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道场新场地(田耳衣钵生命的道场)
田东道场新场地(田耳衣钵生命的道场)仪式后,李可回家,父亲被自己救治好的老金请去喝酒。李可睡了一觉,于梦中的笑中听到了哭声,他醒来后得知父亲因为喝醉酒,在曾千次万次经过的坎上跌死。仪式当天早上,父亲来晒烟棚子送饭,饭后,父子两一同回村。仪式由道士计师傅和和尚吴师傅主持,还请了鼓乐班。队伍沿途经过村庄街道,村民的目光、鞭炮的声响、人潮的分合都使李可感受到仪式的洗礼。父亲没有笑,正儿八经地说,道士也是要人做的——有死生婚丧就要有道士去办道场,那有什么巧的。再说我还是村长,你又可以实习当道士又可以实习当村长,多好。现在挂个钩实习,一般都是要交钱,你跟着我的话这笔钱也省下了。李可说,好,我就跟着你实习得了。村委有公章吗?有公章才行,实习报告上必须盖公章。”于是,李可决定跟着父亲实习做道士,并认真学习丧歌和祭祀歌谣,还学习了打绕馆的编词法则。
这篇小说字数接近一万二千,故事按照主人公李可的叙述视角展开,时间顺序为仪式前、仪式当天、仪式后。这个“仪式”指的是李可成为道士的入门仪式。
一、主要内容
仪式前一天晚上,李可与父亲一起呆在垭口的晒烟棚子。父亲操艾香驱蚊的动作,也让李可觉得他在祭祀。李可的父亲是一个道士,也是村里的村长。李可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专生,正需要联系实习单位。其他同学纷纷通过家里的关系联系去好单位实习了,李可的“女同学”也通过家里的关系去电视台实习了。李可的父亲曾尝试过帮他联系去县政府实习,但没有成功。于是,父亲让李可跟着他实习当道士。
“李可就笑了,他说,还没听说过有实习做道士的。
父亲没有笑,正儿八经地说,道士也是要人做的——有死生婚丧就要有道士去办道场,那有什么巧的。再说我还是村长,你又可以实习当道士又可以实习当村长,多好。现在挂个钩实习,一般都是要交钱,你跟着我的话这笔钱也省下了。
李可说,好,我就跟着你实习得了。村委有公章吗?有公章才行,实习报告上必须盖公章。”
于是,李可决定跟着父亲实习做道士,并认真学习丧歌和祭祀歌谣,还学习了打绕馆的编词法则。
仪式当天早上,父亲来晒烟棚子送饭,饭后,父子两一同回村。仪式由道士计师傅和和尚吴师傅主持,还请了鼓乐班。队伍沿途经过村庄街道,村民的目光、鞭炮的声响、人潮的分合都使李可感受到仪式的洗礼。
仪式后,李可回家,父亲被自己救治好的老金请去喝酒。李可睡了一觉,于梦中的笑中听到了哭声,他醒来后得知父亲因为喝醉酒,在曾千次万次经过的坎上跌死。
李可决定给父亲做一堂道场。李可在父亲的葬礼上唱堂,唱绕棺歌,玩烧道士烧了一身新道袍。
李可独自一人到后山上哭泣,看着月亮自问,以后去哪里呢?他听见了母亲的呼唤,他跟自己说,眼下,要走向母亲所在的地方。
二、主题思想
我一直有一个问题,什么是创作的“主题先行”,假如要写一个小说,一定要先想好这个作品是表达什么主题的吗?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很多好的作品,我读完之后,一下子根本说不清楚它的主题是什么?
比如这篇《衣钵》,可以概括起来表达什么?
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在小说中,李可几次回想起父亲的“狗”理论:
(一)
二十岁以后他逐渐理解了父亲的那种说法,夜来的时候,是一只狗慢慢吞掉了一切,所有的东西都会被这狗吞掉。天地间很多不可想像的灾难只不过是一些狗在捣乱,这样的狗那样的狗,无形的狗无体的狗,它们充斥在人眼看不见的地方,但道士有一定修为以后是可以看见它们的是可以降服它们的。父亲认为他毕生的事业是在和一群看不见的狗作斗争。李可很喜欢父亲这种大无畏的见解。一般的道士总是把灾祸看成是妖魔在横行无忌,他们千辛万苦地降妖除魔,要把自己行为渲染得玄之又玄,无比高尚,籍此向别人索要更多的钱财。但父亲不同,他居高临下把别人眼里的妖魔仅仅看成是一些狗,这样的狗那样的狗。他认为与暗中潜伏的狗们作斗争只不过是一个道士应尽的义务,以保一方平安。
(二)
在他扒饭的时候父亲说,以后别乱走了。你会被狗吃掉的。
李可说,我不怕狗,村里哪家的狗我都不怕的。
父亲就叹了一口气,说,看得见的狗是不必怕的,但还有很多狗你是看不见的。
(三)
很多年前父亲就说过在所有烟雾的深处隐藏有道家仙山的路迹,做道士臻化境的时候是可以拨开云雾看见路的,当道士和各种狗们斗了一辈子以后,那条路的出现就是为这一生作了最好的肯定。
从我的角度来理解,父亲口中的“狗”就是命运,或者说是“命运的未知”,而作者笔下“道士有一定修为以后是可以看见它们的是可以降服它们的”,则指的人在与命运的斗争中取得一定优势。但从整个故事来看,父亲本身被看不见的没想到的“狗”吃掉了。而作者自己,根本不知道拿到了这份道士实习证明后,未来的人生路该走向何方。从中我体会到的是命运的无常与迷茫。
作者将这篇小说的名字命名为《衣钵》,据我理解可以是指李可对父亲道士职业的继承,也可以指李可对父亲大无畏精神的继承。
三、写作方法
这篇小说结构清楚,逻辑严密,叙述线流畅,插叙的使用自由灵活。从语言上来看,对话采取无冒号引号的方式,基本上没有对话的提示语。
在李可为父亲唱丧歌的片段,作者展示了一大段哀歌的歌词,悲伤的情调动人心弦。
到夜半,就开起唱堂来。李可深呼吸几口气,以一曲《探亡者》开始这一晚的唱堂。歌词是这样的:
一探亡者往西行,阎魔一到不容情。
堂前丢下妻和儿,哭断愁肠悲断魂。
忧闷长眠黄泉下,从此下到地狱门。
山崩哪怕千年树,船开哪顾岸上人。
死了死了真死了,生的莫挂死的人。
丢了丢了全丢了,千年万年回不成。
从此今夜离别去,要想再见万不能。
棺木恰是量人斗,黄土从来埋人坟。
在生人吃三寸土,死后土掩百岁人。
琉璃瓦屋坐不成,黄土岭上过千春。
人人在走黄泉路,任你儿多空牵魂。
二探亡者……
读着这段哀歌,让我想起前几天刷到的一个视频,一个扮道士的歌者一边双手击磬,一边哀情吟唱,他的唱词是这样的:
风啊风呀,天上降下一阵风,风来之时微微起,风去之时影无踪,
风来风去风还在,可怜人死不回来!
花啊花呀,地上生起一片花,九月菊花家家有,人比花来花比它,
花开花谢根还在,可怜人死不回来!
雪啊雪呀,天上降下一片雪,落在地上遍山白,太阳一出影无踪,
雪化之时归大海,可怜人死不回来。
月啊月呀,天上升起一轮月,初三初四雾迷离,十四十五月团圆,
只在十四十五六,十七十八月半边,有缺自有团圆时,可怜人死不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