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吴祖光回忆录(纪念吴祖光先生百年诞辰)

吴祖光回忆录(纪念吴祖光先生百年诞辰)吴祖光导演《莫负青春》少年吴祖光酷爱戏曲,常常泡在戏园子里看戏。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吴祖光在弱冠之年即写出以歌颂东北义勇军抗日事迹的话剧《凤凰城》,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演,极大地鼓舞了军民士气。1942年,吴先生创作的《风雪夜归人》在重庆上演,引发社会轰动,该剧被誉为有着“诗意的充溢和流动”和“哲理美的思辨色彩”,讲述京剧名旦和官僚姨太太的恋爱悲剧,风格独具,笔法老练,哪儿像出自24岁的青年之手?“神童”之誉随之不胫而走。《风雪夜归人》仅演出了十四场就被国民党政府禁演,就在这十四天里,吴先生曾三次看见周恩来到剧场看戏,足见他对这部戏的喜爱。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他还写了《正气歌》、《牛郎织女》、《闯江湖》、《凤求凰》、《三打陶三春》、《孟姜女传奇》、《牡丹亭还魂记》、《窦娥冤》等五十多个现代的、历史的、神话的、民间传说的话剧、歌剧、戏曲、电影、电视等形式的剧本。吴祖光在写作我认识吴祖光先

吴祖光回忆录(纪念吴祖光先生百年诞辰)(1)

吴祖光(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4月9日,是一代戏剧大师吴祖光先生逝世14周年纪念日,2017年又正值吴祖光先生的百年诞辰。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格外怀念吴先生,他是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人,幽默、睿智、率真、真诚,他的名字,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

本文作者鄂力与吴祖光的最后一张合影

不知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1998年4月9日,正是吴先生的爱妻、一代评剧大师新凤霞在常州突发脑溢血陷入昏迷的日子。根据黄苗子、丁聪、周巍峙等老朋友的建议,吴先生遗体告别仪式的时间定在了4月19日,而这正是五年前新凤霞遗体告别仪式举行的日子。2003年4月19日上午,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告别室内《花为媒》的旋律响起,这部由吴祖光编剧、新凤霞主演的经典评剧,不仅预示着两人前世今生的舞台情缘,更见证着他们相互依偎与扶持的生活历程。舞台上的世界亦真亦幻,吴先生一生的事业与爱情,也如戏剧般波折起伏,戏内的如痴如醉,戏外的坦白真挚,掌声响起,他便静静谢幕。

吴祖光回忆录(纪念吴祖光先生百年诞辰)(2)

吴祖光在写作

我认识吴祖光先生时,还是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而今我也到了半百之年。与吴先生交往的十几年中,我为他陆续刻了二十余方印章,其中既有名章,也有闲章,他经常盖在自己的书法作品、藏书和藏画上。有一次,吴先生请我刻“祖光藏画”一印,刻好后不久,我无意中发现吴先生家里挂的齐白石大师的画作上,居然盖上了我刻的“祖光藏画”,着实吓了一跳。承蒙吴先生厚爱,1995年他撰写了《鄂力篆刻艺术》一文,发表在《南方周末》上,这是第一篇介绍我的文章,也正是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知道了我的篆刻,知遇之恩,永生难忘!

吴祖光回忆录(纪念吴祖光先生百年诞辰)(3)

吴祖光与《凤凰城》

少年吴祖光酷爱戏曲,常常泡在戏园子里看戏。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吴祖光在弱冠之年即写出以歌颂东北义勇军抗日事迹的话剧《凤凰城》,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演,极大地鼓舞了军民士气。1942年,吴先生创作的《风雪夜归人》在重庆上演,引发社会轰动,该剧被誉为有着“诗意的充溢和流动”和“哲理美的思辨色彩”,讲述京剧名旦和官僚姨太太的恋爱悲剧,风格独具,笔法老练,哪儿像出自24岁的青年之手?“神童”之誉随之不胫而走。《风雪夜归人》仅演出了十四场就被国民党政府禁演,就在这十四天里,吴先生曾三次看见周恩来到剧场看戏,足见他对这部戏的喜爱。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他还写了《正气歌》、《牛郎织女》、《闯江湖》、《凤求凰》、《三打陶三春》、《孟姜女传奇》、《牡丹亭还魂记》、《窦娥冤》等五十多个现代的、历史的、神话的、民间传说的话剧、歌剧、戏曲、电影、电视等形式的剧本。

