物生长的最后一段,描写柳青爱上他的那一瞬间,和《黄金时代》最后一段如出一辙。只不过,王小波在写了通篇性爱之后,突然转笔,写了一场纯情又盛大的钟情。但是在万物生长里,秋水和柳青全书一直以挚友相称,最后却突然在一场沉默的性爱中,女主爱上了男主。所以说,王小波和冯唐,谁更懂女生呢?
最后,冯唐的组成部分,虽然他写的文我并没有很喜欢,但写文只是他的人生指数一小部分。协和八年,商场总裁,爆火作家,能做到哪一个都不容易,他能做到仨,还是证明了他是极聪明且勤奋的人。哎...我很俗...实在没办法给这种我想得到却很难得到的人生打低分哎哈哈哈!
20%才子 80%屎尿屁
文/枕流
初读冯唐,他是满口生殖器的老流氓。不,不仅是生殖器,是生殖器外加屎尿屁横流,无法想象出一个曾经写出“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才子,写起书来像一本本现代版的金瓶梅。
第一次看他写掏出小鸡鸡,觉得很有趣,很多处语言也的确风趣过人,让人会心一笑;但是后来发现他只会掏小鸡鸡,也就烦了。尤其是他的诗集,满篇充满了真“性”情,实在难以欣赏。
难怪韩寒要骂现代诗和当今的现代诗人。只要我的键盘上回车键没坏,一天我也能写10首。
再读冯唐,他像一个精神矍铄的古稀大爷,逢人便把往昔的峥嵘岁月和鸡毛蒜皮一股脑地倒出来。一条街、一棵树、一滴雨、一块广告牌都能引出旧人旧事的一大坨回忆,夸张的插叙洋洋洒洒铺陈开去,然后离题万里,不知所云。字里行间有京派作家的一股子贫味儿。
或许有人喜欢这种风格;但读他的书,每每需要剥开80%的废话寻找出那20%真正有用的信息,对于习惯于情节驱动的读者来说,难免心焦。
三读冯唐,他的身上有王小波的影子。生长的无力,岁月的无情,青春被时代裹挟着如秋水般逝去,这种状态是类似的。甚至《万物生长》中还有直接致敬《黄金时代》的段落。
但是冯唐却跑到李银河的面前,说王小波对中国古文字的韵味把握差,意思是自己的文笔更牛逼。
我觉得恰恰相反。王小波的作品读下来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读完余韵悠长;而《万物生长》就像一个贫嘴老爷们挡在脸前头,逼你听他耍贫卖宝的感觉,情节零零散散,语言乖张卖弄。
不要以为读过一些冷门作家、会凹几句古文就是文笔好了,真不是这么回事。
和小说相比,他自身的履历无疑更加发光,国内一流学府的医学博士,毕业后却做了国外顶级商业机构的智囊,升任ceo,位居人生巅峰,写得一手好文字,有才有钱有地位,从各种意义上都是传奇的成功人士,是天之骄子,众星捧月之所在,春风得意马蹄疾。
但是他的才华撑得起他的自恋吗?一个作家,如果仅仅文笔出众而内容黯淡,甚至简历比作品出名,这与今日卖人设的花瓶小鲜肉有何区别?
最后的最后,一起说说你眼中的冯唐组成比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