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为什么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多一些悲天悯人宽厚无私的情怀)

人为什么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多一些悲天悯人宽厚无私的情怀)来自网络最值得称赞的当数潍县县令郑板桥。在他上任那年,潍县发生水灾,全县受灾严重,惨不忍睹。郑板桥如实上报灾情,请求朝廷下拨粮款开仓赈济灾民。可朝廷迟迟没给答复。在这危机时刻,郑板桥毅然开仓放粮,使百姓度过了难关。这就是郑板桥秉承儒家心系天下苍生、心念百姓疾苦的精神。他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所以,他做任何事情都首先想到的是老百姓:他招民工修整水淹后的道路城池,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救济灾区壮男;同时责令大户在城乡施粥救济老弱饥民,不准商人囤积居奇;他自己带头捐出官俸,并刻下“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的图章。他开仓借粮时有秋后还粮的借条,到秋粮收获时,灾民欠收,他当众将借条烧掉,劝人们放心,他会帮助他们恢复生产,来年丰收后再交足田赋。由于郑板桥的这些举措,为无数灾民解决了倒悬之危。西汉时期的赵广汉,他在任颍州太守期间,不畏强权,精明强干,在刚到任的2个月时间里,就做了老百姓高兴的两件大

过去大凡行医者都盼着别人多生病,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来看病,他也就会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但近日笔者在某地一家私人诊所门前看到了这样一幅对联:“但求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不管这幅对联主人的行医目的是什么,单就这幅对联它所包含的悲天悯人、宽厚无私的情怀还是很让人感动的。自己虽然是医生,却祈求别人不生病,其中蕴含着的至高无上的道德品质不得不令人感叹。

人为什么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多一些悲天悯人宽厚无私的情怀)(1)

来自网络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他的《论语.颜渊》中说过:“听讼,吾尤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一样能做好。但内心总是希望这些事情不再发生啊!孔子希望通过教化来提升人们的修养,减少案件的发生。这是以天下为念的崇高博大的情怀。

世间天地万物数不胜数,其中最能够打动人的莫过于一颗宽厚无私的善良之心。春秋战国时期魏国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这里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县令,令他治理邺地。西门豹到达邺地后,微服私访,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妇”事件智惩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实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时,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地百姓逐步富庶起来。西门豹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他去世后,邺地百姓专门为他在漳水边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西汉时期的赵广汉,他在任颍州太守期间,不畏强权,精明强干,在刚到任的2个月时间里,就做了老百姓高兴的两件大事:一是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二是加强地方管理,转变当地已有的不良风气。在其治理期间,京兆地区政治清明,官属和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人为什么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多一些悲天悯人宽厚无私的情怀)(2)

来自网络

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他虽出身富贵之家,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他并没有沾染任何不良习性。他酷爱读书,喜欢游历求学,出仕后尽职尽责,为百姓计。尤其是在主政陕西期间,他时常拿出自家的钱财去赈济灾民,白天外出救灾,晚上祷告上天,不曾有丝毫懈怠,也就是在这期间,他亲身体会到了百姓生活的不易,感慨间写下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名言,后来更是猝死在任上,他用自己的生命阐释了何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值得称赞的当数潍县县令郑板桥。在他上任那年,潍县发生水灾,全县受灾严重,惨不忍睹。郑板桥如实上报灾情,请求朝廷下拨粮款开仓赈济灾民。可朝廷迟迟没给答复。在这危机时刻,郑板桥毅然开仓放粮,使百姓度过了难关。这就是郑板桥秉承儒家心系天下苍生、心念百姓疾苦的精神。他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所以,他做任何事情都首先想到的是老百姓:他招民工修整水淹后的道路城池,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救济灾区壮男;同时责令大户在城乡施粥救济老弱饥民,不准商人囤积居奇;他自己带头捐出官俸,并刻下“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的图章。他开仓借粮时有秋后还粮的借条,到秋粮收获时,灾民欠收,他当众将借条烧掉,劝人们放心,他会帮助他们恢复生产,来年丰收后再交足田赋。由于郑板桥的这些举措,为无数灾民解决了倒悬之危。

人为什么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多一些悲天悯人宽厚无私的情怀)(3)

来自网络

郑板桥为了老百姓,曾得罪了一些富户,特别是在整顿盐务时,更是触动了富商大贾的私利。一些富人对郑板桥造谣诽谤,匿名上告。1752年,潍县又发水灾,郑板桥申报朝廷赈灾,上司怒其多次冒犯,又加上听信谗言,不但不准,反而给了他记大过处分,钦命罢官,削职为民。

郑板桥离开潍县时,百姓倾城相送。郑板桥为官十余年,并无私藏,只是顾三头毛驴,一头自骑,两头分驮图书行李,由一个差丁引路,凄凉地向老家走去。临别时郑板桥为当地人民画竹作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秀竹,秋风江上作鱼竿。”

西门豹、赵广汉、张养浩、郑板桥等一批清正廉明的官员,虽然在那个官场浑浊黑暗的社会里为数不多,但他们的为官,考虑的不是如何造作卖弄才情去升迁,去发财,而是把功夫和精力用在为民造福、为民请命上,这种宽厚无私的精神才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人为什么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多一些悲天悯人宽厚无私的情怀)(4)

来自网络

一位哲人说过:“世人无数,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己者,心灵落满灰尘,眼中多有丑恶,此乃人中下品;偶尔损人利己,心灵稍有微尘,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辉,此乃人中中品;终生不损人利己者,心如明镜,纯净洁白,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半点尘埃。”愿我们都去做这“人中上品”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