吴祖光回忆录(纪念吴祖光先生百年诞辰)(4)

吴祖光导演《莫负青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年8月28日,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组成的中共代表团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于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次日毛泽东便飞回延安。当时,吴祖光正任《新民报》副刊“西方夜谭”主编,意外得到了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抄件,读后怦然心动,决定付诸版面,有此好诗何不与众人共享?1945年11月14日,“西方夜谭”栏目发表了这首词,他特意配写了一段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据毛氏自称,则游戏之作,殊不足为青年法,尤不足为外人道也。”《沁园春·雪》发表后,顿时轰动山城,并闻名全国。

吴祖光回忆录(纪念吴祖光先生百年诞辰)(5)

吴祖光与新凤霞

吴祖光先生不仅是杰出的剧作家,还是杰出的导演。1947年,他根据自己创作的话剧《正气歌》的剧本,改编成电影《国魂》,此外他还导演了《风雪夜归人》、《莫负青春》、《山河泪》、《春风秋雨》等电影。1954年,吴先生导演了戏曲艺术电影《梅兰芳舞台艺术》和梅兰芳先生的独创剧目《洛神》,1957年他为程砚秋先生改编并导演了电影《荒山泪》,为两位京剧大师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影像资料。在中国电影史上,这些电影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1955年,吴先生向故宫博物院捐献了241件文物,包括字画、铜器、瓷器、玉器、石刻等,同时还动员妻子新凤霞捐出全部剧装、道具和房产。没想到两年后,吴先生竟被打成右派分子,充军北大荒。正值不惑之年的吴先生,在“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诺言下,他“惑”了,自问道:“国民党时代封我为‘左派’,为什么解放后倒成了‘右派’?”对于这种不期的遭遇,他以诗来吐尽积压心中的块垒,诗云:“眼高于顶命如纸,生正逢时以至此;行船偏遇打头风,不到黄河心不死!”

“生正逢时”,是吴先生一生最喜欢的词语,晚年的吴祖光写得最多的书法就是“生正逢时”。一年春节前夕,他托我从琉璃厂买来大红宣纸,写了几十幅“生正逢时”,送给前来拜年的朋友。我和许多朋友不解,吴先生一生坎坷,历尽磨难,有着许多噩梦般的漫长岁月,怎么还“生正逢时”?他告诉我:“人在任何时候都是‘生正逢时’,因为你所经历的、遇到的、看到的,都是别人没有的。”

吴祖光回忆录(纪念吴祖光先生百年诞辰)(6)

吴祖光书“生正逢时”

从1936年离开中法大学走入社会,在而后的六十多个春秋里,吴祖光先生一直是中国文化界的热点人物。他豁达、大度、温诚、敦厚,不计人过,一向以说真话,不说假话为人生信条。出于对历史负责,对国家兴旺负责的使命感,他以只问是非,不计个人利害的原则与无所畏惧的气概,直陈己见,言人所不敢言。虽然他为此吃过苦头,但他终生不悔。吴先生曾为我写过“十丈红尘,千年青史;一生襟抱,万里江山”十六个字,正如他毕生的真实写照。

吴祖光先生坦坦荡荡地走完了86年的人生历程,今年恰逢吴先生百年诞辰,不禁回想起与他接触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无限哀思。他高尚的人品与精湛的艺术成就,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吴祖光回忆录(纪念吴祖光先生百年诞辰)(7)

吴祖光先生书“十丈红尘”

吴祖光先生的精神常在风范永存,道德文章垂之久远,光照后人。(鄂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