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茂集团(翔茂两代人的奋斗)
翔茂集团(翔茂两代人的奋斗)作为台商二代,李德治起初只是“路过”上海,后来又求学“路过”美国、日本,再次回到台北时,他原本可以在全球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获得一份安稳、高薪的工作。不过“子承父业”的使命召唤他“赶快来大陆,来上海,来金山”。李德治的父亲李茂盛在上海台商中享有很高声望,他一手创造了翔茂企业品牌,出于绿色环保理念,家族业务不局限于塑胶手套加工一个行业。由于这类化工企业能耗较高,从治理排放的角度,企业转型势在必行。在位于金山区亭林镇的工厂种树栽花,搞园艺苗木,成了翔茂的“副业”之一,“花园工厂”的规划逐步浮出水面。2019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上出现了一名台湾青年企业家,他就是上海翔茂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治。五四青年节前夕,他接受采访,讲述了自己跟随父亲脚步到上海金山打拼,把昔日家族投资的化工项目——塑胶手套加工厂逐步发展成惠及乡里的“花园工厂”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有台湾“手套大王”之称的李茂盛,
李德治(左)与父亲李茂盛(右)在上海金山区亭林镇推动建设“花园工厂”
上海翔茂企业有限公司在这次疫情中,第一时间主动向各地伸出援助之手,先后向金山工业区、金山卫镇、山阳镇、亭林镇、上海湾区高新区、金山区红十字会等有关单位捐赠橡胶防护手套1500箱,约97.5万元;向嘉定区卫健委、江桥镇捐赠橡胶防护手套45箱,约2.93万元;向松江区车墩镇捐赠橡胶防护手套80箱,约5.2万元;向宝山区有关街镇居委会捐赠橡胶防护手套100箱,约6.5万元。
翔茂企业是怎样一家企业,请看2019年5月3日新华社上海记者许晓青采访李茂盛儿子李德治的报道——
“上海金山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自1995年我还是一名高中生时,第一次踏上大陆这片土地,一路辗转来到上海市郊的金山,已过去24年。”
2019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上出现了一名台湾青年企业家,他就是上海翔茂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治。五四青年节前夕,他接受采访,讲述了自己跟随父亲脚步到上海金山打拼,把昔日家族投资的化工项目——塑胶手套加工厂逐步发展成惠及乡里的“花园工厂”的过程。
上世纪90年代,有台湾“手套大王”之称的李茂盛,带着转型升级的手套工厂项目落户上海市金山区。李德治回忆,或许只是机缘巧合,父亲一手创办的家族企业项目没有落户当时台商已经集聚并形成规模效应的松江、闵行等地,全家人甘耐寂寞,扎根地处上海远郊的金山,成为当地屈指可数的台资项目。
“当时,这里还是一派江南农耕景象,很多地方路灯不亮,但民风特别淳朴,家人都渐渐喜欢上这里,我也对这片创业的地方有感情。”李德治说。
李德治的父亲李茂盛在上海台商中享有很高声望,他一手创造了翔茂企业品牌,出于绿色环保理念,家族业务不局限于塑胶手套加工一个行业。由于这类化工企业能耗较高,从治理排放的角度,企业转型势在必行。在位于金山区亭林镇的工厂种树栽花,搞园艺苗木,成了翔茂的“副业”之一,“花园工厂”的规划逐步浮出水面。
作为台商二代,李德治起初只是“路过”上海,后来又求学“路过”美国、日本,再次回到台北时,他原本可以在全球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获得一份安稳、高薪的工作。不过“子承父业”的使命召唤他“赶快来大陆,来上海,来金山”。
2009年,他来到父亲身边,从手套工厂的生产车间做起,一干就是6年。2015年4月,他正式出任上海翔茂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负责手套加工业务。
李德治接手塑胶手套工厂时,恰逢大陆准备启动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企业转型要跟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
李德治说,在家族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开始酝酿的几年间,又恰逢大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手套工厂转型升级项目从上海“移师”越南北部沿海城市海防市。他带着台湾来的中层干部和在上海培养的金山本地技术人才,一起到越南去,谋求“再创业”。
