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抗美援朝是在哪里签订的停战协议(时间跨度两年多签定的抗美援朝停战协议)

抗美援朝是在哪里签订的停战协议(时间跨度两年多签定的抗美援朝停战协议)停战协议和1951年中朝方面第一次谈判时提出的版本,基本没有大的变动,所以说停战协议是英勇的志愿军指战员打出来的。向所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指战员致敬!向为哪次战争的胜利作出过贡献的所有人致敬!1953年7月28日彭德怀司令员于开城在停战规定上正式签字。金日成元帅、彭德怀司令员向朝中部队发布停战命令:“自1953年7月27日22时起即停战协定签字后的十二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在后续谈判中,美方一直没停下"闹腾",幻想着找回面子。中朝方贯彻毛主席的“争取停,准备拖,而军队方面则应做拖的打算,只管打……"非原则性的问题可以适当让步,原则性的问题寸步不让。到1952年10月双方因战俘问题又一次大打出手。上甘岭战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双方在战术性的小打小闹中,美军越来越占不到便宜,此时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心急如焚,为了拿回地面战的主动权,他策划了这次代

抗美援朝战争虽然是一次国际性的局部战争,但直接公开参战国就有19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次规模最大,死伤人数最多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双方在战场进行激烈的搏斗同时,离战场不远处设谈判会场,同时进行着关于如何停战的谈判。而且谈判时间跨度2年零17天。这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极为罕见。谈判的结局是是世界上政治军事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美国最终被迫第一次在“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这种结局,对美国人来说是痛苦和难以接受的,所以过程才曲曲折折两年多的时间。

抗美援朝是在哪里签订的停战协议(时间跨度两年多签定的抗美援朝停战协议)(1)

志愿军入朝后,历经五次大的战役,到1951年6月,战线基本上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战场上的相持局面让有着绝对的制空权,装备领先中国好几个档次的美国人很没面子。美军再回到鸭绿江边已不可能。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算了笔帐,第四战役时从北纬37度线将志愿军推到三八线附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平均日进10公里,每公里死伤90人,如果推进到鸭绿江边,得21年,死伤人数可能要过百万。这还是李奇微的"磁性战术"刚开始使用,志愿军还没有找到有效应对的办法的情况下,到后来坑道工事的利用及毛主席提出"零敲牛皮糖战术"有效破解了"磁性战法"后,战场上的局面,有利的一面更向志愿军顷斜的多些,所以毛主席说:“我看再打二百年,他们也没有希望打到鸭绿江"。

抗美援朝是在哪里签订的停战协议(时间跨度两年多签定的抗美援朝停战协议)(2)

虽然如此,美军仍然想着在谈判桌上拿到战场无法得到的领土,在全世界面前挽回面子,实现"体面的停火"。而中朝方则是带着诚意去谈判的。首先在关于停战后的军事分界线的问题上,中朝方提出以原三八线为界,这本来是一个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提议,美军方竟提出了一个所谓“海空军优势补偿论”的反建议。也就是说,应该在处于优势状态的海、空军活动区(朝鲜上空至鸭绿江边)和步兵占领线之间划条军事分界线。按此“反建议”,停战分界线就划在了我军的大后方,中朝军队则需从现有阵地分别后撤53公里和68公里。如此荒谬的要求理所当然遭到中朝方的拒绝和驳斥。于是乎美军的谈判代表乔埃公然进行军事讹诈,宣称“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则狂妄地扬言,“用我们联合国军的威力,可以达到联合国军代表团所要求的分界线位置”。美第八集团军军长范佛里特也吹嘘说:“停战谈判的唯一药剂,就是联合国军的胜利。”

抗美援朝是在哪里签订的停战协议(时间跨度两年多签定的抗美援朝停战协议)(3)

