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跑出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
教师如何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跑出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覆盖支持全体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以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工作室为依托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保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队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选准选好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
打通乡村教师
队伍建设攀升体系中的
“最后一公里”
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保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
队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以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工作室为依托
覆盖支持全体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推动乡村教育
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经费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10月12日,在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第二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在回答记者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时表示——
我省教师培训体系日臻完善,先后成立教师网络学院和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施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实施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聚焦精准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本领。
首席教师
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赋能加速
关于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从2019年开始,我省就根据教育部相关工作通知精神,在省内5地先行试点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遴选出了684位优秀教师为河南省首批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
今年9月,经申请、推荐、审核、公示等程序确定的2556位河南省第二批乡村中小学首席岗位计划聘任人正式公布,这代表着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在河南全面推开。
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攀升体系建设打出“河南样板”
在试点过程中,为切实选准选好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发挥其主观积极性,我省将条件适当放宽:“原则上副高级职称以上,50周岁(含)以下,不含乡镇中心校正职校领导;小学阶段特别优秀的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并具有市级骨干教师以上称号的也可申报。”这调动了一大批教学业务能力突出、自身工作有热情的优秀教师加入首席教师队伍之中。
据了解,计划之初,在乡村学校设立一批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主要就是针对在乡村学校中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数量,与乡村教育发展实际需求不对应的问题,为的就是打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攀升体系中的“最后一公里”。
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急需一批敢于探索创新、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能够形成教学特色和风格的“乡村教育带头人”。同时,这些优秀教师亦需要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为此,我省提出,为每位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设立工作室,并鼓励工作室在全校、全乡镇,甚至全县进行工作室成员招募与吸纳,从而更好地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形成并推广以1名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协同指导、10名乡村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辐射带动100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1 10 100”模式,切实带动当地乡村教师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现场推进会为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培养赋能加速
与此同时,在“国培”“省培”中,我省不断加大对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的培训力度。将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及其工作室成员纳入全省教师梯队攀升体系建设规划,给予优先安排,并将其作为各级名师的重点培养对象;支持以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工作室为核心,成立乡镇区域内学科专业发展共同体,加快提升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教科研能力,努力造就一批乡村教育名家。
“2019年启动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以来,河南取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把首席教师的优势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需求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乡村教师队伍改革的有效路径。”2021年4月26日,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濮阳召开,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综合处处长黄小华充分肯定了我省试点工作的成效。
“我们将继续把首席教师岗位计划作为当前形势下乡村教师队伍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为高级职称教师提供新的职业发展空间,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制度,支持他们立足乡村、大胆探索,努力成为教育家型的乡村教师,成为本土教育的引领者、造血者、改革先锋。”省教育厅教师教育处处长李松原说。
为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探索出“河南经验”
2016河南最美教师、濮阳县徐镇镇昆吾社区小学教师杨承是我省首批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他告诉教育时报记者:“工作室的发展要具有崭新的生长力和不竭的创新点,就需要更多更年轻的教师加入进来。当然,这最重要的是工作室本身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而且成员间需要有强大的凝聚力。”
各项支持政策,有力促进了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快速成长
在工作室建设上,我省统筹规划,逐年分层分类实施,每3年一个周期,每个工作室围绕当年主题,结合工作实际,选取成员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开展专题研讨,解决教师的实际教学问题。
为更好发挥工作室的平台优势,我省要求工作室立足乡村教育教学实际,围绕乡村教学中的热点、难点,定期开展说课评课、研课磨课和教研教改等研讨活动,带动区域和乡镇中小学教科研水平提升;实施“青蓝工程”,要求首席教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技能提升,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首席教师本人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带领工作室成员成长,首先要实现的是自己的成长。”杨承说,省里为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提供专业支持,配备双导师,既有高校教师的理论指导,又有中原名师、特级教师,教研科研、实践专家团队的智力支持,这大大提高了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的成长速度。
此外,为实现全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我省还要求省、市、县各级教研部门积极行动,改进教学教研机制,坚持重心下沉,选取一批乡村学校作为培训基地,与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形成合力;中原名师项目办公室和河南省特级教师协会等,要对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进行“结对子”帮扶,要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建强首席教师岗位高地,让更多乡村教师脱颖而出。
独行快,众行远,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带领大家一起跑
“经与省财政厅沟通商议,下一步拟考虑参照省级特级教师岗位津贴标准,给予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补贴支持。市、县两级也要积极筹措保障经费,加大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工作室建设经费投入,并在职称、评优评先等方面向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给予倾斜。”省教育厅教师教育处副处长肖向毅介绍道。
与此同时,我省还不断健全考评体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首席教师,可优先继续聘任,在省市县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职称评定及省、市级表彰中,适当照顾;对于只图虚名、工作浮漂、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及时调整,解除聘任,保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队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在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路上跑出“河南速度”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支撑。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教育大省,近年来,我省一直将加快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推进。
自2016年我省启动实施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以来,相关培养政策日臻完善、培养类别渐趋合理、培养规模逐步扩大、培养质量逐年提升。到2021年年底,我省已累计投入经费3亿元,培养地方公费师范生1.75万人,7000余名毕业生到农村贫困地区投身教育事业,成为农村孩子思想上的引路人、成长中的知心人。
我省还多次将“特岗计划”纳入年度重点民生实事,给予重点支持、全力推进。特岗教师招聘规模从2009年的1万人,逐步扩大到2021年的1.8万人,省财政已配套专项资金56.5亿元,累计招聘特岗教师17.1万名,实施范围覆盖全省109个县(市、区)、7000所农村学校。
形式多样的工作室教研活动极大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2020年至2021年,我省先后分两批对首批684名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进行素质提升培训,投入经费408万元;今年,将用100万元经费在上海师范大学对100名首席种子教师进行高端培训;2025年之前,将完成建立3000个左右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工作室的目标……从2019年“零”起来,再到即将辐射30余万乡村教师,我省将更进一步地建立乡村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以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工作室为依托,覆盖支持全体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养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还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依托河南开放大学和师范类院校等,开展教师培训与学历提升融合项目,支持乡村教师在职便捷提升学历;分期分批对全省所有乡村实施送教下乡项目,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合乡村学校教育跨学科教学、复式教学等特点,探索建立适宜乡村教育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加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提升专业发展内驱力……
“我省将继续积极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持续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举措,真正跑出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河南速度’,以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助力乡村振兴。”李松原说。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庞珂
学科基地建设中的注意点、出发点与着眼点
“天宫课堂”第三课,河南娃连线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