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在英国海军历史上,8英寸后装式线膛舰炮的研发始于1884年,分别由皇家兵工厂和阿姆斯特朗公司旗下的埃尔斯维克兵工厂设计制造,共有6个型号,即BL 8-inch Mk I~VII型(欠缺V型),其中Mk I、II型为原型炮,Mk III、IV、VI和VII型为量产型。上述火炮均为采用黑火药发射的低膛压火炮,身管长度为25.5倍径或30倍径。1885年,英国海军决定放弃8英寸口径舰炮,将9.2英寸(234毫米)舰炮和7.5英寸(190毫米)舰炮确定为各型巡洋舰的备炮,此后直到1922年《华盛顿条约》签订前,英国海军再没有考虑列装8英寸级别舰炮。由于条约规定8英寸为巡洋舰主炮的最大口径,英国海军于1927年列装了50倍径BL 8-inch Mk VIII型舰炮,作为本国条约重巡的主炮,而Mk VII型和Mk VIII型之间相隔了40多年时间。■今日保存在新西兰的BL 8 inch Mk VII型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1)

1943年11月的塔拉瓦战役是美军首次对日军固守的岛礁阵地实施两栖登陆作战,尽管战斗持续仅76小时,却成为太平洋战争中交战双方伤亡比率最高的战役。为了攻占塔拉瓦环礁中唯一建有机场的贝蒂欧岛,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师遭受了3301人的惨重伤亡,其中阵亡1009人,首批登陆的陆战2团和陆战8团伤亡率达35%,第2两栖战车营伤亡率达49%,火焰喷射器手的伤亡率更达66%!守卫塔拉瓦环礁的日军部队共计4836人,有4690人毙命,仅有17名日军和129名朝鲜劳工被俘,死亡率达97%!换而言之,塔拉瓦战役中平均每小时有105人伤亡!其惨烈程度远远高于美军预期。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2)

■1943年11月20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翻过贝蒂欧岛海滩的海堤,向日军阵地进攻。

美军在塔拉瓦之战中之所以伤亡惨重,首先在于狂热的日军官兵进行了不死不休的顽强抵抗,其次在于日军防御工事的坚固和火器配置的密集。在面积仅为1.54平方公里的贝蒂欧岛上,日军修建了超过500座碉堡、掩体和火力点,部署了大量火炮和自动火器,其中37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多达77门,轻重机枪数量超过100挺,几乎可以无死角地覆盖岛屿的每一寸海滩。在日军的岸防武器中,威力最强的是4门英制203毫米岸炮,两门一组部署在贝蒂欧岛的西南角和东端,朝向环礁外海,但同样可以向礁湖方向开火。尽管这4门重炮在战斗中并未发挥突出作用,实际上其中3门在美军登陆前的炮击和空袭中被摧毁,剩下1门也受损,但依然是贝蒂欧岛上最引人注目的防御设施。不过,这些火炮具体是什么型号?什么来历?却鲜有深究,本文尝试做些不成熟的考据。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3)

■贝蒂欧岛上一门被美军摧毁的英制203毫米岸炮。

新加坡炮之谬

在很多文献资料中,贝蒂欧岛的日军203毫米岸炮被称为“新加坡炮”,因为它们是1942年初日军攻占新加坡时缴获的战利品,后来被海运到遥远的吉尔伯特,用于加强塔拉瓦的防御。这种说法流传甚广,连美国海军官方历史学家塞缪尔•莫里森在其代表作《二战美国海军作战史》中也做如此记载。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4)

■战斗结束后,两名美军士兵爬上被毁的日军203毫米岸炮顶部,从照片可见其炮塔为半开放式的。

既然是缴获自新加坡,那这种火炮应该是英军的现役或曾经服役的型号,笔者依据这条线索查阅了资料,结果发现了一个意外的事实:这些岸炮并非英国皇家海军曾经列装的火炮型号,因为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英国海军没有列装过任何一款203毫米火炮(8英寸)。估计很多军迷朋友会跟笔者一样感到吃惊,英国海军明明建造了大批装备203毫米舰炮的重巡洋舰,然而那是一战之后条约时代的事情,而自一战结束上溯30多年间,英国海军在8英寸级别火炮上存在空白。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5)