于是美军挑起了“大炮与机关枪的辩论8月18日发动了“夏季攻势”。接着又发动了“秋季攻势”。美以打促谈,以打施压的伎俩,毛主席早就预料到了,7月2日,在以"德怀同志高岗同志,并金日成同志:"开头的电报中,明确指出:"我第一线各军,必须准备对付谈判期间敌人对我来一次大的攻击,在后方则举行大规模的空炸,以期迫我订立城下之盟。如遇敌军大举进攻时,我军必须大举反攻,将其打败。"预则立,不预则废,由于中朝军队早有准备,此次战役共毙伤俘敌15.7万人,志愿军伤亡3.3万人。这次作战,迫使美方不得不恢复停战谈判,并放弃其原来的无理要求。1951年10月25日,停战谈判在板门店恢复,最终按照我方提出的"以现有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沿线各后退两公里为非军事区分"的方案签字。

在后续谈判中,美方一直没停下"闹腾",幻想着找回面子。中朝方贯彻毛主席的“争取停,准备拖,而军队方面则应做拖的打算,只管打……"非原则性的问题可以适当让步,原则性的问题寸步不让。到1952年10月双方因战俘问题又一次大打出手。

抗美援朝是在哪里签订的停战协议(时间跨度两年多签定的抗美援朝停战协议)(4)

上甘岭战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双方在战术性的小打小闹中,美军越来越占不到便宜,此时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心急如焚,为了拿回地面战的主动权,他策划了这次代号为"摊牌行动"的攻击战。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甘岭战役的激烈程度,炮火密度不但超过抗美援朝爆发以来的前五次战役,而且也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何一次战争的强度。我方阵地的山头被剥去两米,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六发。如此猛烈的炮火,使得在坑道中的志愿军守备部队觉得简直就像是乘坐着小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颠簸,强烈的冲击波激荡着坑道,不少人牙齿都磕破了舌头、嘴唇,甚至还有一个十七岁的小战士被活活震死!幸存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不约而同以地狱来形容,其恐怖由此可见。但投入如此大的“血本",激战43天,美军始终无法攻占上甘岭。最后以伤、亡、被俘2.5万余人的代价而失败。在停止谈判六个月后,美方又一次主动提出恢复谈判。

抗美援朝是在哪里签订的停战协议(时间跨度两年多签定的抗美援朝停战协议)(5)

1953年7月13日至27日的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最后一战。起因是毛主席6月20日晚,决定在停战前再次给予美国为首的联合军沉重的打击,使中朝方面在谈判中占据更为有力地位。下面是头条百科记录的战绩:"截至1953年7月27日,志愿军20兵团基本全歼南朝鲜首都师,给予其他3个师以毁灭性的打击,共歼敌52783人,其中俘敌2836人,击落敌机85架,缴获飞机一架,坦克34辆,汽车231台,各种火炮245门和大量弹药等战利品。志愿军通过抗美援朝中的这最后一战,向前推进了192.6平方公里,给南朝鲜军以致命的一击。此役历时15天,志愿军第20兵团迅速突破南朝鲜军4个师防守的宽达25公里的坚固阵地,向南扩展阵地140多平方公里,将战线拉直,至此,志愿军已攻占金城川地区全部阵地,志愿军兵锋已直指汉城,战场形势对志愿军极其有利。金城战役共毙伤俘敌7.8万余人。"(以上内容来源于于www.baike.com)

抗美援朝是在哪里签订的停战协议(时间跨度两年多签定的抗美援朝停战协议)(6)

1953年7月28日彭德怀司令员于开城在停战规定上正式签字。金日成元帅、彭德怀司令员向朝中部队发布停战命令:“自1953年7月27日22时起即停战协定签字后的十二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

停战协议和1951年中朝方面第一次谈判时提出的版本,基本没有大的变动,所以说停战协议是英勇的志愿军指战员打出来的。向所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指战员致敬!向为哪次战争的胜利作出过贡献的所有人致敬!

参考资料:头条百科《朝鲜停战协议》《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毛泽东与朝鲜停战谈判》。图片有侵,请联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