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该怎么备考(中小幼综合素质核心考点)

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该怎么备考(中小幼综合素质核心考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具体到材料中一般表现为教师(1)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2)撰写研究论文。3.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具体到材料中一般表现为教师会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和道德养成。2.从教学和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学科本位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新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将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同时,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具体到材料中一般表现为教师改进了现有的课程或者开发出了新的校本课程。

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该怎么备考(中小幼综合素质核心考点)(1)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养成创新精神。

具体到材料中一般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上启发诱导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

具体到材料中一般表现为教师会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和道德养成。

2.从教学和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学科本位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新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将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同时,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具体到材料中一般表现为教师改进了现有的课程或者开发出了新的校本课程。

3.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具体到材料中一般表现为教师(1)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2)撰写研究论文。

4.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新课程强调学校和社区的合作、互动。教师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还应该走入社区,成为社区的一员,充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得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

当教师角色发生改变的时候,行为自然跟着也会变化。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尊重、赞赏。

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尤其是后进生。这意味着教师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能体罚学生,不能羞辱、嘲笑学生,不能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改强调帮助、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做到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帮助学生意味着要促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是对学生不理不睬、甚至是抛弃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3.对待自己,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师在教学的前中后都要进行反思,这样才能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4.对待与其他教育者,新课程强调的是合作。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通力合作,齐心协力的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教师观总结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历年真题

【2019上中学.真题】材料:

下面是李老师的教学札记中的一篇。

上学期,在我任教的初三(2)班上,有一位男生特别聪明,但对我所教的物理不感兴趣,成绩较差。他特别喜欢操作计算机,有时装载一些新软件,有时诊断一下计算机运行钟的问题,还时不时编写一些小程序……如果我能对这位学生加以引导,应该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恰好我也正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于是我利用课间特意跑到班级,向他请教计算机方面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时间长了,他被我这样努力学习的精神所感动,我借机开导他:“计算机方面你是老师,我是学生,在问你之前我对计算机方面的这些问题一窍不通,觉得很难,无从入手,但我觉得只要多问多学,就一定能掌握计算机知识。同样的,如果你能把学习计算机的那股劲放在学习物理上,你的成绩也一定会像我的计算机水平一样突飞猛进。经过多次贪心,他终于有所触动,不仅学习上积极主动,而且经常与我探讨物理知识,期末时他的物理竟考了95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材料中李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值得其他老师借鉴,具体表现在:

(1)从教师角色的角度来看:

①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探究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材料中,李老师通过自己的做法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如果自己把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努力用在学习物理上也可以学的很好,激发了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材料中李老师以教学札记的形式记录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时刻总结经验,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从教师行为转变的角度来说,李老师的行为符合以下几点: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材料中当学生在物理方面没有兴趣,经常不及格之时,李老师并没有否定学生而是通过现身说法的形式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做到了尊重和信任。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和做人。材料中,李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他在计算机方面的成功,并且可以通过同样的学习劲头在其他学科上取得成功。

③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材料中李老师通过自己的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并撰写教学札记,积累经验。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像李老师一样,不断地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化,不断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在肯定和鼓励中不断体会到成功学习带来的快乐。

【2018下小学.真题】材料:

刘老师师范学院毕业后,在一所乡村小学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三十年来,她一直坚守在乡村学校教学的第一线。

为了寻找孩子们观察的野花,刘老师在河岸、田梗精心识别、挑选: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味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在家人熟睡的时候,她一个人在厨房里反复朗读课文:大雪过后,她又会兴致勃勃地带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自然。

刘老师坚持每天早起,坐在校园旁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湿,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治自己的情操,她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有厚厚的几本,她还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阅读许多中外教育名著,撰写教学日志,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实践。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14 分)

【参考答案】

材料中刘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值得其他老师借鉴。

(1)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3 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在对待教学上,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

(5)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注意考点与材料结合详细细说。

【2019下上幼儿园.真题】材料:

夏日的雨后,大(1)班幼儿来到户外准备做操,发现地上爬了几只蜗牛,都纷纷蹲下来看,音乐声响起,幼儿小心翼翼地站在操场上做操,互相提醒别踩到蜗牛,做完操后,有幼儿提议要救蜗牛,还有提出要捉几只到班里养着。

“蜗牛有嘴吗?”“有脚没有”“喜欢吃什么”“它能走曲线吗”“是公的,还是母的”,幼儿提出很多问题,李老师表现出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和幼儿一起讨论,李老师说“宝贝们真棒!提出这么多有趣的问题,不过老师也不知道答案,但是老师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想想怎么可以获得答案呢?”“看书”“问爸爸妈妈!”……小朋友纷纷回答,李老师高兴地说“好,我们分头行动”于是,李老师用瓶子装着蜗牛带到班里,养蜗牛行动开始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李老师找来关于蜗牛的科普视频和孩子一起观看,同孩子们一起观察,记录蜗牛的生活并一起围绕蜗牛“吃什么”“怎么睡觉”等问题查阅资料,分享资料,以蜗牛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陆续在班里开展起来。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答案要点】

材料中该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师观,值得我们学习。

(1)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要注重一日活动中的观察,捕捉着孩子一瞬即逝的现象和变化过程。材料中李老师观察到幼儿对于蜗牛产生兴趣、提出各种问题时,能够耐心倾听并且及时给予回应,符合倾听者和观察者的角色。

(2)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需要老师及时介入和引导。材料中当幼儿表现出对蜗牛的探究兴趣时,李老师加入了幼儿的讨论,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蜗牛的特点,帮助幼儿找到获得答案的方法,体现了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

(3)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教师应该平等地参与到他们所探索的事物,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所设想的可能性,以及活动的进程之中。材料中李老师与幼儿一起围绕问题查询资料、分享资料,体现了作为合作者的角色。

(4)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材料中老师根据幼儿兴趣点及时开发课程,以蜗牛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体现了老师作为建设者、开发者的角色。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应该遵循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师观,科学定位教师角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往期推荐:

中小幼《综合素质》核心考点:素质教育观(重要)

中小幼《综合素质》核心考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重要)

中小幼《综合素质》核心考点:“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更多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备考资料,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欢迎留言,说说你在教师备考中的需求和问题!

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该怎么备考(中小幼综合素质核心考点)(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