■今日保存在新西兰的BL 8 inch Mk VII型岸炮,其形制与塔拉瓦日军岸炮明显不同。

在英国海军历史上,8英寸后装式线膛舰炮的研发始于1884年,分别由皇家兵工厂和阿姆斯特朗公司旗下的埃尔斯维克兵工厂设计制造,共有6个型号,即BL 8-inch Mk I~VII型(欠缺V型),其中Mk I、II型为原型炮,Mk III、IV、VI和VII型为量产型。上述火炮均为采用黑火药发射的低膛压火炮,身管长度为25.5倍径或30倍径。1885年,英国海军决定放弃8英寸口径舰炮,将9.2英寸(234毫米)舰炮和7.5英寸(190毫米)舰炮确定为各型巡洋舰的备炮,此后直到1922年《华盛顿条约》签订前,英国海军再没有考虑列装8英寸级别舰炮。由于条约规定8英寸为巡洋舰主炮的最大口径,英国海军于1927年列装了50倍径BL 8-inch Mk VIII型舰炮,作为本国条约重巡的主炮,而Mk VII型和Mk VIII型之间相隔了40多年时间。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6)

■澳大利亚海军“堪培拉”号重巡洋舰装备的双联装Mk VIII型203毫米舰炮。

英国早期型号8英寸舰炮的制造数量和装备范围都非常小,主要装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殖民地海军,作为殖民地炮舰的主炮或岸防炮。有资料表明早期型8英寸舰炮也曾被部署到远东的新加坡,但是没有证据显示其到二战时期仍然服役。就算日军真的在新加坡缴获了这种火炮,也不会对其有多大兴趣,毕竟是上个世纪的老古董,射程仅有7300米,还使用黑火药发射,无论如何都太过落伍,根本没必要千里迢迢地搬到塔拉瓦去。而且,早期英制8英寸炮的倍径较短,而塔拉瓦的岸炮明显身管更长。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7)

■贝蒂欧岛上日军203毫米岸炮的正面特写,可见其身管颇长,炮塔正面有被美军炮弹直接命中的痕迹。

值得注意的是,BL 8inch Mk VIII型舰炮也有作为岸炮使用的情况,但仅有6门,在二战时期部署在英吉利海峡的多佛-福克斯通海岸防御德军登陆,因此日军没有机会获得这种性能更先进的火炮。

埃尔斯维克炮之源

实际上塔拉瓦日军岸炮缴获自新加坡的谬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被发现。1974年,一位美国学者威廉•巴奇探访了塔拉瓦旧战场,重点考察了日军203毫米岸炮的残骸,并发现了这些火炮的某些细节特征,包括制造序列号,后来经过英国维克斯公司的查证,这些火炮并非来自新加坡要塞,而是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从英国进口的舰炮。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8)

■当年贝蒂欧岛上的4门203毫米岸炮有3门保存至今,这是其中一门。

有的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笔者是在打自己脸,前面说了一通英国海军有相当长时间没有装备8英寸火炮的历史,又怎么会出口给日本?其实这并不矛盾,英国海军没有列装不等于英国军火商就不能制造出售。要知道,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还是最大的海军装备输出国,英制战舰和海军武器行销全球,当年中国也是其主要客户之一。虽然早期型8英寸火炮没有被英国海军相中,但埃尔斯维克兵工厂仍继续开发同口径火炮用于出口。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9)

■埃尔斯维克兵工厂生产的45倍径EOC 8英寸炮的存档照片。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10)

