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唐朝宰相的职位(唐代的宰相官衔名号)

唐朝宰相的职位(唐代的宰相官衔名号)二、唐代的宰相官衔名号,在中国历朝历代之中可能都算是多的。其分两大类:注1:“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代颇有一些喜欢改官名、改地名的君主。其一是“宰相”(可以视作宰相职),也就是既拥有宰相的官衔名号,又干着宰相的实际工作的;另一是“使相”(可以视作宰相衔),也就是在拥有宰相官衔名号的同时,实际上却并不干宰相的活儿的。譬如唐睿宗永昌元年(689年),韦待价出任“安息道行军大总管”领兵征讨吐蕃时,他就是一名“使相”,身上带着“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1】的宰相头衔。而次年,岑长倩所担任的“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则是真正的宰相职了。

对于唐代的宰相,不少读者朋友似乎都抱有着各种混乱、错误的认识。

唐朝宰相的职位(唐代的宰相官衔名号)(1)

出自张国刚《唐代官制》

另一些读者朋友则大概能有上表那样的认识。然而由于张国刚先生这张表稍显粗略,且还是有些许纰漏,于是我决定稍微解释一下:

一、唐代的宰相官衔名号,常有同一名号却分为两种情况的——

其一是“宰相”(可以视作宰相职),也就是既拥有宰相的官衔名号,又干着宰相的实际工作的;

另一是“使相”(可以视作宰相衔),也就是在拥有宰相官衔名号的同时,实际上却并不干宰相的活儿的。

譬如唐睿宗永昌元年(689年),韦待价出任“安息道行军大总管领兵征讨吐蕃时,他就是一名“使相”,身上带着“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1】的宰相头衔。而次年,岑长倩所担任的“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则是真正的宰相职了。

注1:“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代颇有一些喜欢改官名、改地名的君主。

二、唐代的宰相官衔名号,在中国历朝历代之中可能都算是多的。其分两大类:

1、职事官类的宰相官衔名号。

在唐代,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这4个职事官,都曾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以“真宰相”“正职宰相”之类的状态存在过。【2】

注2: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尚书令”。尚书令是尚书省名义上的长官,亦是“真宰相”名义上的一员。然而唐代实际极少除授,仅任命过三人——李世民(后来的唐太宗)、李适(后来的唐德宗)、郭子仪。其中李适、郭子仪二人所得的“尚书令”都是荣衔(也就是作为使相),而李世民所得的“尚书令”是否为“真宰相”,学界对此则有着不同的看法。

如太宗贞观三年(629年),房乔(房玄龄)出任“尚书左仆射”为宰相,杜如晦出任“尚书右仆射”为宰相;

如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许敬宗出任“侍中”为宰相;

如武周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出任“内史(中书令)”为宰相。

2、使职差遣类的宰相官衔名号。

在唐代,更主要的宰相官衔名号其实并不是上述那几个职事官,而是乌泱泱多的使职差遣。想来也很好理解,“使职差遣”作为有实际职掌,而又没有相对应的官品,没有严格的固定员额限制的职务,任命起来,相较于有实际职掌,有相对应官品,有较严格的固定员额限制的“职事官”,可以灵活不少。

试列举一些如下:

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同紫微黄门平章事、同平章事;

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东西台三品、同凤阁鸾台三品、同紫微黄门三品、同三品;

知政事、参知政事、参谋政事、同知政事、同知军国政事;

参豫朝政、参预朝政、参议朝政;

专知机密、专典机密、参掌机密;

参知机务、参豫机务、同掌机务;

知西台事、权知中书事、权勾当中书事;

知门下省事、权知门下省事;

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

军国重事中书门下平章;

平章军国重事、知军国重事、知军国大事……

出任(使职差遣类宰相官衔名号的)宰相,即任某职事官的某人,加(上述的)某使职差遣,即为实职宰相——

如贞观三年(629年),魏徵为秘书监、参豫朝政

如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李峤为麟台少监、知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如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如文宗大和四年(830年),裴度为司徒、平章军国重事

如昭宗天复元年(901年),卢光启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机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