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短歌行曹操怎么体现建安风骨(建安诗歌赏析三)

短歌行曹操怎么体现建安风骨(建安诗歌赏析三)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短歌行曹操怎么体现建安风骨(建安诗歌赏析三)(1)

接上篇。

前面两篇分析了曹操的组诗《步出夏门行》,本篇分析曹操另外一首名篇《短歌行》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朝露:早晨的露水。慨当以慷:慷慨激昂。忧思:忧愁。杜康:相传造酒的祖师爷,这里代指酒。

美酒当前我唱起歌,人生一世有几何?

就像那早晨的露水,离去的时光太多太多。

我心慷慨激昂,忧愁始终不忘;

如何解除忧愁?唯有美酒杜康!

诗的一开头,曹操就犯起了愁。愁什么呢?人生苦短,像露水一样易逝。

面对着人生永恒的难题,一向不服输的曹操内心愤愤不平、慷慨激烈,“慨当以慷”

然而,雄才大略如曹操面对时间也是毫无办法,最终也只能和凡夫俗子一样借酒浇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人才。

衿(jīn):衣领。青衿是周朝读书人的装束,这里代指有学问有才能的人。

君:与“子衿”一样,都是代指人才。沉吟:本意是小声念叨,这里指对有人才的倾慕。

“呦呦”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本是描写主人宴请嘉宾的场面,这里依旧是表达曹操求贤若渴之心。

呦呦:拟声词,鹿鸣的声音。野:旷野、野地。苹:艾蒿。嘉宾:好的客人、尊贵的客人。

青青的你的衣领,悠悠的我的内心;

只为你的缘故,我倾慕贤才一直到今;

鹿鸣呦呦,在野地里吃艾蒿;

我笙瑟齐鸣,要款待尊贵的客人。

这一段,曹操交待了自己忧愁的真正原因——人才。不仅21世最贵的是人才,任何时代都最贵的都是人才。曹操志存高远与群雄逐鹿天下,是真的求贤若渴。

美酒佳肴、笙瑟宴席已经备好,一旦人才们到来,曹操必定大摆筵席盛情款待。

官渡之战时,许攸离开袁绍阵营投奔曹操,曹操喜出望外,鞋都没穿就迎出门外,求贤之心可见一斑。

短歌行曹操怎么体现建安风骨(建安诗歌赏析三)(2)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掇(duō):摘取。陌、阡:道路。枉:枉驾、屈尊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思念。

契阔:契是投合、亲密,阔是疏远、疏离,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脾气相合亲密。䜩(yàn):宴会。

皓月当空悬挂,我何时才能摘取?

忧愁自内心而来,一发不停无可断绝;

宾客们越过千山万水,纷纷屈尊来探望我;

宴会上我们相谈甚欢,旧时的情谊铭记在心。

人才就像明月,皓月当空能普照大地,人才在握能一统天下。曹操求才之心十分强烈,为了招揽人才忧愁满腹。

宴会场景可以是实写,曹操热情款待归附他的各路人才,美酒佳肴宾主尽欢。

也可以是虚写,这是曹操的一个许诺:无论任何人,只要投效我,我一定热情款待委以重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匝(zā):量词,周、圈。厌:厌烦。

月儿明亮星星稀少,乌鸦向南飞翔;

它们绕着树飞了三圈,不知道落在哪根枝条;

大山希望自己越高越好,大海希望自己越深越好;

我愿意像周公一样礼贤下士,请天下英杰归附于我。

无枝可依的乌鸦象征着无主投靠的人才,曹操愿意把他们全都收拢于门下,像高山不辞细土、大海不择细流一样。

短歌行曹操怎么体现建安风骨(建安诗歌赏析三)(3)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史记》记载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周公西周早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辅佐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取得天下。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即位,成王年幼时由周公摄政,周公尽心竭力处理政务。他常常握起正在洗的头发、吐出嘴里嚼着的饭以接待访客,生怕错过人才。

由此种种,周公变成了勤于政务、一心为公的杰出代表人物。曹操以周公自比,他像周公一样收拢人才,希望天下人都归附他,帮助他成就平定天下的大业。

诗可以言志。曹操正是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对成就霸业的渴望。

曹操如此渴求人才,自然不会只通过写诗延揽人才。他也用行政手段,发布《求贤令》广招天下客。

曹操在《求贤令》中论述人才的重要性,“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自古君王必有人才辅佐,才能治国平天下。

阐明自己招揽人才的标准,“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才在德先,有才能而不廉洁也可任用。

最后要求手下在民间、在社会底层发掘举荐人才,“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只要有才能,哪怕出身卑贱也一样会重用。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政治家,他招揽人才不论出身和地位,甚至不在乎德行与名声,只要有本事他全都接纳,“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正是此意。

短歌行曹操怎么体现建安风骨(建安诗歌赏析三)(4)

读了曹操这些诗,大家有没有发现写这些诗的曹操,与《三国演义》里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仿佛不是一个人。

写诗的曹操胸怀广阔以匡扶天下为己任,“奸雄”曹操则背德叛国心狠手辣。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尊刘抑曹”,他把自己的好恶带进小说,曹操就成了奸臣国贼,甚至京剧里曹操都是一张大白脸——白脸是奸臣象征。

他虽然大权在握但绝无谋朝篡位之心,实际上,恰恰是曹操维护住了汉朝正统。

如果没有曹操,汉朝政权恐怕早几十年就被颠覆了,“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述志令》),虽是曹操自述,但确为实情。

东吴孙权派遣使者上表向曹操称臣,意在促使曹操篡汉,曹操大笑:“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曹操不上当。为此,曹操还专门写了另外一首《短歌行》,表达自己绝不篡位的心志。

曹操不仅不打算篡位,连皇帝赏赐的赏赐也退还很多,“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退掉了皇帝三分之二的赏赐。

但有一点,曹操决不放弃手中权力。这也是后世人抨击他的主要原因:嘴上说得好听,不篡位不贪利,那为啥把着权位不放手?曹贼虚伪至极!

其实不然,关于这一点曹操也有说明:“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曹操《述志令》)

我仇家太多,如果放弃兵权卸甲归田,必然被人所害。因此,“江湖未静,不可让位。”(曹操《述志令》)

曹操格局高才略大功绩多,他做人坦荡不贪虚名虚利,揽权是为自保,这些他都与世人交待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可他死后,还是被黑得不像样子。哎,造化弄人一至于斯啊!

曹操未负天下人,天下人负了曹操!

喜欢此文者请转发!

建安诗歌赏析(一):曹操胸襟有如大海,可以囊括天地吞吐宇宙

建安诗歌赏析(二):曹操要求生命不但要有长度,还要有精彩热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