■贝蒂欧岛上一门被严重损毁的203毫米岸炮,其炮管已被炸断。

在1893年至1894年间,埃尔斯维克兵工厂陆续设计了一系列8英寸火炮,统一称为EOC 8英寸炮(EOC为埃尔斯维克兵工厂的缩写),分为40倍径和45倍径两个序列,前者包括P、R、T型,后者包括Q、S、U、W型。EOC 8英寸炮除了口径外,已经与10年前设计的同口径火炮截然不同,不仅身管更长,炮身材料、结构设计都更为进步,性能大幅提升,在30度仰角时的最大射程可达18000米。45倍径EOC 8英寸炮于1895年投产并向国外推销,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客户,中国海军在甲午战败后向英国订购的“海圻”、“海天”号巡洋舰就选择了这种火炮作为主炮,而意大利和日本是EOC 8英寸炮的最大用户,这两个国家甚至购买了特许生产权,加以仿制。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11)

■中国海军“海圻”号巡洋舰的舰尾特写,其主炮为45倍径EOC 8英寸炮。

熟悉日本海军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从明治初期草创到日俄战争结束,日本海军几乎完全是依靠“拿来主义”建立起来的,从规章制度到战舰武备都从外国引进和购买,是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大买家。在埃尔斯维克兵工厂推出新炮之际,正值日本取得甲午战争的胜利,开始以俄国为目标进行新一轮海军扩张,45倍径EOC 8英寸炮顿时引起了日本海军的兴趣,将其确定为本国巡洋舰的标准武器,大量购入,并在1902年获得特许生产权,由吴海军工厂加以仿制。在日俄战争前后,日本海军的8英寸舰炮被埃尔斯维克炮所垄断。建造于20世纪初叶的日本海军的旧式巡洋舰到一战结束时基本退役,但它们装备的8英寸舰炮有相当数量被保存下来,继续作为岸炮服役至二战结束,其中自然包括部署在塔拉瓦环礁的那4门炮。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12)

■被美军攻占的贝蒂欧岛日军岸炮阵地,近处是一门140毫米岸炮,远处则是203毫米岸炮。

塔拉瓦岸炮之谜

通过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海军及日本海军装备的8英寸舰炮的历史回顾,现在我们可以确定塔拉瓦环礁的4门203毫米岸炮并非缴获自新加坡要塞的英军现役火炮,而是由英国埃尔斯维克公司制造的外贸型火炮。那么,能否进一步明确塔拉瓦岸炮的身世呢?是英国原装货,还是日本仿制品?又具体来自于哪艘旧式战舰呢?说真的,对于资料储备不足又才疏学浅的笔者,要回答得如此细致实在无能为力,但想借此梳理下EOC 8英寸炮在日本海军中的装备情况,以为抛砖引玉。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13)

■贝蒂欧岛的日军部队在安放203毫米岸炮,可见这门炮的尺寸相当大。

45倍径EOC 8英寸炮在进入日本海军服役时,被命名为45口径安式8吋炮,安式是指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制造的型号,由吴海军工厂仿制的型号则称为45口径吴式8吋炮。1908年(明治41年),日本海军对舰炮型号名称进行了统一,此后所有EOC 8英寸炮都统称为45口径四一式8英寸/20厘米炮。实际上,日本海军中的EOC 8英寸炮有三个来源:第一是英国埃尔斯维克兵工厂的原装火炮;第二是由吴海军工厂的仿制火炮;第三最为特殊,是由意大利兵工厂特许生产的同型火炮,其来源下文详述;其中英制原装火炮数量最多。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14)

■日本海军“高砂”号防护巡洋舰配置的45倍径EOC 8英寸炮的线图。

日本海军购入的45倍径EOC 8英寸炮的型号包括S、U、W型,最早装备该型火炮的是1898年服役的防护巡洋舰“高砂”号,后续订购的防护巡洋舰“笠置”、“千岁”号也采用了同型火炮,上述三舰均为S型炮。日本海军在1899年到1901年间订购的6艘装甲巡洋舰“浅间”、“常磐”、“八云”、“吾妻”、“出云”、“磐手”号全部采用45倍径EOC 8英寸U型炮作为主炮。由于日本于1902年才获得该型火炮的特许生产权,可以肯定上述火炮均为英国原产。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15)

