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风格古装片(庆余年成功克服)
庆余年风格古装片(庆余年成功克服)作为著名网文大神猫腻的成名作,《庆余年》小说曾入围《2017猫片 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在当年的网文市场拥有超高人气,是当之无愧的头部IP。盛名之下,虽然给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带来天然高关注,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编剧王倦“神脑洞”攻克资深难题热搜词条范围广而此次播出的第一季,全集片长46集,在播放首日放出4集,此后于每周二、周三晚8点各更新1集,会员比非会员始终多看3集。照此进度,这一季播放完结差不多要到明年4月,因此有网友表示担心,过慢的播出节奏,说不定会“拖累”电视剧的口碑。穿越题材让原著党捏把汗
《庆余年》成功克服“穿越”顽疾,但古装剧的市场表现依然迷雾重重文|秦明(珞思影视研究组)
“零宣发”开播,又一次发生在古装大剧身上。昨日上午,此前盛传会在2019年底开播的古装传奇大剧《庆余年》突然官宣,于当晚8点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上线。而不过半个月前,由罗晋、李一桐主演,改编自雪满梁园同名网文的古装剧《鹤唳华亭》,同样是在11月12日播出当天才公布消息。
对比《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等剧在播出后才逐渐放开宣传的克制,《庆余年》在仅仅一个白天的空档里,官方微博和剧集主创均积极配合预热,剧中角色的名字率先在网络上掀起热议。谐音“犯贱”的“范建”,撞名国际大牌的“范思辙”,以及范若若、战豆豆、海棠朵朵等ABB格式名字,让这部看上去正剧范儿的大制作瞬间弥漫喜剧色彩。不少营销号的跟进传播,更进一步助剧集打开局面。
所以虽然是“即日定档即日开播”,但《庆余年》的热度并不低于当下热播的剧集。并且,作为猫腻同名网络小说的改编作品,兼之动员了陈道明、吴刚、于荣光、李小冉、张若昀、肖战、李沁、辛芷蕾等老中青三代俱佳的顶级配置,《庆余年》的市场期待值在任何档期都处于第一梯队,在此模式上,剧集的基本质量得到一定保障。首播过后,豆瓣7.8的评分不算太高,但在这一批在播古装剧中,暂时保持身位领先。
热搜词条范围广
而此次播出的第一季,全集片长46集,在播放首日放出4集,此后于每周二、周三晚8点各更新1集,会员比非会员始终多看3集。照此进度,这一季播放完结差不多要到明年4月,因此有网友表示担心,过慢的播出节奏,说不定会“拖累”电视剧的口碑。
穿越题材让原著党捏把汗
编剧王倦“神脑洞”攻克资深难题
作为著名网文大神猫腻的成名作,《庆余年》小说曾入围《2017猫片 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在当年的网文市场拥有超高人气,是当之无愧的头部IP。盛名之下,虽然给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带来天然高关注,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庆余年》小说创作于2007年,全书共计7卷746章398万余字,题材为历史架空,讲述一名患有重症肌无力而身亡的现代男青年,灵魂穿越到古代庆国一个叫作范闲的婴儿身上,拥有了多出来的一截生命,并以庆国伯爵府私生子的身份,开启一段风云起伏的成长传奇。
小说背景设定带感,人物塑造细腻,其中关联几代人的纠葛和几十年的庆国风雨,叙事格局宏大,故事发展高潮跌宕,读起来很容易上头。同样的,作为典型的男频小说,《庆余年》繁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线索,对影视剧改编来说无疑是高难度,再加上穿越、架空的题材元素,无一不踩在古装剧的政策“红线”之上,当小说影视化被提上日程后,如何解决“穿越”这一疑难杂症,很让原著党为片方捏把汗。
不过,在片方公布由编剧王倦为《庆余年》做剧本改编后,不少网友表示可以放心了。编剧作品列表里拥有豆瓣8.8分的《舞乐传奇》、7.8分的《木府传奇》,今年暑期又作为《大宋少年志》的总编剧,创造了以小博大的口碑神话,王倦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成为备受年轻观众pick的网红编剧。《庆余年》上线当晚,甚至有不少网友示爱就是奔着王倦而去,“一说是王倦的剧,我火速赶去”。
王倦也确实没有辜负剧迷的期望。开头三分钟,剧集增加了一段原著中没有的设定:熟读古典名著的主人公,为了让自己的教授认可用现代观念剖析古代文学史的论文命题,通过写小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出猫腻原著中对于男主角“魂穿”的完整设定。
小说里的“穿越”情节不仅不受影响,“戏中戏”的创作初衷也被“上价值”到“我们不是穿越,是珍惜生命”。大批网友因此加入“表白王倦”大军,瑞思拜编剧脑洞之余,赞叹其“简直是过审鬼才”。
严肃权谋变沙雕质感“喜剧”
古装剧出圈难背景下,《庆余年》这条路走得通吗
从电视台你争我夺的“香饽饽”,到政策严管下上星难、定档难的“问题儿童”,这两年,古装IP剧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煎熬。根据《中国电视剧风向标报告2019》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古装剧拍摄制作备案数量仅占总量的一成左右,相较去年同期减少过半。
不说今年以来,从《陈情令》到《长安十二时辰》,从《九州缥缈录》到《宸汐缘》,再从《鹤唳华亭》到《从前有座灵剑山》,古装剧完成了“零宣发”的开播模式定型;光是《大明风华》的两次改名和一次删减,《三生三世枕上书》积压一年之久的等待期,以及从《庆余年》播出平台中消失的两家一线卫视等种种现象,就能窥见古装剧的困境。
众所周知,目前古装剧需要规避的雷区一堆,“宫斗”、“权谋”、“玄幻”、“穿越”,样样都是不容挑战的“底线”。如此严格的内容限制和排播要求,自然会给古装剧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诚然,古装剧的制作日益精良,阵容愈发扎实,从过去“流量 IP”的浮躁跟风,逐渐过渡到“实力演员 精品制作 超级IP”的规范化生产。但即便服化道精良、演员表演过硬,也不是赢得“民意”的通行证。《如懿传》《九州缥缈录》的失意,《鹤唳华亭》出圈的艰难,可见古装剧精制化也无法有效消解市场表现的疲软。
同样是原著中就自带权谋基因,前四集的《庆余年》,其实打破了很多人的预设。编剧层面上,王倦大幅压缩了小说前期的铺垫,提前了言冰云、庆帝、林婉儿等人物的出场时间,将人物关系间的草蛇灰线设置地更加清晰、易懂。短短四集过后,范闲与五竹、费介、腾梓荆、范建、范若若等人就建立了明朗的情感联系,长公主、太子一系在范闲进京都一事上的筹谋,也显露出该剧朝堂博弈部分的冰山一角。
更重要的是,通过台词、BGM、演员演绎和镜头调度的配合,《庆余年》在前几集表现出轻松、有趣、梗多的沙雕画风。一改大众看到权谋,就联想到烧脑、算计、谋略的沉重感,迷幻风配乐,“我去,机器猫啊”“叔,我还是个孩子”等现代梗,中和了权谋内容带来的严肃和深沉,在不丢质感的前提下,给观众看剧“减负”。
明年,《有翡》《青簪行》都蓄势以待,至少在头部市场,古装项目仍然是被各方看好的重点对象,目前《庆余年》尽管开局“感觉良好”,但这条路是否能走通,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