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我们的初心还记录吗(单纯的记录仪真的无路可走)

我们的初心还记录吗(单纯的记录仪真的无路可走)记录仪不单纯的变化私家车最开始只是一个代步工具,随着社会的变革,私家车用途与日俱增,许多人开始自驾游、商务接待、野外穿越等等。随着车辆用途的增加,用户对行车记录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只是还原事故经过,对机器的拍摄清晰度要求更高,可以记录旅途中的美景,后来一些产品拥有缩时录影功能,既保存了长途的视频又有效节约存储空间;在安全方面,记录仪内置了G-sensor(重力感应器),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机器可以自动保存录像并不被覆盖掉。 在2012-2014年,行车记录仪的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功能单一的记录仪均价在1000元左右,好一点的产品则超过了2000元,虽然价格远远大于价值,但依然不能打消消费者的热情,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那时的经销商躺着都挣钱。2015年则是经济大萧条,所有的行业都在走下坡路,记录仪行业也进入了波谷,记录仪行业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用户需求的与日俱增搭载G-sensor

[ZOL汽车电子]行车记录仪是记录行车过程中影像、声音资料的设备,如同汽车的黑匣子,能够还原事故真相、分清责任,避免不必要的纷争,赶走那些碰瓷党。记录仪作为一台摄录装置,虽然功能比较单一,却承载着重任,但随着用户需求的改变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记录仪被各种外因影响,增加了许多的功能,变得不再单纯!

我们的初心还记录吗(单纯的记录仪真的无路可走)(1)

供求关系的变化

国内很早就有厂商生产行车记录仪,具体的年限不好追溯,那时记录仪主要用于出口国外,国内的市场份额非常小。直到2006年11月在南京发生的“彭宇案”,因为案件存在争议,双方都没有直接的证据,记录仪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之后国内又出现了几起轰动一时的“碰瓷事件”,行车记录仪才算真正的被国人接受。

我们的初心还记录吗(单纯的记录仪真的无路可走)(2)

南京的彭宇案让行车记录仪走进大众视野(图片来自网络)

在2012-2014年,行车记录仪的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功能单一的记录仪均价在1000元左右,好一点的产品则超过了2000元,虽然价格远远大于价值,但依然不能打消消费者的热情,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那时的经销商躺着都挣钱。2015年则是经济大萧条,所有的行业都在走下坡路,记录仪行业也进入了波谷,记录仪行业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

用户需求的与日俱增

我们的初心还记录吗(单纯的记录仪真的无路可走)(3)

搭载G-sensor的记录仪支持紧急录影功能

私家车最开始只是一个代步工具,随着社会的变革,私家车用途与日俱增,许多人开始自驾游、商务接待、野外穿越等等。随着车辆用途的增加,用户对行车记录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只是还原事故经过,对机器的拍摄清晰度要求更高,可以记录旅途中的美景,后来一些产品拥有缩时录影功能,既保存了长途的视频又有效节约存储空间;在安全方面,记录仪内置了G-sensor(重力感应器),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机器可以自动保存录像并不被覆盖掉。

记录仪不单纯的变化

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记录仪开始有了些变化,为的就是顺应市场(挣钱呗)。厂商把记录仪变得复杂起来,功能扩展越来越丰富,增加了记录仪的成本,也增加了记录仪的竞争力,下面就来捋一捋这些变化的具体内容。

前后双录 倒影

我们的初心还记录吗(单纯的记录仪真的无路可走)(4)

前后双录的记录仪

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碰瓷党逐渐选择在记录仪的盲区下手,这可乐坏了记录仪厂商,他们为记录仪增加了一个后置摄像头,实现前后双录,有效的减少了车辆后部的盲区,在倒车时还可以实现影像显示,进一步增加了行车安全(卖点)。

GPS模块

我们的初心还记录吗(单纯的记录仪真的无路可走)(5)

具有电子狗功能的记录仪

虽然现在电子狗几乎退出了车载电子产品市场,但在前几年确实是火的没边,这些厂商有的与记录仪厂商合作,有的则转行干记录仪,凭着原来的老本和技术,推出了记录仪电子狗一体机。一体机是在记录仪的基础上,加装了GPS模块,可以实现测速预警,替代了原有的电子狗,也为导航、轨迹查询搭好了平台。

停车守卫

我们的初心还记录吗(单纯的记录仪真的无路可走)(6)

通过G-sensor感应器实现停车守卫功能

停车守卫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它工作原理简单,通过G-sensor感应器,一旦发生碰撞或猛烈震动,记录仪开始自动录像,记录下停车时发生的事故,为车主24小时守护爱车。停车守卫无需添加硬件,只是利用原有的传感器,加入一些算法得以实现。

4G联网/wifi

我们的初心还记录吗(单纯的记录仪真的无路可走)(7)

记录仪主板,通过SIM卡实现联网

一些记录仪拥有联网功能,它们通过SIM卡实现网络连接,能够实现天气播报、路况提示以及云电子狗的更新数据,这让用户又体验到了云服务的高大上,但笔者看来远远没有手机来的实在。

编辑点评:在行车安全方面,一些记录仪通过单目ADAS技术,实现了前车碰撞预警和车道偏离预警,主动提升了行车安全性,不过目前的产品实际体验不尽理想。

记录仪的加强版——智能后视镜

2016年是智能后视镜的元年,许多厂商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后视镜,在全年的销量上也占据了行车记录仪的30%份额。通过之前的网络调查问卷显示,超过70%的网友对智能后视镜的行车记录比较在意,在许多消费者眼力智能后视镜就是记录仪的加强版,它拥有导航、行车记录、电子狗、影音娱乐和许多云服务。

我们的初心还记录吗(单纯的记录仪真的无路可走)(8)

编辑总结: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功能多的记录仪,还是智能后视镜,都是市场竞争激烈的结果,厂商为了卖点、销量、利润等因素,主动的把单纯的记录仪变复杂,市场和生存的压力逼着记录仪的“进步”,这种“进步”推动了记录仪行业的前进是毋庸置疑的。

但功能丰富真的一定好吗?比如一些车辆具有导航功能,一些记录仪一体机的导航模块就显得鸡肋,用户也不愿意为此买单;可能还有人忽略了记录仪的本质,它本职工作就是还原事故真相,太多的功能功耗大散热差,太多的功能反而影响了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所以记录仪还是单纯点的好,就像许多人都想回到童年,单纯可爱,无知无畏!

推荐相关阅读:

《AAITF圆满落幕 除了模特还有什么值得看》

《AAITF2017汽车用品展 汽车电子产品后记》

《汽车与互联网结合 展会体验索菱车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