在李茂盛、李德治父子带领下,翔茂在上海金山的手套工厂完成了整体转型。尽管因此每个月都要出差到越南,一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一带一路”上,但李德治乐此不疲。“台商二代有这样一种渴望把握机遇的基因,我不想放过任何新的机会。只要时间许可,上海台协组织的‘一带一路’考察,我都认真参加,相信还有更多新机遇。”他说。
2021年11月,李德治当选市台协常务副会长(左二),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合影
在越南,李德治带领翔茂企业投资超过1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超过1000个就业岗位。在上海金山,昔日塑胶手套工厂已变身“花园工厂”,除了种植有上百棵珍奇的松树苗木外,这里的草坪、绿道、花园等,均向周边乡亲开放。原先的加工生产线,也转而从事汽配汽修、医美养生等服务产业。
与父亲李茂盛有着相似的爱好,李德治也喜爱植物。“父亲早年出生在台南麻豆一个贫寒农家,对一方乡土怀有深情,如今我有机会在他身边学习、帮忙打理企业,一同见证了在上海金山营建起梅花、桃花、樱花、枫树、银杏等四季更迭的‘大花园’,真正实现了‘花园工厂’梦,这着实不易。”李德治说。
近年来,李德治不仅协助父亲在上海金山造“花园工厂”,也积极鼓励支持来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创造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李德治告诉记者,他自己也是一名台青,懂得青年的需求。大家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到大陆走走看看,眼见为实,消除那些臆想和误解。希望自己可以协助更多台青到大陆创业发展、踏实筑梦。
链接:2021年,上海市台办和中新社合作摄制系列纪录片《台胞“申”活》,其中采访了李茂盛先生,纪录片《永远前进的阿盛》便讲述了第一批来沪投资的台商——李茂盛的故事。26年前,李茂盛怀着对大陆的期望和对上海发展的信心将企业转移到上海金山,并创办上海翔茂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李茂盛和翔茂公司与上海同发展、共成长,不仅见证了上海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更收获了手套制造、新能源开发、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巨大成功。李茂盛在创办企业的同时,关心上海台商发展,致力于地方慈善事业,曾任上海市台协第五届、第六届会长,先后获得上海“金山区荣誉区民”称号、“杰出台商白玉兰奖”。
下面是纪录片《永远前进的阿盛》大概内容——
一棵小树,慢慢成长,开花、结果,人生的历程也是这样。
“我1994年来到这里,到现在已经有26年了,今年我已经81岁。当时我们在台湾做不下去了,成本太高,还都亏本。公司决定到大陆发展。我先去东南亚国家两次,也到大陆一两趟,最后决定到大陆投资,这是我们做出的最好的决定。到大陆后发现比东南亚国家好,主要是讲话讲得通,文字看得懂,要是在东南亚国家,没有这么方便。我们选择上海,上海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在世界上很有名。我们不可能永远做手套,也会往别的方向发展。
刚到大陆,我们有点担心,但来后感到很亲切。我们碰到技术上的困难,就是上海液化气管道的安全标准要求比台湾高,领导介绍技术人员来协助我们,来了一天就解决了,X光照射也合格了,我们第一次感到了温暖。我们的手套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手套公司之一。我们的手套品质很好,公司进步很大,这是整个环境配合得好。
我非常庆幸回到大陆发展。我现在退休了,我觉得在这里生活很舒服,我会继续在这里过老年生活。我喜欢树木,现在都在建‘美丽乡村’,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这样做,大陆会很漂亮。我也发挥自己的剩余价值,给所居住的镇上所有小朋友提供奖学金。我们既然到这里来了,愿意和这里一起发展,这是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