■日本海军“吾妻”号装甲巡洋舰,其主炮为2座双联装203毫米炮,型号为45倍径EOC 8英寸炮。

日俄战争前夕,为强化舰队实力,日本海军紧急向意大利安萨多尔船厂求购了2艘装甲巡洋舰,它们原为阿根廷订购,后转售于日本,命名为“春日”和“日进”号。这两艘舰虽然是同级舰,但主炮武备不同,“春日”号混装了1座254毫米单装舰炮和1座203毫米双联装舰炮,而“日进”号装备了2座203毫米双联装舰炮。两舰的203毫米舰炮均为EOC 8英寸炮,但都是意大利特许制造的仿制型号。“春日”号安装的是45倍径EOC 8英寸炮,而“日进”号的主炮倍径则有40倍径和45倍径两种说法。笔者难以确定哪种说法是准确的,但是注意到一个细节:在1905年5月的日本海海战中,“日进”号的4门主炮竟被炸断了3门,因此笔者推断该舰在新建时配置了40倍径EOC 8英寸炮,但在战后修复时全部换装了45倍径EOC 8英寸炮,因此才有两种说法存在。至于“日进”号换装的舰炮是从英国购入,还是本国仿制,则无从查考。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16)

■日本海海战中“日进”号前主炮塔的2门炮均被炸断。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17)

■1908年,“日进”号舰员与登舰参观的美国海军官兵在主炮前合影,显然这些203毫米炮是日本海海战后更换的新炮。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海海战中被俘获的俄国战列舰“鹰”号被重新命名为“石见”号,加入日本海军服役。该舰后来在吴海军工厂接受了大规模改装,原有的6座152毫米双联装副炮被6门203毫米舰炮所取代。有资料显示新装的舰炮均为45倍径EOC 8英寸炮,但来源并不同,其中4门是从英国购入的原产炮,2门是吴工厂的仿制炮。

日本海军最后装备45倍径EOC 8英寸炮的战舰是日俄战争后建造的“鞍马”、“伊吹”号装甲巡洋舰,于1909年到1911年间完工。两艘舰均为日本本国建造,主炮采用2座305毫米双联装舰炮,另有4座203毫米双联装舰炮作为二级主炮,均为仿制的四一式8英寸/20厘米炮。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18)

■那门仅剩一半炮管的203毫米岸炮至今还能在贝蒂欧岛的海滩上找到。

根据巴奇的发现和维克斯公司的说法,塔拉瓦环礁的4门203毫米岸炮是1905年出口到日本的,那么就基本排除了日俄战争前订购的各型巡洋舰的主炮,同时也不是日本的仿制型号,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战后用于替换“日进”号受损主炮的新炮和替换“石见”号152毫米舰炮的新炮,至于到底是哪种情况,还有待更有能力的大神们做进一步的考证。

一战日本分到哪些岛(日美岛礁第一战)(19)

■这门饱受战火侵袭和岁月磨砺的火炮还有多少尚未解答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颇为困惑,从上述历史可见,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前后装备的203毫米舰炮均为阿姆斯特朗公司所属的埃尔斯维克兵工厂生产,而塔瓦拉岸炮被普遍称为维克斯炮,又什么原因呢?笔者推断有两种可能:有资料显示日本海军为“石见”号换装的4门203毫米舰炮是从维克斯公司购买的,故有此说;还有一种可能是阿姆斯特朗公司和维克斯公司于1927年合并,故而被张冠李戴。仅限于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本铲史官已开通微信公众号,更多军事历史内容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装甲铲史官(ID:PanzerCSG)。

猜您喜欢: